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周边资讯 » 正文

微软服务器规模:计算巨头背后的绝对数字 (微软服务器规则是什么)

引言

微软是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云计算提供商之一。作为一家云计算巨头,微软拥有庞大的服务器网络,为其广泛的服务提供动力,从公共云服务到企业软件解决方案。

Azure 服务器规模

微软的云计算平台 Azure 是其服务器规模的关键驱动因素。截至 2023 年,Azure 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 200 个数据中心,分布在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数据中心容纳了数百万台服务器,为 Azure 提供了巨大的计算能力。

  • Azure 提供广泛的计算选项,从虚拟机和容器到无服务器功能。
  • Azure 的服务器位于战略位置,以确保快速访问和低延迟。

Windows Server 规模

除了 Azure,微软还是 Windows Server 操作系统的领先提供商。Windows Server 广泛用于本地服务器和混合云环境。微软通过其 OEM 合作伙伴在全球范围内销售 Windows Server 授权许可证。

  • Windows Server 是企业服务器环境中事实上的标准。
  • 微软与硬件制造商密切合作,提供为 Windows Server 进行了优化和认证的服务器。

Xbox Live 服务器规模

微软还拥有庞大的 Xbox Live 服务器网络,为其游戏机和游戏服务提供动力。Xbox Live 服务器分布在全球各主要地区,为数亿玩家提供在线游戏、社交和内容订阅服务。

  • Xbox Live 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游戏网络之一。
  • 微软不断升级 XboxLive 服务器,以跟上游戏技术和玩家需求的最新发展。

服务器数量估算

微软从未正式公布其服务器总数。一些行业分析师估计,微软拥有超过 1000 万台服务器。

  • 福雷斯特研究公司估计,微软在 2020 年拥有 1500 万台服务器。
  • Canalys 估计,微软在 2021 年拥有 1200 万台服务器。

服务器管理

微软使用先进的自动化和管理工具来管理庞大的服务器网络。这些工具可以优化服务器利用率、自动故障转移并确保高可用性。

  • 微软的 Azure Arc 技术允许组织跨越云和本地环境管理其服务器。
  • System Center Operations Manager 等工具提供服务器监控和管理功能。

环境影响

庞大的服务器网络会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微软致力于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来减少其碳足迹。

  • 微软已承诺到 2030 年实现碳负排放。
  • 微软投资于风能和太阳能项目,为其数据中心提供可再生能源。

结论

微软拥有庞大的服务器网络,为其云计算、本地和游戏服务提供动力。其服务器规模是其作为计算巨头地位的关键驱动力。微软不断投资于其服务器网络,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并提供卓越的用户体验。


微软为何能成为全球软件巨头?

1975年,19岁的比尔·盖茨从哈佛退学,与保罗·艾伦合作,凭借他们编写的BASIC语言(培基,初学者全方位符式指令代码)在MITS公司Altair项目中崭露头角。

同年,他们在阿尔伯克基创立微软公司,随后迁至西雅图贝尔维尤(雷德蒙德),专注于PC编程软件开发。

1979年,MITS公司倒闭,微软凭借对BASIC的改良继续发展,特别是BASIC解译器,成为市场主要供应商。

微软的成功源于与IBM的紧密合作,1980年,IBM选择微软为新PC编写操作系统。

在时间紧迫和复杂任务下,微软购买了QDOS并改写为MS-DOS,这一举动使MS-DOS成为PC的标准操作系统,微软借此迅速崛起。

1983年,微软与IBM签订协议,提供BASIC和操作系统,销售额突破1亿美元。

微软不断拓展市场,与苹果和无线电公司合作,同时也面临竞争压力,如与IBM的商业竞争。

保罗·艾伦患病离开微软后,微软的产品线日益丰富,包括文件系统MS-DOS和Xenix(Unix在PC上的版本),以及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

1992年,收购Fox公司后进入数据库市场。

Windows 95和Windows 98的推出,使微软主导了个人电脑市场。

Windows XP的发布,结合Windows 98和2000的优点,进一步巩固了微软的地位。

在服务器领域,微软推出了Windows NT和Windows 2000系列,以及后续的Windows Server产品。

尽管Vista遭遇市场冷遇,但Windows 7的推出尝试挽回局面。

微软的创新和市场策略使其成为软件行业的巨头,但也引发了反垄断诉讼,直到2001年美国政府决定不拆分微软才告一段落。

2012年,微软进入平板电脑市场,Surface的推出和Windows 8的发布预示着新的时代来临。

微软的影响力深远,不仅在PC领域,也在移动设备和跨平台系统上展现了其强大实力。

扩展资料

微软(Microsoft,NASDAQ:MSFT,HKEx: 4338)公司是世界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机软件开发的先导,由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创始于1975年,总部设在华盛顿州的雷德蒙市(Redmond,邻近西雅图)。

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提供商。

微软公司现有雇员6 4万人,2005年营业额368亿美元,其主要产品为Windows操作系统、Internet Explorer网页浏览器及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套件。

1999年推出了MSN Messenger网络即时信息客户程序;2001年推出Xbox游戏机,参与游戏终端机市场竞争。

2012年8月23日,微软25年以来首次更换公司Logo。

微软 靠什么赚钱

微软主要靠以下几个方面的业务来赚钱:

一、软件销售

微软以其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套件闻名于世。

这些软件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据了微软总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用户在购买电脑或其他设备时通常会选择预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产品,并购买Office软件进行日常办公和数据管理。

随着订阅模式的兴起,用户也可以根据个人或企业的需求进行软件订阅,进一步增加了微软的软件销售收入。

二、云计算服务

近年来,云计算和云服务市场迅速增长,微软通过Azure等云服务产品,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数据存储、计算、分析等一系列服务。

Azure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之一,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为微软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三、游戏产业

微软的游戏产业主要通过Xbox游戏机和游戏开发销售来赚钱。

Xbox作为家用游戏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吸引了大量游戏爱好者和玩家。

此外,微软还通过收购游戏开发工作室,推出自家的游戏品牌和内容,进一步拓展在游戏产业中的市场份额和收益。

四、企业级解决方案和支持服务

除了上述业务外,微软还为企业提供一系列企业级解决方案和支持服务,如企业软件开发、服务器硬件销售等。

此外,企业通常需要定期更新软件和获得技术支持,这为微软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和维护服务收入。

总的来说,微软的赚钱方式涵盖了软件销售、云计算服务、游戏产业和企业级解决方案等多个方面。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微软也在不断创新和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以持续保持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怎么选择云服务器配置

云服务器的配置规格影响价格,也直接决定了它的计算能力和特点,是在采购时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选云服务器配置,看这三个维度

云服务器的配置规格主要取决于类型、代别、实例大小三个最重要的维度。

维度一:类型

云服务器的“类型”或“系列”,是指具有同一类设计目的或性能特点的云服务器类别。

通常来说,云厂商会提供通用均衡型、计算密集型、内存优化型、图形计算型等常见的云服务器类型。

这些类型对应着硬件资源的某种合理配比或针对性强化,方便你在面向不同场景时,选择最合适的那个型号。

vCPU 数和内存大小(按GB计算)的比例,是决定和区分云服务器类型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用均衡型的比例通常是1:4,如2核8G,这是一个经典搭配,可用于建站、应用服务等各种常见负载,比如作为官网和企业应用程序的后端服务器等。

如果 vCPU 和内存比是1:2,甚至1:1,那就是计算密集型的范畴,它可以用于进行科学计算、视频编码、代码编译等计算密集型负载。

比例为1:8及以上,就被归入内存优化型,比如8核64G的搭配,它在数据库、缓存服务、大数据分析等应用场景较为常见。

图形计算型是带有GPU能力的虚拟机,一般用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推理。

随着 AI的火热,这类机器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研发和生产环境中。

在主流云计算平台上,常常使用字母缩写来表达云服务器的系列。

比如,AWS 的通用型是M系列,阿里云的内存优化型为R系列,Azure的计算优化型为F系列。

维度二:代别

云服务器的“代”(Generation),用来标识这是该系列下第几代的机型。

数据中心硬件和虚拟化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云厂商需要不断地将最新的技术和能力推向市场,所以即便是同一系列的机型,不同的代别之间也会有不小的区别。

同类型云服务器的更新换代,往往会先带来相应硬件CPU的换代提升。

由于CPU在不断更新,所以云服务器的单核性能未必相同。

有时,虽然两个云服务器的核数一致,但由于底层芯片的架构和频率原因,性能上可能有较大的差别。

新一代的型号,往往对应着全新的特制底层物理服务器和虚拟化设施,能够提供更高的性能价格比。

维度三:实例大小

云服务器的实例大小(Size),指的是硬件计算资源的规模。

在选定的机器类型和代别下,我们能够自由选择不同的实例大小,以应对不同的计算负载。

在描述实例大小时,业界常常使用medium、large、xlarge 等字眼来进行命名区分,这样的描述基本已经成为事实标准,包括AWS、阿里云、腾讯云在内的多家主流厂商都在使用。

大致可以这样记忆:标准large对应的是2vCPU的配备,xlarge则代表4个vCPU,而更高配置一般用nxlarge来表达,其中n与xlarge代表的4vCPU 是乘法关系。

比如,8xlarge 就说明这是一台8*4=32vCPU的机器。

如若要更严谨的表述配置,则使用vCPU而非核数(Core)来描述云服务器处理器的数量。

因为超线程(HyperThreading)技术的普遍存在,常常一个核心能够虚拟出两个vCPU的算力,但也有些处理器不支持超线程,所以 vCPU是更合适的表达方式,不容易引起混淆和误解。

在某些场景下,你可能还会看到“metal”或者“bare metal”这样的描述规格的字眼,中文称为“裸金属”。

它们就是云服务商尽最大可能将物理裸机以云产品方式暴露出来的实例,主要用于一些追求极致性能,或是需要在非虚拟化环境下运行软件的场景。

云服务器的命名规则

云服务器的型号名称一般由类型、代别、实例大小这几项的缩写组合而成,有时还会带有补充后缀。AWS的命名规则最具代表性(阿里云采用的也是非常类似的格式):

当你理解了云服务器的命名规则后,今后看到某个具体型号,便能够很快明白背后的含义,晦涩的字符串立刻变得清晰。

比如,分解r5.4xlarge这个型号,这首先是一个R类型第5代的内存型机器,它应该有4×4=16个vCPU,内存大小则是16×8=128G(内存型机器的CPU内存比一般为1:8)。

当然,并非所有的云都一定是采用类似 AWS 的命名规则,微软Azure就用了一个略有不同的命名体系,大致可以总结为:

比如“E4v3”,就代表了微软Azure上4核32G的第三代内存型机器。

掌握了Azure的格式特征后,你同样能够很快地解读标识的具体含义。

在命名公式中,还有一个称之为“后缀”的可选部分,在许多的型号命名中都能看到它。

它一般是作为型号硬件信息的一个重要补充,这种型号与不带此后缀的标准版本相比,有一些显著的区别或特点。

比如阿里云,表达“网络增强”含义的后缀是“ne”。

如何验证机型配置与期望相匹配?在Linux环境下,可以使用lscpu命令来了解云服务器的CPU信息,并与机器的具体型号名称进行对照。下图是在一台AWS的机型上运行的结果,可以看到芯片提供商AMD及双核四线程等关键信息,与机型命名的含义相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虎跃云 » 微软服务器规模:计算巨头背后的绝对数字 (微软服务器规则是什么)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huhuidc

复制已复制
262730666复制已复制
13943842618复制已复制
262730666@qq.com复制已复制
0438-7280666复制已复制
微信公众号
huyueidc_com复制已复制
关注官方微信,了解最新资讯
客服微信
huhuidc复制已复制
商务号,添加请说明来意
contact-img
客服QQ
262730666复制已复制
商务号,添加请说明来意
在线咨询
13943842618复制已复制
工作时间:8:30-12:00;13:30-18:00
客服邮箱
服务热线
0438-7280666复制已复制
24小时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