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周边资讯 » 正文

微软服务器堆叠:将庞大数据中心的可视化呈现到一个高度 (微软 服务器)

在现代化的数据中心领域,可视化对于高效管理和运营至关重要。随着数据中心规模不断扩大,单凭文字描述已经无法准确把握其复杂性。微软服务器堆叠技术应运而生,通过生动图像和交互式界面,将庞大数据中心的运转情况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帮助管理员快速了解关键指标并做出明智决策。

服务器堆叠概览

微软服务器堆叠是一个基于浏览器的工具,允许管理员从高层视角查看其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它提供了一个易于理解的仪表板,显示了服务器健康状况、资源利用率和事件实时信息等重要指标。管理员可以通过直观的图表和可视化元素,轻松识别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服务器堆叠支持以下关键功能:

  • 实时监控服务器健康状况,包括或缺的一部分。

【转】回顾AMD Zen微架构和EPYC

AMD的Zen架构如今依然提供足够的效能,回顾其历史和EPYC处理器的发展。

在2017年,AMD在x86处理器市场的表现实现了逆转,从谷底反弹,重新夺回了市场地位,尤其是在服务器市场。

这标志着AMD的复兴之路,是其在Hot Chips研讨会上所留下的关键一步。

许多科技爱好者已经通过近一年的新闻和媒体评测,对Zen架构的规格、性能以及EPYC在大型数据中心的成功部署有了初步的了解。

AMD终于能够在与Intel的正面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作为科技文青的我们,总能发现一些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内幕和八卦。

早在1994年,Intel在开发P6微架构时,其中一位架构师曾试图说服Intel将64位x86指令集纳入Pentium Pro的后期发展计划。

然而,由于政治上的考虑和对全新64位VLIW指令集IA-64(后来成为边缘化的Itanium处理器)的推动,这一提议最终被否决。

这位架构师后来跳槽到AMD,参与了x86-64指令集的制定工作,并见证了AMD历史上最大的战略胜利时刻。

之后,Intel如何处理Itanium的失败,微软如何迫使Intel兼容AMD的x86-64并将其正式命名为x64,Intel如何在90nm制程的Prescott中引入“IA-32e”(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妥协),以及后来Intel如何承认其“正宗64位指令集”地位,微软如何不再支持Itanium,过程中有多名力图争夺Intel CEO职位的高级主管离职,这一切都已不必赘述。

最近,连NVIDIA都宣布停止32位驱动程序支持,时间真的过得很快。

EPYC与Ryzen采用的Zen微架构,深度流水线结合多线程(SMT)技术,与Intel越来越接近。

然而,AMD高层为何没有采纳这位架构师的提案呢?可能是因为“外来和尚会念经”,世界上首款双核心服务器处理器IBM Power4的架构师加入了AMD,主导了集群多线程(CMT,Cluster-based Multi-Threading)的路线。

回顾AMD Zen架构和EPYC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AMD在后K8时期的一系列惨烈失败,包括Bulldozer、Piledriver、Steamroller和Excavator等系列,彻底结束了曾经辉煌的Opteron处理器。

但AMD选择K8后继者微架构路线的背后逻辑是,简单为上,避开单核心庞大执行单元和同时多线程带来的高复杂度和验证风险,效仿Sun的“Throughput Computing”,通过大规模简单的核心堆叠来挑战Intel的NetBurst时代微架构。

AMD在2005年开始高谈其集群多线程(CMT)的优越性,如在相同晶片面积下可提高80%指令输出率的“好康”。

那时,AMD Opteron拥有原生双核和优秀的性能功耗比,品牌气势逐渐压倒Intel Xeon,预示着新的Opteron将大量进驻企业数据中心。

然而,这一切在2006年AMD宣布并购ATI后发生了改变。

AMD通过并购ATI推动了融合处理器与图形芯片的Fusion战略,计划在2007年推出首款Fusion处理器(最初定为采用推土机核心并优先进入笔记本市场),同时公布了Bulldozer和Bobcat两种核心。

后者甚至比Intel的初代Atom Silverthorne提前一年上市,Bobcat家族也成为了索尼PlayStation 4和微软Xbox One的中心。

然而,AMD的计划陷入了混乱。

从2009年原定发布的首颗Fusion处理器(采用推土机核心)到2011年上市的Llano处理器,这一切都错过了市场时机,导致库存损失高达一亿美元,股价下跌75%,甚至遭到投资者集体诉讼,最终赔偿2950万美元。

更糟糕的是,AMD在服务器市场逐渐失去份额,真正的灾难

win10系统休眠时间

()

Hello,大家好,我是每天深情赚钱的程序员,姜老师~~~

今天跟各位小伙伴分享下姜老师的新玩具:Samsung Galaxy Book S W767 笔记本

自从闲鱼上淘来后,便立即淘汰了自己日常使用的 2019 款 MBP。

不夸张地说,这款笔记本是即 Surface Pro 4 后,带给我最大惊喜的笔记本,没有之一。

小伙伴们可以猜猜这款笔记本的价格,文章最后公电脑布。

相信姜老师的粉丝中有不少IT设备的极客爱好者,故今天拿来分享下这款笔记本(非广告)。

同时,也对未来 CPU 硬件技术的发展做个大胆的预测。希望大家喜欢~~~

WoA

熟悉姜老师的小伙伴应该知道,我最喜欢的操作系统是 Windows,特别是在 Windows 推出 WSL (Windows Subsystem Linux)和 VSCode 后,这简直是开发人员的神器。

因此即便公司给配置的笔记本为 Macbook Pro,我也第一时间删除 macOS 系统,直接安装了 Windows 11 系统。

然而,Windows 笔记本有几个非常恼人的问题:


1. 续航非常短。

Windows 笔记本实际续航一般3、4个小时。

所以,对我这种开会比较多的人来说,每次开会总还习惯拿个电源,非常不便;


2. 发热量巨大。

Windows 笔记本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烫,然后伴随风扇的巨大噪音,大概率触发 CPU 降频,导致性能退化。

高端的 i7 CPU有这问题,低端的 i5、i3也有同样的问题;


3. 休眠唤醒慢。

特别是笔记本运行一段时间后自动休眠,当需要再次回到工作状态时,有时需要10几秒的时间才能完全唤醒。

其实,这些问题并不是 Windows 操作系统的问题,而是 Intel/AMD X64 CPU 体系的问题。

对电脑拥有精简指令集的 ARM CPU 则完全没有上述烦恼。

而我们的手机,无论是 iPhone 的 A14 处理器还是 Android 的高通处理,本质都是 ARM CPU。

因此,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各厂商在从 X64 架构往 ARM64 架构进行迁移。

在 2B 的服务器领域,越来越多的 ARM 服务器在各数据中心得以推广和使用。

华为的鲲鹏处理器就是 ARM 架构。

在 2C 的 PC 市场,苹果从去年开始将 CPU 更换为了 ARM 架构的 M1 系列,今年又升级为了 M2 系列。

未来苹果手机、iPad、笔记本的 CPU 都将统一为 ARM 的 M 系列架构。

经过一年的时间,苹果 macOS 操作系统上的软件,无论是官方还是第三方,基本已完成 ARM 架构的适配。

可以说,苹果已经迅速完成从 X64 架构到 ARM 架构的迁移。

其实,微软的 Windows 操作系统对于 ARM 的适配做得更早。

早在 2012 年微软就开发过 ARM 上运行的操作系统 WindowsRT。

可惜,由于不支持传统 Win32 程序,导致 WindowsRT 应用匮乏,很快退出了市场。

但微软始终在探索 Windows 对于 ARM 的支持,也就是 WoA (Windows on ARM)项目。

从 Windows 10 开始,微软官方已正式推出 ARM 版本,可安装在类似树莓这样的 ARM 硬件上。

同时,Windows 10 提供了对于 Win32 程序的模拟器,可以直接运行原先大量的 Win32 程序。

只是对于 Win64 应用程序还无法得到支持。

直到去年 Windows 11 ARM 版本,微软推出了 Win64 程序的模拟支持。

可以说,在有了这个功能支持后,以前大量的 Windows 程序无需重新编译,就能直接跑在 Windows ARM 的操作系统下。

ARM 支持的最后一个问题已被彻底解决。

Samsung Galaxy Book S W767

Windows ARM 操作系统已然很成熟,但市面上支持 ARM CPU 的 Windows 笔记本却不多。

直到最近逛闲鱼时发现了这款三星 Galaxy Book S W767笔记本。他的硬件规格如下:

这款笔记本用的是高通 7nm 的 Snapdragon 8cx 8核处理器,配有 8G 内存,1080P的显示屏支持触摸功能,以及额外的指纹和4G LTE功能。

机身厚度11.8毫米,铝合金的外壳下重量仅950克。

官方宣传电池可以有长达 25 小时的续航。

由于使用的是 ARM CPU,这款笔记本功耗仅7W,没有 CPU 风扇。

也正因为无风扇的设计使得三星 Galaxy Book S W767 笔记本非常轻薄,比肩最新的苹果 M2 MBA (11.3mm),整体质感非常高级:

最为重要的是,在我真实的办公场景下,这款笔记本续航可以超过10个小时,一天办公不带电源基本不是问题。

此外,由于没有风扇,这款笔记本工作时非常安静,也不烫手,这一点秒杀了 MBP。

最后,这款笔记本任何时候从休眠到唤醒,只需要不到1秒的时间,没有任何延迟感。

所有的这一切翻天覆地的美好变化,都是因为 ARM CPU !!!

ARM CPU 性能

对于续航、噪音、唤醒的改进,大多程序员都能理解。

到这,我相信依然不少同学的疑虑在于这款高通 Snapdragon 8cx 的性能是否能够比肩 X64 CPU,从而达到日常办公的需求。

由于 Snapdragon 8cx 是一款2年前高通发布的 CPU,其实算是一款较老的 U。

后续两年,高通又发布了 Snapdragon 8xc gen2、Snapdragon 8xc gen3,每年 CPU 的性能都在不断提升。

但当我实际使用后发现这款 CPU 的性能完全可以满足我的日常办公要求。

同时,通过 USB-C 接口外接 4K@60HZ 显示器,可以方便我来进行 MySQL 源码的阅读和编译工作。

配合 Windows 11 的 ARM WSL,一切都很完美。

姜老师浅浅地测试了下这款 CPU 的性能,WSL 下编译 MySQL 3.23 版本用时 45 秒,编译 MySQL 8.0 耗时60分钟。

重度编码不太可行,但是用来写些简单的 demo 不是太大的问题。

其实,哪怕是 M2 MBA ,也不是重度编码的最优选择。

通过 VSCode 的 Remote SSH 插件进行远程服务器开发才是王道。

毕竟PC CPU 再快,也追不上服务器的 CPU 。

实际上,真正对 ARM CPU 性能影响最大的是应用程序。

如若是原生编译的 ARM 程序,那么实际运行速度是非常快的,比如 Office、Photoshop、Edge、Chrome、VSCode、Visual Studio等,都已是 ARM 原生程序。

然而,大部分程序还是通过 Win64 模拟方式运行,因此会有差不多额外约 30% 的开销。

这和 macOS 通过 Rosetta 模拟运行 Win64 程序的开销差不多。

于我来说,使用最为频繁的软件是微信和企业微信,其目前还未提供原生的 ARM 程序,而是通过模拟的方式运行。因此 CPU 的开销会相对大一些:

若这些程序是原生 ARM 程序,CPU 的使用率会更低不少。

相对的,笔记本续航也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希望,微信团队能尽快支持。

毕竟这个真心不难,况且微信当时很快就原生支持了 M1 芯片的 macOS,相信这方面应该很有经验。

最后,公布 Samsung Galaxy Book S W767 的价格。

闲鱼上99成准新的挂牌价基本在 2000 出头。姜老师最终以 2000 包邮的价格拿下:

若你想买最新 ARM 的 Windows 笔记本,可以考虑华为十一刚推出的 Matebook E Go,其配置了高通最新的 Snapdragon 8cx gen3 CPU。

ARM,星辰大海!

姜老师有一种强烈的感觉,ARM 将逐步取代 Intel/AMD,成为新时代的 CPU 霸主。

ARM 的强是全方位的强。

从性能方面看,可以通过堆叠多个 ARM CPU 线性提升性能。

从功耗方面看,ARM 更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从待机时间看,ARM 解决了 Windows 长久以来的问题。

一旦微软下定决心全面推广 Windows on ARM ,这将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传统的 Intel/AMD 芯片厂商们将会以类似 iPhone 淘汰 Nokia,Tesla 淘汰 BBA 的速度,迅速没落。

现在只剩的问题在于 ARM on Windows CPU 芯片性能。

即便最新的高通 Snapdragon 8cx gen 3 CPU,其性能离苹果 M2 芯片还有一些距离。

不过好消息是高通在加大这块的投入,相信他们也不满足手机的存量市场,会觊觎更大的 PC 市场。

另一方面,微软也紧跟苹果,下场造 ARM CPU 。

据说,最快下半年就会发布对应的 Windows mini 硬件。

最后,你说现在是不是买 Intel 跌的最好时候?

服务器1u是什么意思

服务器1u是指服务器机架中一种标准单位的高度,一般为75英寸(约为4.45厘米)。

它是作为评估、计算服务器机架密度的重要参数而被广泛采用。

一个典型的机架式服务器常有多个1u设备堆叠组成。

一般而言,服务器1u这样的标准,使得服务器机架能够根据其可用空间,来最大化地承载多台服务器。

在服务器领域中,1u设备一总是用作衡量整个机架中服务器的密度的参数之一。

如果要在机架中承载更多的服务器,服务器1u的高度就必须越小。

这对于云计算和大型数据中心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它们通常需要在有限的物理空间中承载尽可能多的服务器设备,以最大程度地优化运行效率。

服务器1u的特点是小巧精致,并且可以适应各种运行环境。

它不仅可以在机架式服务器中使用,还可以在其他设备中使用,例如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

服务器1u最大的优点就是它不仅能够提高计算密度,而且消耗电力也更少。

这让1u设备成为了企业打造海量数据中心的理想选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虎跃云 » 微软服务器堆叠:将庞大数据中心的可视化呈现到一个高度 (微软 服务器)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huhuidc

复制已复制
262730666复制已复制
13943842618复制已复制
262730666@qq.com复制已复制
0438-7280666复制已复制
微信公众号
huyueidc_com复制已复制
关注官方微信,了解最新资讯
客服微信
huhuidc复制已复制
商务号,添加请说明来意
contact-img
客服QQ
262730666复制已复制
商务号,添加请说明来意
在线咨询
13943842618复制已复制
工作时间:8:30-12:00;13:30-18:00
客服邮箱
服务热线
0438-7280666复制已复制
24小时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