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手机HTTPS访问的安全性与便利性探讨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
无论是购物、社交、娱乐还是工作,手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的频发,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HTTPS作为一种安全协议,在手机网络访问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探讨手机HTTPS访问的安全性与便利性。
一、HTTPS的基本原理
HTTPS是一种通过SSL/TLS加密技术实现的安全传输协议,它在HTTP的基础上提供了数据加密、完整性校验和身份验证等功能。
在HTTPS协议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加密,从而有效防止了数据被窃取或篡改的风险。
HTTPS还可以验证网站的身份,防止用户访问到假冒的钓鱼网站或恶意网站。
二、手机HTTPS访问的安全性
在手机使用HTTPS协议进行网络访问时,其安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加密:HTTPS使用SSL/TLS加密技术,确保手机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是加密的,有效防止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的风险。
2. 身份验证:HTTPS可以验证网站的身份,确保用户访问的是真实的网站而非假冒的钓鱼网站。这大大降低了用户信息被泄露的风险。
3. 完整性校验:HTTPS协议可以校验数据的完整性,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篡改。这有助于防止恶意攻击者通过篡改数据来实施欺诈行为。
4. 防止恶意软件感染:通过HTTPS访问的网站,其下载的内容也会经过加密和校验,从而降低了下载恶意软件的风险。
三、手机HTTPS访问的便利性
除了安全性之外,手机HTTPS访问还带来了许多便利性:
1. 无需安装额外的应用程序:大多数现代手机浏览器都支持HTTPS协议,用户无需安装额外的应用程序即可通过HTTPS访问网站。
2. 跨平台使用:由于HTTPS是一种开放的标准协议,用户在不同的手机操作系统和浏览器上都可以使用HTTPS进行网络访问。
3. 节省流量:虽然HTTPS相比HTTP会消耗更多的资源来加密和解密数据,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优化的改进,现代的手机浏览器和服务器已经能够很好地优化流量消耗,使得HTTPS访问的流量消耗并不会比HTTP高太多。
4. 提升用户体验:由于HTTPS可以有效地防止数据泄露和身份假冒等问题,用户使用手机进行网络交易或提交个人信息时,会更加放心和舒适,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四、结论
手机HTTPS访问在安全性和便利性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随着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网站和应用开始采用HTTPS协议。
未来,我们有望看到一个更加安全、便捷的手机网络环境。
我们也需要注意到,网络安全问题仍然严峻,我们需要不断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合理使用手机网络,保护好个人信息。
同时,我们也期待技术不断进步,为网络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
五、建议
1. 使用手机时,尽量选择使用HTTPS协议进行网络访问,以保护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
2. 学习和了解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防止网络欺诈和攻击。
3. 选择信誉良好的网站和应用进行访问和下载,避免访问恶意网站和下载恶意软件。
4. 定期更新手机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版本,以获取最新的安全功能和修复漏洞。
5. 使用安全的网络连接方式,如WiFi热点和密码保护的移动网络,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敏感操作。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手机HTTPS访问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享受一个安全、便捷的网络生活。
从网络安全角度出发,谈谈对该局域网安全性改进的建议。
其实,安全域的合理划分也可以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
从目前的拓扑来看,并没有安全域这个概念。
比如,web服务这一部分的服务器,可以规划一个DMZ域,数据库服务器可以规划为数据库域,核心交换可以规划维网络交换域。
各个部门之间规划成业务处理域。
等等。
。
这样的话,安全域和安全域之间要有明确的边界,在边界处合理部署防火墙,通过防火墙进行有效限制。
为了预防黑客攻击,仅仅通过安全域和合理划分还是不够的。
安全产品可以弥补漏洞和其他脆弱点带来的威胁。
网站首页被篡改,可以在web服务前段部署WAF,开启网页防篡改功能,WAF产品还可以有效的对sql注入,跨站等owasp统计的十大威胁。
当然部分厂商的waf是可以绕过的,只需要通过某些组合,因此在产品测试期间,一个良好的测试工程师是很有必要的。
在一个就是数据库审计也很有必要,毕竟公司数据库服务器曾受过攻击。
数据库审计可以有效的对数据库进行行为审计,及时发现可疑行为。
关于ddos防护,可以采用黑洞产品。
通过防火墙来进行防ddos,当流量过大是防火墙产不多就已经死掉了(亲自测试),所有黑洞产品一般部署在防火墙之前。
在谈一下防病毒。
防病毒可以再网络当中部署防毒墙。
最好的建议就是在每一个客户端上安装symantec杀毒软件(企业版)或者趋势的杀毒软件。
上面都是从防来讲的,其实我们也可以主动出击,防患于未然。
通过数据库漏洞扫描。
主机漏洞扫描web漏洞扫描系统,结合渗透测试,对网络做出合理的评价。
从题目当中,可以知道这是锐捷的出的题目,最好就是能够运用上锐捷的产品。
锐捷的下一代防护墙将前面的大部分的功能结合在一起,锐捷下一代防火墙,避开安全产品糖葫芦是部署方式,可以同时开启功能。
考虑到网络延迟的问题,因此锐捷的下一代防火墙是最佳选择。
再价格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要是成本不考虑的话对现有的网络进行改造,不建议采用锐捷下一代防火墙。
毕竟锐捷是从网络产品起步,跟其他安全厂家,绿盟。
启明,天融信。
迪普。
。
等。
。
。
还存在部分差距。
总体上讲,锐捷产品还是不错的。
以上回答并没有完全回答完毕,要是完全回答完了,估计可以出本书了、、、只是捡了几条相对重点来讲的。
望采纳
你在个人隐私的保护和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生活便利之间是如何抉择的? 150字
互联网高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离不开”的便捷性,但这只是商品或服务应有的“商业属性”。
而现在,用户必须“牺牲”隐私,在使用权面前低头,在各色协议中,选择让渡隐私权。
其实,在很多时候,人们在使用网络产品时,根本没有选择——并非是人们愿意为效率放弃个人隐私,而是“不得不为之”。
比如,我和不少朋友都使用微信,工作和生活也渐渐离不开微信,那就只能同意企业的隐私政策。
再比如,现在不少人有APP,一旦装上了,几乎就成了透明人,没有什么隐私可言了。
去年底,江苏消协对APP手机用户进行调查,发现一些APP在未取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获取诸如“监听电话、定位、读取短彩信、读取联系人、修改系统设置”等各种权限。
现在有相当多的手机APP企业,“越权”获取用户信息,已成为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渠道之一,并由此衍生出规模庞大的“黑灰”产业链。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大众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描绘了美好的未来。
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利益的撕扯,但企业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和效率的提升,是可以并行不悖、共同发展的。
诚然,为了使工作生活更便利,我们让渡个人信息,比如授权某宝掌握个人账户名和密码,以便查询公积金等。
但从本质上看,这是建立在充分信任基础上的授权,并非是与效率的“等价交换”。
所以,不管技术发展到哪一步,企业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必须征得消费者同意,尊重消费者知情权的基本底线不能突破。
需要一篇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论文(写清论点)
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发展相当迅速,攻击手段层出不穷。
而计算机网络攻击一旦成功,就会使网络上成千上万的计算机处于瘫痪状态,从而给计算机用户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认真研究当今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
[关键词]安全问题;相关技术;对策1几种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1.1 TCP/IP协议的安全问题目前网络环境中广泛采用的TCP/IP协议。
互联网技术屏蔽了底层网络硬件细节,使得异种网络之间可以互相通信,正因为其开放性,TCP/IP协议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安全风险。
由于大量重要的应用程序都以TCP作为它们的传输层协议,因此TCP的安全性问题会给网络带来严重的后果。
1.2网络结构的安全问题互联网是一种网间网技术。
它是由无数个局域网连成的巨大网络组成。
当人们用一台主机和另一局域网的主机进行通信时,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互相传送的数据流要经过很多机器的重重转发,任何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数据包,不仅为这两个节点的网卡所接收,也同时为处在同一以太网上的任何一个节点的网卡所截取。
因此,黑客只要接入以太网上的任一节点进行侦测,就可以捕获发生在这个以太网上的所有数据包,对其进行解包分析,从而窃取关键信息。
加之互联网上大多数数据流都没有进行加密,因此黑客利用工具很容易对网上的电子邮件、口令和传输的文件进行破解,这就是互联网所固有的安全隐患。
1.3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安全问题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数据通道功能和控制功能。
路由器作为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通信的关键设备,严格说来,所有的网络攻击都要经过路由器,但有些典型的攻击方式就是利用路由器本身的设计缺陷展开的,而有些方式干脆就是在路由器上进行的。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实现有赖于各种网络安全技术。
从技术上来说,网络安全由安全的操作系统、安全的应用系统、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络监控、信息审计、通信加密、灾难恢复、安全扫描等多个安全组件组成,一个单独的组件无法确保信息网络的安全性。
目前成熟的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防病毒技术等。
2.1防火墙技术所谓“防火墙”则是综合采用适当技术在被保护网络周边建立的用于分隔被保护网络与外部网络的系统。
“防火墙”一方面阻止外界对内部网络资源的非法访问,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系统内部对外部系统的不安全访问。
实现防火墙的主要技术有:数据包过滤、应用级网关、代理服务和地址转换。
2.2数据加密技术从密码体制方面而言,加密技术可分为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对称密钥密码技术要求加密、解密双方拥有相同的密钥,由于加密和解密使用同样的密钥,所以加密方和解密方需要进行会话密钥的密钥交换。
会话密钥的密钥交换通常采用数字信封方式,即将会话密钥用解密方的公钥加密传给解密方,解密方再用自己的私钥将会话密钥还原。
对称密钥密码技术的应用在于数据加密非对称密钥密码技术是加密、解密双方拥有不同的密钥,在不知道特定信息的情况下,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在计算机上是不能相互算出的。
加密、解密双方各只有一对私钥和公钥。
非对称密钥密码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可以进行数据加密、身份鉴别、访问控制、数字签名、数据完整性验证、版权保护等。
2.3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分为两类,分别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主要采用被动方法收集网络上的数据。
目前,在实际环境中应用较多的是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它把监测器以软件模块的形式直接安插在了受管服务器的内部,它除了继续保持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和优点外,可以不受网络协议、速率和加密的影响,直接针对主机和内部的信息系统,同时还具有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所不具备的检查特洛伊木马、监视特定用户、监视与误操作相关的行为变化等功能。
2.4防病毒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高级,其扩散速度也越来越快,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构成极大的威胁。
在病毒防范中普遍使用的防病毒软件,从功能上可以分为网络防病毒软件和单机防病毒软件两大类。
单机防病毒软件一般安装在单台PC上,它们主要注重于所谓的“单机防病毒”,即对本地和本工作站连接的远程资源采用分析扫描的方式检测、清除病毒。
网络防病毒软件则主要注重网络防病毒,一旦病毒入侵网络或者从网络向其它资源感染,网络防病毒软件会立刻检测到并加以删除。
3建议采取的几种安全对策3.1网络分段网络分段通常被认为是控制网络广播风暴的一种基本手段,但其实也是保证网络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其目的就是将非法用户与敏感的网络资源相互隔离,从而防止可能的非法侦听。
3.2以交换式集线器代替共享式集线器对局域网的中心交换机进行网络分段后,以太网侦听的危险仍然存在。
这是因为网络最终用户的接入往往是通过分支集线器而不是中心交换机,而使用最广泛的分支集线器通常是共享式集线器。
这样,当用户与主机进行数据通信时,两台机器之间的数据包还是会被同一台集线器上的其他用户所侦听,所以应该以交换式集线器代替共享式集线器,使单播包仅在两个节点之间传送,从而防止非法侦听。
3.3 VLAN的划分为了克服以太网的广播问题,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运用VLAN技术,将以太网通信变为点到点通信,防止大部分基于网络侦听的入侵。
在集中式网络环境下,通常将中心的所有主机系统集中到一个VLAN里,在这个VLAN里不允许有任何用户节点,从而较好地保护敏感的主机资源。
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可以按机构或部门的设置来划分VLAN。
各部门内部的所有服务器和用户节点都在各自的VLAN内,互不侵扰。
VLAN内部的连接采用交换实现,而VLAN与VLAN之间的连接则采用路由实现。
当然,计算机网络安全不是仅有很好的网络安全设计方案就万事大吉,还必须要有很好的网络安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来保证。
要通过组建完整的安全保密管理组织机构,制定严格的安全制度,指定安全管理人员,随时对整个计算机系统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
[参考文献][1]王达.网管员必读———网络安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2]张敏波.网络安全实战详解[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