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周边资讯 » 正文

全面解析:手机测试的各种方面与技巧

全面解析:手机测试的各种方面与技巧

一、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消费者对手机性能、质量和用户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满足市场需求,手机厂商不断推陈出新,改善产品性能。

在此过程中,手机测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全面解析手机测试的各种方面与技巧,帮助读者了解手机测试的全过程。

二、手机测试的重要性

手机测试是确保手机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手机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测试,可以确保手机在各种使用场景下表现稳定,满足用户需求。

同时,手机测试还可以帮助厂商发现产品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为改进产品提供依据。

三、手机测试的主要方面

1. 硬件测试

硬件测试主要关注手机的各个部件和组件的性能表现。

包括处理器、内存、屏幕、电池、摄像头等关键部件的性能测试,以确保其性能达到预期标准。

2. 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主要关注手机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

包括系统性能测试、应用兼容性测试、系统安全测试等。

确保手机在各种软件环境下运行稳定,不出现闪退、卡顿等问题。

3. 用户体验测试

用户体验测试主要关注用户在使用手机过程中的感受。

包括操作便捷性、界面友好性、信号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

通过收集用户反馈,优化产品设计,提高用户满意度。

四、手机测试的技巧

1. 自动化测试

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测试在手机测试中越来越普及。

通过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实现对手机各项功能的自动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常用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有Appium、Selenium等。

2. 交叉测试

交叉测试是指在不同型号、不同配置的手机上进行测试,以确保手机在各种环境下表现稳定。

通过交叉测试,可以发现特定环境下的性能问题,为产品优化提供依据。

3. 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是对手机进行极限条件下的性能测试。

通过模拟高温、低温、高海拔等极端环境,检测手机的性能表现。

压力测试可以帮助发现手机在设计、制造过程中的潜在问题。

4. 用户体验模拟测试

用户体验模拟测试是通过模拟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场景,检测手机的性能表现。

包括长时间使用后的性能表现、多任务处理时的性能表现等。

通过收集用户反馈,优化产品设计,提高用户满意度。

五、手机测试的流程

1. 测试计划制定

根据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方法等。

2. 测试环境搭建

搭建符合测试需求的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设备的准备、软件的安装与配置等。

3. 测试执行

按照测试计划进行各项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发现产品缺陷和不足。

4. 问题反馈与改进

将测试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共同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5. 重复测试与验收

对改进后的产品进行重复测试,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最终通过验收,将手机产品投放市场。

六、总结

手机测试是确保手机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手机进行全面、多层次的测试,可以发现产品缺陷和不足,为改进产品提供依据。

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测试、交叉测试、压力测试和用户体验模拟测试等技巧在手机测试中越来越普及。

了解手机测试的各个方面与技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评估手机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手机测试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一、嵌入式软件方面大致包括:1、基本的通信知识:如制式、网络、频段、基本的通信协议的特点(语音、数据接入形式、短彩信原理等)2、重要器件的工作原理及特性:camera、lcd、TP、充电流程图、开机启动流程3、一些认证的标准:入网、入库、第三方认证4、智能手机的话,需要了解一些Linux相关指令等。

有可能要进行一些配置文件的修改,或者说数据的填充,log的抓取等。

而且有可能需要有一些Python等的一些脚本来做一些性能的测试,不一定得自己写,但能看的懂就挺好的,起码明白脚本在做什么,执行过程中哪里出错了。

二、可靠性方面最重要是一些标准,行标或企标。

还有就是要用到一些专业的仪器

手机软件测试主要从哪些角度进行测试?

对于当前背景下的手机测试来说,要做好手机软件测试,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测试:UI测试,功能模块测试,交叉事件测试,容量性测试,用户手册测试等。

1、UI测试 用户界面 (以下简称UI)测试指测试用户界面的风格是否满足客户要求,文字是否正确,页面美工是否好看,文字,图片组合是否完美,背景是否美观,操作是否友好等等, UI测试用于核实用户与软件之间的交互。

UI 测试的目标是确保用户界面会通过测试对象的功能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访问或浏览功能。

另外,UI 测试还可确保 UI 中的对象按照预期的方式运行,并符合公司或行业的标准。

包括用户友好性,人性化,易操作性测试。

2、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指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对测试对象的功能测试应侧重于所有可直接追踪到用例或业务功能和业务规则的测试需求。

这种测试的目标是核实数据的接受、处理和检索是否正确,以及业务规则的实施是否恰当。

此类测试基于黑盒技术,该技术通过图形用户界面 (GUI) 与应用程序进行交互,并对交互的输出或结果进行分析,以此来核实应用程序及其内部进程。

功能测试的主要参考为类似于功能说明书之类的文档。

3、交叉事件测试 交叉事件测试是指一个功能正在执行过程中,同时另外一个事件或操作对该过程进行干扰的测试。

例如在运行手机软件程序的过程中接收到短信或来响闹。

应该以执行干扰的冲突事件不会导致手机死机或花屏等严重的问题出现为Pass的标准。

4、容量性测试 容量性测试主要测试软件测试的性能,包括负载测试,强度测试,基准测试以及基准测试 4.1 负载测试 负载测试是一种性能测试指数据在超负荷环境中运行,程序是否能够承担。

在这种测试中,将使测试对象承担不同的工作量,以评测和评估测试对象在不同工作量条件下的性能行为,以及持续正常运行的能力。

负载测试的目标是确定并确保系统在超出最大预期工作量的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

此外,负载测试还要评估性能特征,例如,响应时间、事务处理速率和其他与时间相关的方面。

4.2 强度测试 强度测试是一种性能测试,他在系统资源特别低的情况下软件系统运行情况。

这类测试往往可以书写系统要求的软硬件水平要求。

实施和执行此类测试的目的是找出因资源不足或资源争用而导致的错误。

如果内存或磁盘空间不足,测试对象就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在正常条件下并不明显的缺陷。

而其他缺陷则可能由于争用共享资源(如数据库锁或网络带宽)而造成的。

强度测试还可用于确定测试对象能够处理的最大工作量。

5、用户手册测试 手机软件的用户手册测试主要是看软件功能介绍是否准确、简洁地描述该软件功能,且不会让用户产生误解。

手机测试常测试那些方面

测试手机的主要参数有: 1) 发射功率等级 TX power level(5~19) 2) 频率误差 frequency FER 3) 相位误差 Phase PER 4) 射频频谱 RF Spectrum 5) 开关谱 SwitchSpectrum 6) 接受灵敏度 RX Sensitivity 7) 调制谱 Modulation Spectrum 测试系统需要的主要设备: 1) 模拟基站的综合测试仪 如德国罗德-史瓦茨公司的 CMU200 2) 通信专用电源 如 2304A 双通道移动通讯高速电源,该电源在脉冲 负载变化时展现 了他显著的电压稳定性,同时能够测量负载电流。

对于测试需电池供电的无线通讯设备(例 如便捷式电话),在非常短的时间间隔内经历真实的负载变化而言,这种电源是最优化的。

3) 手机夹具等 4) 测试开发软件 labview或VB 等 labview快速方便 测试过程 实际测量系统的工作过程是首先手机开机,寻找与模拟基站 CMU 之间的频率同步;然后对 PS(电源)与 CMU 进行初始化;初始化正确完成后在 MSC 上注册手机 IMSI 号;建立 MS 对 BS(基站)的呼叫;当呼叫成功时,开始测量手机 GSM900 参数;首先测量信道 1 三个功率 等级(Lv5,Lv10,Lv15)的发射功率;若符合标准,进入信道 1 的FER(频率误差)与 PER (相位误差)测量;按同样的步骤测量信道 62、123 的发射功率、FER与 PER;测量 GSM900 的 Modulation Spectrum(调制谱)、SwitchSpectrum(开关谱);从 GSM900 切换到 DCS1800; 测量信道 512,69 8,885 的各发射功率,FER,PER,ModulationSpectrum和 SwitchSpectrum; 在测量过程中如果任何参数不符合标准,立即显示 FAIL 并生成报告退出,全部测试完毕显 示 PASS 并生成报告退出。

程序处理的主要部分包括获取测试设备、初始化 CMU、建立呼叫、取得信令 状态, 直到 CMU 与手机同步、执行测试项、结束呼叫。

获取测试设备时对 GSM900 和DCS1800 分别分配设备句柄(设定 GPIB 地址),以便完成两种标准下的测试。

CMU在完成初始化之后, 呼叫移动台并建立连接后即可执行测试。

在执行测试部分以发射功率为例说明其处理过程。

发射功率(发射机载频峰值功率)是发射 机载频功率在一个突发脉冲的有用信息比特时间上的平均值,其大小直接关系到手机信号传 输距离的远近、电源的使用时间和对其他移动台的影响。

根据最大功率将移动台分为若干功 率级别,相邻功率级之间相差 2 dB。

GSM 全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文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 俗称全球通,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开发目 的是让全球各地可以共同使用一个移动电话网络标准,让用户使用一部手机就能行遍全球。

我国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引进采用此项技术标准,此前一直是采用蜂窝模拟移动技术,即第 一代 GSM 技术(2001 年12月 31 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

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各拥有一个 GSM 网,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

GSM 系统包括 GSM 900:900MHz、GSM1800: 1800MHz 及 GSM-1900:1900MHz 等几个频段 。

GSM 系统有几项重要特点:防盗拷能力佳、网络容量大、手机号码资源丰富、通话清晰、稳定性强不易受干扰、信息灵敏、通话死角少、手机耗电量低。

目前我国主要的两大 GSM 系统为GSM 900 及GSM1800,由于采用了不同频率,因此适用的手 机也不尽相同。

不过目前大多数手机基本是双频手机,可以自由在这两个频段间切换。

欧洲 国家普遍采用的系统除 GSM900 和 GSM1800 另外加入了 GSM1900,手机为三频手机。

在我国 随着手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现也已出现了三频手机,即可在 GSM900\GSM1800\GSM1900 三 种频段内自由切换的手机,真正做到了一部手机可以畅游全世界。

早期来看,GSM900 发展的时间较早,使用的较多,反之 GSM1800 发展的时间较晚。

物理特 性方面,前者频谱较低,波长较长,穿透力较差,但传送的距离较远,而手机发射功率较强, 耗电量较大,因此待机时间较短;而后者的频谱较高,波长较短,穿透力佳,但传送的距离 短,其手机的发射功率较小,待机时间则相应地较长。

GSM 原理 (翻译自Aglient 公司的 GSM 原理/测量培训教材) GSM 是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的缩写。

意思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分 GSM900、DCS1800和 PCN1900 三个频段,一般的所谓的双频手机就是在 GSM900 和DCS1800 频段切换的手机。

PCN1900 则是别的一些国家使用的频段(如美国)。

GSM900/1800 分别是工 作在 890~960mhz/1710~1880mhz 频段的。

GSM900 的手机最大功率是 8W(实际中移动台没这 么大的功率,一般的手机最大功率是 2W,车载台功能大),而 DCS1800的手机的最大功率是 1W。

GSM900/DCS1800/PCN1900 的区别: GSM900 是初始的 GSM 系统, MOBILE 的功率从输出 1W-8W, GSM900 的通道从1 ~124, DCS1800 的通道从 512~885; DCS1800 是低功率的, 最高 是 1W; GSM 的频段:GSM900 小区半径 35km 上行 880~915MHZ 下行将 925~960MHZ PHASE2: 890~925MHZ 和935~960MHZ; 通道号1—124. GSM1800小区半径2km(由于1800mhz手机的低功率) 上行710~1785MHZ 下行 1805~1880MHZ。

PHASE2: SAME; 通道号 :512—885. 为高密度的用户. GSM1900: 1850~1910MHZ 1930~1990MHZ 上行和下行组成一频率对, 上行就是手机发射、机站接收;下行就是基站到手机。

例 如 935-960 和 890-915 相差45MHZ, 第二个通道上, 上行落后下行三个时系. ? 网络组成: 1. BTS 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基站首要是收发器,收发器的多少决定小区 的容量,一个收发器能支持 8 个用户。

一个小区由 3 个天线,一个发射,两个接收(分级接 收)。

(收发器和天线的关系)??? a) 每个BTS 都会有一套收发器。

b) 一个 BTS 覆盖一个小区,BTS 发送 BCH 信号在 RF 信道的 0 时隙。

BCH 帮助 Mobile 识别/寻找网络。

c) 小区的手机用户容量依靠信道数 d) GSM空中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是 13Kbps, 即 BTS 收发语音数据速率是 13KB/S. e) 有 BTS 命令手机设置其发射功率、迁时、切换。

2. BSC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基站控制器: a) 几个 BTS 基站连接一个 BSC, 基站安排信道配置、切换、和 BTS 连接 BSC; 所有的 BSC 连接至MSC, b) 每个BTS 连结BSC用 abis 接口,是 2Mbps的连接。

使用 microwave link、optical fiber、 co-axial line等方式连接. c)Microwave link 经常是最好的连接方式选择。

d) BSC连结 MSC 使用的是 A 口 e) 在 BSC 可提供小区广播等服务。

3. MSC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是网络的核心,呼叫建立、保持、和释放;链接 BSC 和 PSTN、认证、呼叫转接、短信息、收费等。

当用户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可增加 MSC;MSC 与 MSC 之间使用 GMSC 连结(GATEWAY) a) 当呼叫建立时,MSC 起到保持通话和断开通话的功能。

b) 存储所有的用户数据和它们的相关特征。

c) 介于MS和 PSTN 之间,交换通信数据. d) MSC是 GSM 网络的心脏。

是与别的 GSM 网络、非 GSM 网络的连接口。

e) MSC主要功能:认证、位置更新、连接、收费、呼叫转接、SMS。

f) 当用户增加时,超过一个 MSC 的容量,就需要多一个 MSC,就增加一倍的用户 4. TRAN——Trans coding/rate adapter unit 速率适配器。

a) TRAN转换 13KB/S的 GSM 速率为标准的 64KB/S; TRAN 作为一 MSC 的一部分。

b) Trans coding 也使用在下行时,将 64kbps 转换成16kbps. c) Trans coding在MSC\BSC\BTS中。

5.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

a) 在 MSC 中有所有的用户数据库存在于 HLR。

HLR 中有永久用户数据库。

b) 用户发出呼叫时,MSC 从HLR之中获得用户数据。

是用户核心数据库,大部分在 SIM 卡中的数据都可以在 HLR 中获得。

6. VLR visiting location register 访问位置寄存器。

a) 在 VLR 中有被激活的所有的用户号码。

b) 当别的 MSC 中的用户漫游到新的 MSC 时,MSC 和 HLR 之间通信,新的 MSC 就将漫游 的用户注册到它的 VLR中。

c) 当手机漫游时,用户访问区被别的网络覆盖,而且归属位置网络批准它使用被访问 的网络,它的用户信息将从 HLR 被拷贝到 VLR(访问位置寄存器)中暂存。

7. 鉴权中心 AUC—-Authentication center a) 是 SIM 卡的验证过程。

b) 每个SIM 卡有一个 IMSI, 在 IMSI 有加密码 c) 在 HLR 中有IMSI和密码 d) 手机通信时,首先验证 SIM 卡的合法性,由 AUC 进行验证。

8. 装备身份注册:EIR—-Equipment identify register a) 包含了 IMEI 信息。

所有的手机 IMEI 都存储在 EIR 中,是手机的数据库。

b) 在 GSM 中有助于验证当手机遗失时,运营商可以禁止已经报失手机的使用。

c) EIR分类:Permitted list\evaluation list\stolen list\unknown 9. 收费中心 BC—Billing center a) BC 产生每一个用户的费用状况. b) 直接连到 MSC, 由 MSC 发送收费信息给 BC(通话时) c) BC 处理按单位计费。

10. 操作运营中心:OMC—-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 a) 每个GSM 网络超过 100 个 BTS 组成,每一个实体需要操作和维护。

b) 一些远程操纵是必要的,检测和远程进入。

c) 有时有两种 OMC(不同的供应商),OMC-S: Deal with switch; OMC-R :deal with radio network。

11. 短信中心:SMSC 信息通过短信息中心发到指定的手机。

a) 信息通过 SMSC 传输 b) 信息可通过人工终端(连到 SMSC)发送。

c) 短信中心 SMS CENTER—MSC/VLR—-BSC—-BTS.—-MS 12. 语音服务中心: a) 它拥有所有语音用户的数据库; b) 它也存储了语音信息。

13. 设备报警: a) BTS, BSC, Trans coder failure. b) Link failure c) Module failure(transceiver, processor) ? 小区身份,网络中每个小区都由唯一的识别号,CI: Cell Identity. 一个小区由 56 个 用户可同时通话 ? 调制方式: GSM 采用的是 0.3GMSK 调制高斯最小频移键控,0.3 是描述滤波器带宽和比 特率的关系,不是相位调制,是一种典型的数字调频调制,实际上是调频。

0 和 1 代表的是 载波加减不同的频率+67.708KHZ 和-67.708KHZ,1 被看作是相位增加 90 度,0 被看作是相 位在相反方向改变,两个频率表示频移键控; 语音编码速率时 13kbps. 数据速率(调制速 率)BIT 传送速率是 270.833Kbps。

刚好是四倍于射频频移。

这样一来就有效的减少调制频谱 和提高了通道利用率. 高斯滤波: 剧烈的频率变化会导致频谱扩散, 所以用滤波器进行滤 波平滑后, 减少频谱扩散; RF 载频加 67.708 和减 67.708KHZ; 靠频率转移. ? GSM 网络系统:手机和机站的接口是空中接口,基站(BS)和基站控制台 BSC 是靠abis 接 口 2Mbps 的连接。

(是光纤或者常用微波连接, DCS1800 Abis 接口经常使用微波连接), 一 个 BSC 控制20~30个 BTS;基站控制台 BSC 到交换局是 A 口连接。

手机和基站的最大距离是 34.9km。

? 手机开机后的步骤: 1. 首先搜索 124 个信道,即所有的 BCH 通道, 决定收到的广播信道 BCH 强度, (BCH 的 承载的信息是距 Mobile最近的 BTS; 呼叫信息); 2. 跟网络同步时间和频率, 由FCH/SCH 调整频率和时间 3. 解码BCH 的子通道 BCCH. 4. 网络检查 SIM 卡的合法身份.是否是网络允许的 SIM 卡。

5. 手机的位置更新. 6. 网络鉴权 ? 手机主叫(MOC)过程: 1. 手机给基站发送通道需求,即手机发送一个短的随即接入突发脉冲.(RACH Burst) 2. 由 BCH 指定传输信道. SDCCH 3. 手机和基站在独立专用信道(SDCCH)上通信. 4. 权限认证 5. 指定手机在一个业务信道(TCH)上通信. 6. 在 TCH 上进行语音通信. ? 手机被叫 1. BTS在 PCH 呼叫通道上使用 SIM 中的 IMSI号码来呼叫用户。

2. 由手机发送 RACH 3. 通道指定在 BCH. 4. 手机和基站在 SDCCH 上通信 5. 手机用户被鉴权 6. 手机被指定 TCH通道。

7. 在 TCH 通道上进行语音和数据通信。

? 紧急呼叫: 1. GSM规格定义了 112 为紧急呼叫号码 2. 112在手机有无 SIM 卡的情况下均可呼叫。

3. 在 RACH 上, 手机112 建立紧急呼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虎跃云 » 全面解析:手机测试的各种方面与技巧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huhuidc

复制已复制
262730666复制已复制
13943842618复制已复制
262730666@qq.com复制已复制
0438-7280666复制已复制
微信公众号
huyueidc_com复制已复制
关注官方微信,了解最新资讯
客服微信
huhuidc复制已复制
商务号,添加请说明来意
contact-img
客服QQ
262730666复制已复制
商务号,添加请说明来意
在线咨询
13943842618复制已复制
工作时间:8:30-12:00;13:30-18:00
客服邮箱
服务热线
0438-7280666复制已复制
24小时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