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服务器是一项重要的投资,需要仔细考虑。目标是找到一款能够满足您需求的服务器,同时又不超出您的预算。本文将介绍购买服务器的最低成本策略,帮助您在质量和性能上做出明智的权衡。
明确您的需求
在开始购买服务器之前,重要的是明确您的需求。您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您需要运行的软件和应用程序
- 您预期的流量和用户数量
- 您所需的存储空间和带宽
- 您的预算
一旦您明确了您的需求,您就可以开始比较不同的服务器选项。
电脑硬盘怎么买呀购买电脑硬盘
‘壹’ 买电脑硬盘怎么选哪种好选择电脑硬盘需要根据用途而定。
在现阶段,安装操作系统的硬盘建议选择固态硬盘,优先考虑M2接口nvme协议固态硬盘。
老电脑升级可以考虑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
仓库盘建议选择机械硬盘,性价比高。
如果存储的文件以读为主(电影),垂直盘和叠瓦盘都可以,各个品牌没有明显差别。
如果存储的文件需要经常读写,建议选择垂直盘。
‘贰’ 怎样选择电脑硬盘首先:推荐硬盘使用SSD,好处网络一下就知道。
价格差不多是普通硬盘的2倍,也并不是很高。
而且SSD主要应用于系统盘足以。
硬盘是电脑中的重要部件之一,不仅价格昂贵,存储的信息更是无价之宝,因此,每个购买电脑的用户都希望选择一个性价比高、性能稳定的的好硬盘,并且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满足自己的存储需要。
速度、容量、安全性一直是衡量硬盘的最主要的三大因素。
更大、更快、更安全、更廉价永远是硬盘发展的方向。
选购硬盘首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一)、硬盘容量硬盘的容量是非常关键的,大多数被淘汰的硬盘都是因为容量不足,不能适应日益增长海量数据的存储,如果说速度慢一点还可以等待的话,要是空间缺乏可是更令人头痛的事。
硬盘的容量多大也不为过,在资金充裕的条件下,应尽量购买大容量硬盘,这是因为容量越大,硬盘上每兆存储介质的成本越低。
原则上说,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硬盘的容量越大越好,一方面用户得到了更大的存储空间,能够更好地面对将来可能潜在的存储需要,另一方面容量越大硬盘上每兆存储介质的成本就越低,无形中为用户降低了使用成本,这一点对于那些从事图形图像处理、音频语音识别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等工作,要求海量存储空间的用户尤其重要。
但是并不是对所有用户都是如此,譬如为办公室里应用于一般办公的PC配备一只超大容量的硬盘就多少有些“奢侈”了,而普通的家庭用户,由于资金的限制,不可能购买容量很大的硬盘,但是在当前至少也应该购买80GB以上的硬盘。
目前推动硬盘容量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于以下两点:一是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发展,各地电信网络不断增容、升级,网络用户能享用到越来越大的带宽,上网速度越来越快。
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从网上下载的数据量也会剧增。
这个数量是用传统电话线及普通Modem所不敢想象的。
例如,有线电视Modem以及卫星链路技术可提供每秒30至40兆位的数据传输速度。
上网几十分钟,拉回数百兆的文件只是小菜一碟。
有些观察家声称Internet具有一种增殖效应。
根据他们的预测,对于网上存放的任何东西(数据)来说,随着遍布全球的用户不断下载各种软件、图片、资讯、视频以及游戏,同样的东西会被数以千百次地重复下载,最终躺到用户的硬盘里。
尽管他们认为这种效应会产生一些浪费。
但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随着家庭用户享受的带宽越来越高,大型文件的下载会变得更加容易,相应对硬盘容量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二是数字媒体内容快速增长, 一些存储密集型的多媒体应用也在刺激大容量驱动器发展。
这些应用包括数码电视、照片、电影以及音乐等等,它们均对系统的存储能力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分析家预测这些应用会变得越来越流行,而且会成为持续刺激硬盘扩容的一项重要因素。
下面来看看为满足这些令人激动的数码应用的要求,需要准备多大的硬盘空间:·电视:每小时13GB(采用miniDV格式)·音乐:每辑50MB(采用MP3格式)·电影:每部4GB(二)、硬盘速度由于硬盘的读写离不开机械运动,其速度相对于CPU、内存、显卡等的速度来说要慢得多,从着名“木桶效应”来看,可以说硬盘的性能决定了计算机的最终性能。
硬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转速、缓存、平均寻道时间和接口类型,在内部传输率(磁头→缓存的速率)成为瓶颈的现在,仅仅提高外部数据传输率(改进接口类型)对总体性能的影响不大,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硬盘的速度只决定于其转速、缓存大小和平均寻道时间。
1.主轴转速转速是影响硬盘性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是5400rpm(每分钟转数)和7200rpm的硬盘。
不宜选用低于5400转的产品,7200转的如果质量稳定应优先考虑。
2.平均寻道时间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磁头从得到指令到寻找到数据所在磁道的时间,它描述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以毫秒为单位。
作为完成一次传输的前提,磁头首先要快速找到该数据所在的扇区,这一定位时间叫“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SeekTimes)。
这个时间越小越好,一般要选择平均寻道时间在10ms以下的产品。
3.内部数据传输率即磁头到硬盘的高速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这可以说是影响硬盘整体速度的瓶颈。
如今各品牌的主流硬盘,容量差不多,平均寻道时间相差不大,转速也多为7200转,高速缓存为2MB左右,外部数据传输率都采用UltraDMA100技术,可是内部数据传输率却因品牌及型号不同而呈现较大的差异。
选购硬盘时不要忽视对内部数据传输率的关注。
数据传输率分为外部传输率(External TransferRate)和内部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
外部数据传输率指硬盘的缓存与系统主存之间交换数据的速度,内部数据传输率指硬盘磁头从缓存中读写数据的速度。
在这项指标中常常使用Mb/S或Mbps为单位,这是兆位/秒的意思,如果需要转换成MB/S(兆字节/秒),就必须将Mbps数据除以8(一字节位数)。
例如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为240Mbps,但如果按MB/S计算就只有30MB/s,远不到硬盘接口的100MB/s。
因此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就成了整个系统瓶颈中的瓶颈,只有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提高了,再提高硬盘的接口速度才有实在的意义。
4.接口方式现在常用的硬盘基本都采用的是DMA 100/133或SATA、SCSI的接口方式。
要注意SCSI硬盘接口有三种,分别是50针、68针和80针。
我们常见到硬盘型号上标有“N”“W”“SCA”,就是表示接口针数的。
N即窄口(Narrow),50针;W即宽口(Wide),68针;SCA即单接头(Single ConnectorAttachment),80针。
其中80针的SCSI盘一般支持热插拔。
5.高速缓存高速缓存的大小对硬盘速度有较大影响,当然是越大越好,目前最大已达8MB以上。
不应低于2MB。
6、安全性硬盘作为存放信息的主要场所,所存放信息的价值往往要远高于其产品的价值,硬盘的稳定可靠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这要注意品牌的口碑及是否采用了前面谈到的SPS等数据保护技术。
(三)、选购硬盘时需注意的其他问题1、平均潜伏期(averagelatency):指当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的磁道后,然后等待所要的数据块继续转动(半圈或多些、少些)到磁头下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
2、道至道时间(singletrackseek):指磁头从一磁道转移至另一磁道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
3、全程访问时间(maxfullseek):单位同样是毫秒(ms),指磁头开始移动直到最后找到所需要的数据块所用的全部时间。
4、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access):指磁头找到指定数据的平均时间,单位为毫秒(ms)。
通常是平均寻道时间和平均潜伏时间之和。
注意:现在不少硬盘广告之中所说的平均访问时间大部分都是用平均寻道时间所代替的。
5、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datatransferrate):也叫外部数据传输率(externaldatatransferrate),单位为MB/S。
指的是电脑通过数据总线从硬盘内部缓存区中所读取数据的最高速率。
在广告或硬盘特性表中常以数据接口速率代替。
6、MTBF(连续无故障时间):指硬盘从开始运行到出现故障的最长时间,单位是小时。
一般硬盘的MTBF至少在或小时。
这项指标在一般的产品广告或常见的技术特性表中并不提供,需要时可专门上网到具体生产该款硬盘的公司网址中查询。
7、单碟容量: 高的硬盘单碟容量至少可以为我们带来两大好处:一是使硬盘可以拥有更大的存储容量。
我们知道,3.5英寸的硬盘目前最多只能装四张盘片,如果要增加硬盘的存储空间,唯一的方法是提高单碟容量。
提高单碟容量后,用同样数目的盘片可以生产出容量更大的硬盘,能进一步控制硬盘的成本。
第二大好处是可以有效地提高硬盘的内部转输率。
在磁盘转速和磁头的操作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相同的时间内磁头所能访问到磁盘的区域是一定的。
而单碟容量提高后,盘片上的数据密度更高,单位面积上所记载的数据量也得以提高,相应的在单位时间内磁头能够存取到的数据信息也更多。
8、发热及噪音问题。
硬盘的表面温度指硬盘工作时产生的温度使硬盘密封壳温度上升情况。
这项指标厂家并不提供,一般只能在各种媒体的测试数据中看到。
硬盘工作时产生的温度过高将影响薄膜式磁头(包括MR磁头)的数据读取灵敏度,因此硬盘工作表面温度较低的硬盘有更好的数据读、写稳定性。
若硬盘散发的热量不能及时的传导出去,硬盘就会急剧的升温,一方面会使硬盘的电路工作在不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硬盘的盘片与磁头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也很容易使盘片出现读写错误和坏道,而且对硬盘使用寿命也会有一定影响。
好在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市场上大多数硬盘的发热量都有渐小之势了,这一点现在不必过于担心。
噪音对单个硬盘而言没有大的影响。
不过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时听到从机箱里发出的一阵阵硬盘响声,声音太大的,会弄得你心烦不安。
当然是越“安静”的硬盘越受欢迎。
9、超频问题。
要稳定超频,除CPU外,其它设备也是决定能否稳定超频的因素,硬盘就是其中之一。
在很多情况下不能超频,往往是由硬盘造成的。
尤其在非标准外频下,硬盘的数据传输率也会随之上升,硬盘自身承受不了,就有可能出现不正常现象,如不能进入Windows等,更严重的还会搞得数据丢失、系统被破坏。
所以各位打算拿机器来超频的朋友选购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
对66MHz总线来说,当总线(BUS)频率超到75、83MHz时,IDE总线将以超负荷13.6%、25.8%的频率运行;对100MHz总线来说,超到112、124、133MHz时,IDE总线将以超负荷12%、24%、33%的频率运行。
因此超频对硬盘的考验苛刻到几乎可以致命的地步,一旦失败则可能会损坏硬盘中的数据和物理介质。
10、假货问题。
严格说硬盘产品并不存在假货的问题。
但市场仍有一部分经销商常常在硬盘上耍花招对用户进行欺诈。
一是将老一代的产品以新产品的价格卖给用户;二是市场上销售的硬盘,有可能由于运输或者其它环节的问题,其中的少部分在品质上可能会有一些瑕疵(比如有少量坏道),而有些经销商将这些产品卖给那些不太懂行的用户,一方面侵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为用户的使用埋下了隐患,三是水货问题,目前市场上有一些没有经过正常报关手续的硬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货”,按理说,这些产品和那些经过正常报关手续的同型号硬盘在性能、质量上没有什么差别,但是由于其特殊的“渠道”,这些产品没有可靠的质保,虽然比正规渠道的相同产品便宜一些,但是“三年质保”变成了“一年质保”,有些经销商虽然也对这些产品做出了“质保三年”的承诺,但是这根本不可能得到落实,用户们要避免购买这一类产品‘叁’ 电脑想加一个硬盘,如何购买硬盘,购买时需要注意什么呢一切的一切都假定你的电脑主机是台式机。
笔记本另议。
一般早期的硬盘都是并口的。
最大也不过500G。
现在的硬盘都是串口的。
最小的基本都在500G之间。
假如你需要海量的存储。
一般有500G1000G 1500G2000G 之分。
所以你在换硬盘的时候首先要知道的就是你自己原来的硬盘是否为并口还是串口。
并口的数据线很好认。
很宽的一种线。
串口的数据线也很好认,很窄。
大约有大拇指那么宽。
你在这里没有说明电脑的具体型号所以你首先要注意的是:你原来的电脑主板是不是支持现在最新的串口硬盘。
要是有。
那就可以购买现在的大硬盘。
要是没有。
那就是说你的电脑主板只支持早期的并口硬盘。
最大容量是500G的。
二手的零售价在300–350之间。
一般买希捷的即可。
要是你的电脑主板支持 串口的硬盘那恭喜你买希捷的500G 263RMB 1000G 462RMB买的 时候要买盒装的。
都是三年保。
散装的都是一年保。
而且有假。
以上敬请注意就说这么多祝你成功!‘肆’ 如何购买硬盘引:一台电脑当中,硬盘的作用仅次于CPU和内存。
它的主要功能是存储操作系统、程序以及数据。
如果你想在电脑上编辑图片、玩游戏或者听音乐,一个大容量、快速度以及可靠的硬盘非常重要。
换句话说,硬盘容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以及可靠程度直接影响着操作系统运作时所显示出的效果。
概叙(硬盘技术的发展)规格说明(够用、实惠才是最好的)你知道你的硬盘容量的大小吗?你想了解你的电脑的运转速率吗?我们将为你解开电脑中关于硬盘的种种谜团,以及提示你在购买硬盘时应该注意那些方面的问题。
硬盘购买贴士(pcworld帮助你做最明智的消费者)当你想把你的电脑的存储空间变大的时候,没有必要再去购买一台新的电脑,只要使你的硬盘升级就能轻松地做到这一点。
当你准备升级你的硬盘的时候,相信我们所提供的购买小贴士会给你很大的帮助。
‘伍’ 购买电脑硬盘,怎么选,注意什么一、关于硬盘品牌而如今机械硬盘品牌基本只剩下希捷和西部数据了。
其他硬盘厂商要么倒闭,要么被这两大巨头收购。
二、关于容量如今的机械硬盘容量普遍比较大,1T起步,相比SSD固态硬盘,在存储容量上有着绝对优势。
对于目前主流装机用户来说,一般选择的是1TB居多,另外2TB大容量硬盘逐渐流行。
三、关于硬盘转数硬盘转速是指硬盘头盘组建内的磁盘每分钟旋转的次数,单位是r/min,一般来说,硬盘转速越高,硬盘的读取速度就越快。
一般台式机硬盘有5400转/min、7200转/min、/min转以及转/min等规格,目前台式电脑硬盘7200转是主流,5400转基本退出了市场,而转以上的都是SCSI和最新的SAS硬盘,主要用在服务器硬盘领域。
‘陆’ 怎么买固态硬盘方法/步骤第一步首先看我们电脑的硬盘接口,类型大致分为IDE、SATA、SCSI、光纤通道和SAS五种,但是对于小白来说我们只需要知道我们的硬盘是SATA2.0还是SATA3.0接口就好,他们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速度,sata2.0最高传输速度是300m每秒,而sata3.0最高传输速度可达600m每秒。
端口类型取决于我们的固态硬盘的性能是否能完全发挥。
5对此,注意事项差不多已经完成。
有人说SATA2和SATA3接口对固态硬盘传输速度有多大影响呢。
我想说有是有毕竟接口类型在那里呢,但是影响十分小。
只要不是加载十分大的游戏基本没有影响。
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日常使用。
并且就目前的使用率来说,SATA2.0用户仍然最多,这主要受到PC接口的影响,目前市场上的SATA3.0固态硬盘,大多都可以向下兼容2.0。
‘柒’ 笔记本硬盘如何选购 硬盘选购经验之谈在目前的电脑硬件中,硬盘是比CPU对系统流畅度影响还要大的硬件,所以要想让自己的电脑使用流畅舒适,那么购买一块固态硬盘是十分值得的投资。
作为已经用了五年固态硬盘的人,如果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让我在单独一个128GB固态和1TB机械硬盘之间选,我还是会选择固态硬盘,因为机械硬盘糟糕的响应速度如今实在令人无法忍受了,尤其是目前大部分笔记本机械硬盘还停留在5400转 8m/16m缓存的时代。
‘捌’ 我想更换家用电脑硬盘 如何选购硬盘首先得根据主板型号确定所需硬盘的接口类型,常用的接口类型如下:IDE硬盘IDE接口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
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因为硬盘生产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硬盘是否与其它厂商生产的控制器兼容。
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
IDE这一接口技术从诞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断发展,性能也不断的提高,其拥有的价格低廉、兼容性强的特点,为其造就了其它类型硬盘无法替代的地位。
IDE代表着硬盘的一种类型,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也习惯用IDE来称呼最早出现IDE类型硬盘ATA-1,这种类型的接口随着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淘汰了,而其后发展分支出更多类型的硬盘接口,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接口都属于IDE硬盘。
IDE硬盘的传输模式有以下三种:PIO(Programmed I/O)模式,DMA(Driect Memory Access)模式,Ultra DMA(简称UDMA)模式。
SATA硬盘SATA接口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未来和现在PC机硬盘的主流趋势。
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2002年,虽然串行ATA的相关设备还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员会已抢先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
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除了选择接口类型还应根据需要根据硬盘容量、缓存大小、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等参数进行选择。
‘玖’ 购买电脑硬盘,怎么选,注意什么很好办,直接买台式机(3.5寸)2TB硬盘 。
硬盘之间不存在品牌和容量等兼容问题,所以买希捷或西部数据的皆可。
区别是,希捷的联保行货是保2年,西部数据的联保行货是保3年。
要注意的: 1, 买“全国联保行货”盘,凡是店家保(即非联保行货)的最好不要买,一般是水货(比联保行货便宜几十),还有翻新盘。
硬盘如果出坏道,是没法修的,联保行货是直接换新。
如果在意质保的话买西部数据的,我以前曾有1TB和2TB的出了坏道,质保期内直接快递给西部数据的代理,等2-3个星期后都是换了新盘,贴的标签是从换的日期起再保3年,挺爽的。
2,2TB 希捷的目前主力型号是ST2000DM001,联保2年行货580左右。
西部数据的有 WD20EARX和WD20EZRX 两种型号,没什么差别,联保3年行货560左右。
都是7200转,SATA III,特征(S.M.A.R.T,48-bit LBA,NCQ)什么的和你现在用的盘一样。
性能上也没什么区别,就是很多人都说西部数据的绿盘适合作高清DVD或数据资料仓储用(心理作用,因为西部数据还有高性能的企业和服务器级黑盘)3,把新硬盘装在机箱上时和原来的间隔大一些(散热好)。
然后连接电源接头和SATA数据线即可。
4,推荐你买个奥瑞科的双路硬盘控制器(装在机箱后面PCI挡板处),50-60左右。
这样就不用每次开机都启动两个盘了,想用哪个开哪个,延长硬盘寿命。
‘拾’ 电脑硬盘怎么买好!推荐从西部数据和希捷中挑一个。
综合下面几个数据:1、平均寻道时间(越小越好)2、缓存(越大越好)3、转速(转速大则存取效率高,侧噪音也相对大,转速小则反之)4、接口类型,现在的主流是SATA3,如果你是老主板,有可能不支持,买之前查一下主板。
另外,如果不要求在容量的话,买个SSD硬盘,速度才叫爽啊,就是价格贵。
购买VMware 产品常见的6个问题
购买VMware产品,选择业界口碑最好、最稳定的产品是明智之举。
VMware不仅技术成熟且有强大的生态支持,提供丰富的知识库和7*24小时技术支持,还设有技术认证,助力企业提升技术水平。
合作伙伴如VMware Ready徽标,可迅速识别针对VMware优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确保无缝互操作。
选择VMware的关键因素在于其稳定性和生态体系,而非单纯的技术优势。
避开盗版VMware,以避免法律风险。
正规渠道购买确保权益,维护企业信誉与运营安全。
VMware产品版本多样,选择时需考虑付费方式与功能需求。
付费方式分为永久许可与订阅许可,前者一次性付费,后者逐年支付,后者长期总成本较高。
推荐根据企业财务状况选择适合的版本。
VMware授权基于CPU核数,每32核一个授权,建议根据服务器CPU核数购买相应授权。
无需担心内存、磁盘与虚拟机数量限制。
选择运行VMware的服务器时,建议优先考虑VMware Ready服务器,CPU核数以32的倍数为宜,以降低成本。
增加内存容量以支持更多虚拟机。
运行VMware是否需要购买存储取决于是否启用在线热迁移功能。
如有此需求,购买通过VMware Ready认证的存储是理想选择。
存储性能与空间需充分满足业务需求。
综上所述,购买VMware产品时应优先考虑选择永久许可版本,根据企业规模和需求选择合适的VMware版本与服务器配置,并考虑购买VMware Ready认证的存储。
这样,企业既能充分利用VMware的强大功能,又能在成本和风险控制方面做出明智决策。
请问中小企业采购机架式服务器和塔式服务器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中小企业采购机架式服务器和塔式服务器时需要考虑: 1.服务器的计算速度,内存大小,硬盘存储空间等硬件配置。
2.服务器的可承受同时连接用户数量。
3.服务器的平均无故障使用时间。
4.服务器的功耗,散热和对 温度,湿度,海拔等外部环境的要求。
5.服务器的价格和使用年限。
6.服务器的硬件可升级性和扩展性。
7.服务器的安装,部署,管理,维护的成本和故障后修复的时限。
8.服务器的安全策略和备份策略,防止数据以外丢失。
服务器带来便利 事先确定你的服务器所要扮演的角色会令你此后的购买决策变得更加顺畅。
域控制服务器 域控制器是网络、用户、计算机的管理中心,提供安 全的网络工作环境。
域控制器不但响应用户的登录需求,而且在服务器间同步和备份用户帐号、WINS、DHCP数据库等。
它的系统瓶颈是内存, 除了操作系统占用的内存外,每增加一个用户需占用1KB内存用于存储用户帐号。
Web服务器 Web服务器是主要为用户提供各种Web应用的设备, 对服务器性能的要求也主要取决于网站的内容。
如果网站多以静态页面构成,那么在选择服务器的时候就要优先考虑磁盘系统的性能,采用高 转速SCSI硬盘以及RAID卡。
如果网站所提供的服务多为动态页面,那么在选择服务器时就要注意配备高性能的处理器以及大容量内存。
文件服 务器 如果你想得到一台性能出色的文件服务器,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服务器的存储系统。
现在的服务器都配备了千兆以太网接口,其网卡能够 提供的数据带宽在700Mbps左右。
相对于网络速率,磁盘更容易成为文件服务器性能发挥的瓶颈。
对于一台文件服务器,RAID系统是必备的。
如 果您的采购资金充足,那么就选择SCSI RAID系统。
数据库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是对服务器负载要求比较高的一种应用模式。
无论是处理器子系 统还是磁盘子系统,都应该配备最好的组件。
对于一台数据库服务器,在处理器方面,通过采用多处理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数据库的运算 效率。
在保证内存容量的前提下,磁盘系统也需要你额外注意。
SCSI RAID系统在性能上会远远超越任何单一硬盘存储模式,而且从数据安全存 储的角度上考虑,RAID系统也非常值得投资。
处理器子系统 显然,处理器子系统是整个系统中执行各类应用的数据运算的关键部分。
而在这个部分中,处理器又是最为关键的执行中心。
所以,不论你购 买的服务器要在自己的业务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首先都要考虑应该选择一款什么样的处理器,而这种选择实际上也会或多或少地决定系统其 它部件的选择。
磁盘子系统 服务器中,磁盘系统的性能高低直接影响着服务器的整体性能,这点尤其体现在数据库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中。
因此,在选择服务器产品时, 它应该成为你第二重点考察的对象。
目前应用在服务器上的硬盘主要有两类:SCSI和S-ATA硬盘,根据你的应用需求,我们首先需要在这两种类型之间做出选择。
SCSI还是S-ATA 从容量上比较,S-ATA硬盘有着绝对的优势,而且其价格也远远低于同档SCSI硬盘。
在主流S-ATA硬盘已达到250GB的同时,性能 最佳的SCSI硬盘Seagate Cheetah 15K的最大容量也只有146GB。
从存储成本上考虑,S-ATA硬盘无疑胜出一筹。
但是对于服务器的磁盘子系统而 言,容量仅仅是其众多需求之一,最为关键的还是磁盘系统的稳定性,对于承担关键应用的服务器更是如此。
现在SCSI硬盘都可以达到一百万 小时以上的MTBF(平均故障时间)值,而普通S-ATA硬盘的MTBF都在八十万左右。
两相比较,SCSI在稳定性上的优势就体现的十分明显了。
此外,磁盘系统的扩展性在采购时也要格外注意。
统计表明,在大多数数据存储环境中,每18个月数据容量就会增长一倍。
此时存储系统的可扩 展性就格外重要。
而对于小型网络环境来说,利用服务器提供的在线存储又是十分常见的。
如果用户采用的是SCSI硬盘,那么单通道SCSI接口 一般可安装七个SCSI接口设备,扩展SCSI接口最多可安装15个SCSI设备。
S-ATA硬盘每个接口只能安装一个设备,而通常主板上只会提供2至6个 S-ATA接口,从扩展性上比较,SCSI要比S-ATA更为出色。
在服务器应用中,衡量硬盘性能主要有两个指标,一个是数据传输速率,另外一个则 是每秒I/O数。
而对这两项指标起关键作用的则是单碟密度以及转速。
在单碟密度上,现在的S-ATA硬盘已经做到了单碟146GB容量,远高于普通 的SCSI硬盘。
不过,由于SCSI硬盘转速普遍达到乃至,在I/O性能上仍远远高于S-ATA硬盘。
此外,SCSI硬盘系统中的处理芯片可以 完成大部分数据读取所需的计算,所以在高负载数据读写过程中对处理器资源的占用要大幅度低于S-ATA系统。
对于一些负载并不是很重的文件 、数据库服务器,用户可以为服务器配备S-ATA存储系统,而如果想要让数据库服务器提供更好的运行效率,那么SCSI系统还是非常值得考虑的 。
RAID系统 对于任何一台承担关键应用的服务器,我们都强烈建议您为服务器配备RAID系统。
因为RAID通过在多个硬盘上同时存储和读取数据 来大幅提高存储系统的数据吞吐量,而且在很多RAID模式中都有较为完备的相互校验/恢复的措施,甚至是直接相互的镜像备份,从而大大提高 了RAID系统的容错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冗余性。
随着S-ATA硬盘的流行,基于此类硬盘的RAID系统也逐步出现在服务器中。
从RAID系统的整体 性能上看,S-ATA RAID虽然还无法与SCSI RAID并驾齐驱,但是其低廉的成本无疑可以帮助很多资金有限的用户实现高速、安全的数据存储。
RAID系统根据其功能以及组成可以分为多个级别,我们最为常见的模式就是RAID 0、RAID 1以及RAID 5。
RAID 0模式至少由2块硬盘组成。
该模 式在存储数据时由RAID控制器将数据分割成大小相同的数据条,同时写入阵列的磁盘。
在读取时,也是顺序从阵列磁盘中读取后再由RAID控制 器进行组合再传送给系统。
这样,数据就等于并行的写入和读取,非常有助于提高存储系统的性能。
不过,RAID 0还不能算是真正的RAID,因 为它没有数据冗余能力。
由于没有备份或校验恢复设计,在RAID 0阵列中任何一个硬盘损坏就可能导致整个阵列数据的损坏—数据都是分布存 储,一损俱损。
RAID 1系统内硬盘的内容是两两相同的,两个硬盘的内容完全一样,这等于内容彼此备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镜像模式。
在写入时,RAID控制器并不是将数据分成条带而是将数据同时写入两个硬盘。
RAID 1已经可以算是一种真正的RAID系统,但这是由一个硬盘的代价 所带来的效果,而这个硬盘并不能增加整个阵列的有效容量。
RAID 5是在服务器中最常用的RAID模式,这主要是由于其出色的性能与数据冗余 平衡设计。
RAID 5是一种即时校验RAID系统,它采用了数据块的存储方式,但没有独立的校验硬盘(这也是它与RAID 3模式的区别),这是因 为它在每个独立的数据盘中都开辟了单独的区域用于存储同级数据的XOR校验数据。
在写入时,同级校验数据将即时生成并写入,在读取时,同 级校验数据也将被即时读出并检查源数据的正确性。
总体来说,RAID 0模式主要应用在一些需要磁盘系统提供高速数据传输的场合,比如视频 编辑。
RAID 1则由于其较高的数据安全性被广泛应用在财务数据存储等需要安全数据保护的场合,而对于任何一台同时要求性能和数据安全存 储的服务器,RAID 5是非常理想的选择。
其他组件 虽然上面提到的各个组件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决定服务器产品的性能,进而决定它们能够胜任什么样的工作,在办公环境中担当那种类型的服务 器角色。
但是我们并不能仅仅凭此就做出最终的产品购买选择,因为对于服务器这类产品而言,环境的复杂性和应用的多样性,使得用户还要 在更多方面给予仔细的考察。
首先,你需要评估自己的稳定性需求及候选产品的稳定性。
对于服务器产品而言,合理的稳定性永远是第一位的。
如果稳定性不能保证业务运 行的需要,那么再高的性能也是无用的。
通常来说,正规的服务器厂商都会对其产品进行包括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运行稳定性测试。
如果你在 这些方面有具体的需求,可以在购买之前向候选对象索要相关资料。
其次,你需要考虑自身业务环境下,服务器产品应该具备哪种水平的冗余 功能。
实际上,冗余功能是保证服务器产品长时间不间断工作的关键。
因为在大负载的工作条件下,很难保证服务器的每一个部件都能够完全 承担类似7×24小时不间断运行这类苛刻的要求。
要使得系统不至于因为一个或两个部件的故障而导致停机,对一些关键或是容易出现故障的配 件采用冗余配置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最佳方案。
常见冗余部件 数据冗余: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服务器中单一配件故障不会损伤硬盘中存储的数据或正在运行的程序。
通常数据冗余包括硬盘冗余以及内存 冗余技术。
前者主要通过RAID提供的校验以及热插拔功能实现对数据的保护以及重建;而后者则有内存热备、内存镜像等几种常见的实现方式 。
网卡冗余:指系统中的任何一块网卡损坏都不会造成网络服务中断。
现在的部门级以上的服务器都会配备两块网卡,在系统正常工作时, 该双网卡将自动分摊网络流量,提高系统通信带宽,而当某块网卡出现故障或该网卡通道出现问题时,服务器的全部通信工作将会自动切换到 好的网卡或通道上。
因此,网卡冗余技术可保证在网络通道故障或网卡故障时不影响正常业务的运转。
电源冗余:指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电源故障都不会造成系统停机,也就是通过冗余电源来防止因电源故障造成的停机。
它一般是指配备双份 支持热插拔的电源。
若其中一台发生故障,另一台就会在没有任何影响的情况下接替服务器的供电工作,并通过灯光或声音告警。
此时,系统 管理员可以在不关闭系统的前提下更换损坏的电源。
一些低端冗余电源通常采用单电源接口、多电源模块的形式,如果你的服务器需要更为安 全的电源供应,那么可以选择那些每个电源模块都具有独立电源接口的冗余电源,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插座故障、误拔插头造成的停机。
风扇冗余:指在服务器的关键发热部件上配置的降温风扇有主、备两套,这两套风扇具有自动切换功能,支持风扇转速的实时监测,发现 故障时可自动报警,并能启动备用风扇。
若系统正常,则备用风扇不工作,而当主风扇出现故障或转速低于规定要求时,备用风扇立刻自动启 动,从而避免由于系统风扇损坏而导致系统内部温度过高,使得服务器工作不稳定或停机。
在一些设计优秀的服务器中,这些冗余风扇都是以 模块化安装并支持免工具维护,可以很方便的实现热插拔。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采购机架式服务器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性价比首选 价格的因素对于资金相对短缺的中小企业来讲是采购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决不能盲目的追求低廉的价格而放弃对品质和性能的要求,这样是很不明智的。
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才是中小企业首要考虑的因素。
所以国产的服务器对于中小企业有很高的吸引力,比如曙光,浪潮等国内知名服务器产商,同时作为国外服务器厂商的戴尔对于国内的用户同样有着很高的性价比。
总体投资成本(TCO) 中小企业用户在采购机架服务器产品,要从实际出发,不仅要满足企业当前的业务发展需要,同行还要顾及未来的发展。
这就需要企业用户在选购时不能简单的考虑价格及因素,应该核算总体投资成本(TCO),在总体投资成本(TCO)中最重要的是高性能。
另外,企业的数据和信息的安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业务运营。
最后,中小企业业务发展迅速,因此,采购具有高可扩展性的服务器十分重要。
人性化操作 中小企业规模和资金有限,很难为企业服务器管理维护配备专业的人员,这就要求服务器设计简单易用,管理上易操作免工具等特点,这些同样是中小企业采购看重的一点。
比如:惠普DL380 G5 产品性能参数:最多配置2颗英特尔至强 5400系列或5300系列四核处理器,内存标配1GB ECC DDR2-667全缓冲内存,主板集成了8个内存插槽,这样内存最大可以扩展到32GB。
存储方面标配没有磁盘驱动器,机箱提供了8个纤小型(SFF)热插拔硬盘托架,可以安装8块2.5寸热插拔SAS硬盘。
集成带有 TCP/IP 卸载引擎的两个嵌入式 NC373i 多功能千兆网络适配器。
理想应用:适用于中小企业数据库/文件/Web等应用,并且对于需要密集型部署的企业中心机房,服务运营商也有很好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