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周边资讯 » 正文

服务器成本分解:比较不同部署模型(本地、云、托管)的费用 (服务器成本分析)

本地

简介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公司需要选择适合其业务需求的服务器部署模型。本地、云和托管部署模型各有优缺点和成本考虑因素。本文将深入分析不同部署模型的服务器成本,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决策。

本地部署

本地部署是指企业在自己的数据中心或物理空间内拥有和管理服务器和基础设施。这种模型提供了对硬件和软件的完全控制,但同时也具有最高的成本。

硬件成本

本地部署的硬件成本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其他相关设备的购买费用。这些成本因服务器类型、容量和功能而异。

软件成本

本地部署还需要购买和维护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等软件。软件成本可以是一次性费用(永久许可证)或持续费用(订阅)。

基础设施成本

本地部署的另一个主要成本是基础设施成本,包括租金或抵押贷款、公用事业费(例如电费和冷却费)和安全措施。基础设施成本可能因数据中心的位置和规模而异。

IT人员成本

本地部署还需要内部 IT 人员来管理和维护服务器和软件。IT 人员的工资和福利是持续的成本。

云部署

云部署是指企业将服务器和基础设施托管在第三方云提供商(例如亚马逊网络服务 (AWS)、微软 Azure 和 Google 云平台 (GCP))的远程数据中心中。这种模型提供了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但成本可能比本地部署更高。

服务成本

云部署的主要成本是向云提供商支付的服务费用。这些费用基于服务器实例类型、存储使用量、网络流量和其他利用率指标。服务成本可能是按小时或按月计费。

数据传输成本

在云部署中,数据在本地数据中心和云提供商的数据中心之间传输时可能会产生数据传输成本。这些成本因数据量和传输速度而异。


中小型企业应该选择服务器托管还是租用?

现在的企业只要是有互联网需求的,一般都会用到服务器或者是网站空间,在选择服务器的时候,一些中小型企业会很纠结,不知道该选择服务器托管还是选择服务器租用,因为两者是不同的服务器需求,需要的成本也有差别。

很多企业想要选择一个性价比更高的服务,其实,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性价比就高。

在选择服务器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服务器托管和服务器租用,了解两者有哪些不同,之后再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方案,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少成本的浪费。

服务器托管

服务器托管就是客户自己购买服务器硬件,然后将自己购买的服务器放到IDC机房,由机房这边提供稳定的网络环境和日常的维护,一般日常维护包括重启、重做系统、安装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等等。

服务器托管的费用只要是带宽的大小和服务器的规格来决定的。

其中,带宽的大小占了很大的比重;服务器规格也就是厚度,厚度大的机器不光要多耗费一些电力,更重要的是要多占用一个机位,因此,这多出来的一个机位也是要收取一定的机位费用的,所以建议大家在购买机器来托管的时候,尽量选择机架式的机器,这样托管起来比较节省一些。

服务器租用

服务器租用是自己不需要单独购买机器,只需要将你对硬件和带宽方面的要求告诉IDC商,他们会准备硬件,然后配置机器。

对于不懂服务器硬件的用户,一般会选择这个业务,这样可以预防后期在托管期间出现硬件问题无法处理的情况。

当然,在租用期间,一旦硬件出现问题,IDC商也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另外,这种租用业务,机器是不属于客户的,租用到期之后,客户可以选择继续租用,也可以选择不再使用。

服务器租用的优劣势分析

向IDC运营商租用服务器的好处是便捷和低价,我们知道,大部分服务器买来以后都需要安装系统和软件,再经过调试通过最终放到IDC机房的,那因此直接租用IDC机房的服务器就相对要更加省事一点。

但是,租用机房的服务器也有其劣势,主要是用户大部分情况下都看不到自己租用的服务器什么样子,一些运营商倒是会如实的告诉客户他们所租用的服务器品牌和型号。

不过也会有极少数IDC采用自行组装的服务器作为租用业务使用以便降低成本,这种情况,要想看机器的配置型号就需要远程服务器。

自己购买服务器的优劣势分析

自己购买服务器遇到的最大障碍恐怕就是价格。

但是现在随着服务器成本的降低,大部分专业客户和大客户都已经改为采用自行采购设备然后拿去托管的方式,因为自行采购的优势比较明显。

自己组装一台服务器,可能是一半新配件一半二手配件组装而成,这种价格其实也不会太高;要想机器有高性能,还是需要有足够的成本去支撑的,一些注重品牌和稳定的用户也可以直接购买IBM、HP之流的一线大厂产品。

另外,有些用户可能要使用比较特殊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又或者是事先需要copy大量的资料到服务器硬盘上,这些操作远程控制机房的服务器都不是很方便,一般是先调试或者复制好再拿去机房托管。

通过对以上两种服务器业务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对于离机房较远的地方,可以选择租用服务器。

如果离机房不很远的话,可以选择自行购买服务器再放机房托管,即使价格会比租用来得贵。

如果是自己做OA系统,或者企业内部数据等,可以考虑自己买服务器。

如果自己不知道买哪种服务器,可以先咨询一些IDC商,给他们说一下自己的要求,然后看看用哪种服务器比较合适,然后再自行购买。

Power BI License 部署成本分析 ( vs Tableau Server )

今日,微软在“通过Power BI Premium加速现代化BI部署”研讨会上展示了Premium的特性和一些新功能的预览。

相较已发布的白皮书,此次会议未提供新内容,但Power BI的License开始变得复杂,以下是对其进行总结。

本文内容分为三部分:Free用户、Pro用户、本地部署用户和Premium用户。

1. Free用户2. Pro用户:9.99美元/月3. 本地部署用户:通过SQL Server with Software Assurance在组织内发布Power BI报表,对于已部署SSRS服务的企业,仍需单独购买Power BI Report Server,费用约在每个核心4000-7000美元4. Premium用户总结Premium费用面向大型和超大型企业。

即使基于SQL Server的On-Prem方案,SQL Server+Power BI Report Server的费用也不低于Premium。

微软为中小型组织提供的方案是Desktop+Pro账户的协作方式,9.99美元/月/人的价格看似不高,但需注意报告浏览者也需付费成为Pro用户。

假设组织包含大量报告浏览者和少数分析师,总费用将非常可观。

100个浏览者每年的费用约为美元,500个浏览者的年费已相当于Premium P1的年费,而后者可容纳1700个免费用户。

官方尚未正式宣布的内容中,Embedded嵌入式展示将提供单独定价策略,低至650美元/月,对中小型组织是个好消息,目前官方尚未正式发布。

目前论坛发起了Lite License投票,试图影响现有定价策略,对仅浏览报告的用户和报告制作者区分定价,对前者收取更低费用。

(2017.6月更新,采用嵌入式服务,最低费用每月675美元起)以下为License价格对比,Power BI vs. TableauTableau已实行订阅制,按用户数付费,企业自行购买硬件;Power BI按核心数(硬件)付费,包含硬件费用。

以下价格对比将综合考虑硬件费用和用户费用,估算总成本。

Tableau的订阅价格1. 服务器成本假设使用Premium P1作为部署方案,提供8个核心,核心价格以Azure IaaS A8 V2为例,每月成本438美元2. 存储成本Premium提供100TB的存储空间,此处参考中小企业实际情况,仅以10TB为例,按Azure File Storage低至0.08美元/GB的价格估算,每月成本800美元3. License成本假设组织内有50个负责报表制作的分析师,他们需要50个Tableau Desktop账户,单个订阅70美元/月,总计3500美元/月,而Power BI Desktop免费,Pro账户10美元/月,总计500美元/月最终结果(月度成本)纯本地部署的成本估算结果(省略过程)两种不同方案,Tableau的部署成本大约是Power BI的三倍左右总结对于产品选型,成本只是众多考虑因素之一如果数据可视化是企业商业分析中的核心需求,可以说,目前Tableau是最佳选择如果企业的需求是搭建一个具备广泛分析能力的数据平台,包含预测模型、优化能力、报告展示等功能,Power BI是更好的选择。

它集成了微软,具有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使用体验研讨会内容Premium四大特性详细介绍每一项能力如何获得PremiumPremium开发路线图,两项能力在六月份发布,另外七项功能后续发布

私有云建设费用(成本构成与预算分析)

私有云建设费用因企业规模、技术需求、硬件配置和服务提供商的选择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私有云建设成本包括硬件投资、软件费用、集成与实施成本、维护与支持费用以及持续运营成本等几个方面。

硬件投资是私有云建设的基础,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性能和数量取决于企业的业务需求和数据规模。

例如,大型企业可能需要高性能的服务器和大量的存储设备来支持业务运行,而中小型企业则可以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设备进行部署。

软件费用包括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云管理平台等。

这些软件的选择和费用也会因企业的具体需求和技术架构而有所不同。

例如,一些企业可能选择开源的虚拟化软件来降低成本,而另一些企业则可能更倾向于购买商业软件以获得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集成与实施成本是指在建设私有云过程中,将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网络架构进行集成和实施的费用。

这些成本通常包括咨询服务费、系统集成费、测试验证费等。

这部分费用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实力和项目管理的效率。

维护与支持费用是指私有云投入运行后,为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而进行的日常维护和技术支持的费用。

这些费用可能包括设备维护费、软件升级费、技术支持服务费等。

持续运营成本是指私有云在持续运营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包括电力费、网络费、人员工资等。

这些成本虽然相对较低,但却是私有云长期运营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预算分析时,企业应充分考虑自身的业务需求和技术实力,合理选择硬件和软件,优化集成与实施过程,降低维护与支持费用,并合理规划持续运营成本。

同时,企业还可以考虑通过分期投资、合作伙伴支持等方式来分摊和降低私有云建设的总体成本。

综上所述,私有云建设费用涉及多个方面,企业在预算时应全面考虑各项成本,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和分配。

通过科学的预算分析和有效的成本控制,企业可以确保私有云建设的顺利进行,并为未来的业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虎跃云 » 服务器成本分解:比较不同部署模型(本地、云、托管)的费用 (服务器成本分析)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huhuidc

复制已复制
262730666复制已复制
13943842618复制已复制
262730666@qq.com复制已复制
0438-7280666复制已复制
微信公众号
huyueidc_com复制已复制
关注官方微信,了解最新资讯
客服微信
huhuidc复制已复制
商务号,添加请说明来意
contact-img
客服QQ
262730666复制已复制
商务号,添加请说明来意
在线咨询
13943842618复制已复制
工作时间:8:30-12:00;13:30-18:00
客服邮箱
服务热线
0438-7280666复制已复制
24小时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