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见问题 » 正文

深度解析:硬盘损坏原因及应对之策

深度解析:硬盘损坏原因及应对之策

一、引言

在现代计算机领域中,硬盘作为重要的存储设备,承担着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以及用户数据等重要信息的任务。

由于各种原因,硬盘可能会出现损坏,导致数据丢失甚至系统崩溃。

本文将深度解析硬盘损坏的原因,并为大家提供应对之策,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硬盘及其数据安全。

二、硬盘损坏的原因

1. 硬件故障

硬件故障是导致硬盘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硬盘由许多机械部件组成,如磁头、马达、电路板等。

这些部件长时间使用或受到外部冲击时,可能会出现磨损、损坏或失效等问题,导致硬盘无法正常工作。

2. 病毒攻击

病毒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威胁,它们可能会攻击硬盘并破坏其中的数据。

一些病毒会感染系统文件,导致操作系统崩溃,而其他病毒则直接攻击硬盘驱动器,导致数据损坏或丢失。

3. 误操作

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的误操作也是导致硬盘损坏的原因之一。

例如,突然断电、强行拔出移动硬盘、不当的格式化操作等,都可能导致硬盘数据损坏或丢失。

4. 质量问题

部分硬盘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在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中存在瑕疵,这些质量问题可能导致硬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

三、应对之策

1. 预防硬件故障

为避免硬件故障导致的硬盘损坏,用户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在硬盘运行过程中进行大幅度移动或震动,以免对硬盘造成物理损伤。

(2)保持计算机散热良好,避免高温环境对硬盘造成影响。

(3)定期进行硬件维护,如清理灰尘等。

2. 防范病毒攻击

为防范病毒攻击,用户应采取以下措施:

(1)安装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库,以确保系统安全。

(2)定期进行全面系统扫描,及时发现并清除病毒。

(3)提高安全意识,避免访问不安全网站或下载未知来源的文件。

3. 谨慎操作

为避免误操作导致的硬盘损坏,用户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拔插移动硬盘时,确保计算机已经关闭或移动硬盘已经安全弹出。

(2)避免在硬盘读写过程中进行断电或重启操作。

(3)定期进行重要数据的备份,以免数据丢失。

4. 选购优质硬盘

在购买硬盘时,用户应选择品质可靠的产品,避免购买劣质或假冒产品。

还可以通过查看用户评价、专业评测等信息,了解硬盘的性能和品质情况。

四、数据恢复与备份策略

当硬盘出现损坏时,数据恢复与备份是减少损失的关键。以下是相关建议:

1. 数据备份:定期备份重要数据是预防数据丢失的最佳方法。用户可以选择将重要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设备、云存储或其他安全位置。

2. 数据恢复软件:在数据丢失的情况下,可以尝试使用数据恢复软件来找回丢失的文件。但请注意,使用此方法时,应避免对损坏的硬盘进行读写操作,以免进一步损坏数据。

3. 专业数据恢复服务:若自行无法恢复数据,可以考虑寻求专业数据恢复服务的帮助。这些服务通常具有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丢失的数据。

五、总结

硬盘损坏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通过了解其原因和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用户可以大大降低硬盘损坏的风险。

本文提供了关于硬盘损坏原因及应对之策的深度解析,希望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硬盘及其数据安全。


硬盘坏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硬盘故障解析

前兆就是读写变慢,硬盘运行模式会自动转换到PIO慢速模式,或者开机提示找不到系统文件,或者双击一个分区的时候很久才弹出,磁盘转速明显快了很多,严重的就直接卡死蓝屏等等。

一般HDTUNE之类的软件可以测硬盘的健康度,虽然不是100%准确,但是很有参考价值。

硬盘错误解析?

许多人遇到BIOS中检测不到硬盘或报错的时候,就将其报废。

其实,如果开机后,硬盘在自检时能听到磁盘旋转的声音,估计主电机和控制电路板均无故障,还是有挽回余地的。

需要注意的是,硬盘是一种精密的器件,很脆弱,维修前应先将双手洗净,释放掉人体残存的静电再进行操作。

无法找到硬盘的情况对于出现“HDD Not Detected”错误提示的硬盘,首先检查硬盘外部数据信号线的接口是否有变形,接口焊点是否存在虚焊。

排除以上的可能后,取下硬盘后盖,露出电路控制板。

拧下控制板上的固定螺丝,将控制板与硬盘主体分离。

这时可以看见硬盘主体的两排弹簧片。

一排作为主电机的电源,另一排作为硬盘主体的磁头机械臂驱动线圈电源以及硬盘主体与电路控制板间数据传输接口。

对于无特殊封装的硬盘,往往可以看见弹簧片与控制电路板对应部位均有灰尘。

用脱脂棉蘸无水酒精清洁,对弹簧片变形的部位校形,并除去氧化层,一般情况下均可恢复正常。

如果以上处理无效,那就得打开硬盘主体。

选择一个灰尘很少的环境,拧开硬盘前盖的螺丝(有的是用胶粘牢)。

取下硬盘的前盖,这时就可清楚地看到盘面。

首先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磁头机械臂驱动线圈是否断路。

该线圈的正常阻值为20Ω左右。

其次检测磁头上的连线是否断开。

每张盘面的两侧均有一个磁头,每个磁头均有两根连线接到磁头机械臂上的集成芯片上。

该芯片常见的型号为H1710Q,作用是将磁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再送到电路控制板处理。

磁头阻值应在23Ω~26Ω之间。

若磁头阻值较大,说明磁头损坏。

磁头连线与芯片H1710Q相连,H1710Q对应脚阻值应在1.7kΩ左右,若在1.2kΩ以下说明该芯片已被击穿,可与排线一起更换。

若磁头上的连线断路,可用直径0.2mm的优质漆包线取代。

一端压在磁头的金属弹片上,另一端焊在H1710Q相应的脚上。

注意将漆包线卡在机械臂相应的卡槽内,并用少许502胶水固定,防止硬盘转动时与漆包线相摩擦。

将硬盘各部分复原后,最后用702硅胶将硬盘周围封死,防止灰尘进入。

由于磁头体积很小,不易将漆包线卡在上面,最好在放大镜下操作。

这时千万不可用力过猛,否则会造成磁头损坏,所以要小心加小心。

经这样修复开机后硬盘可恢复正常。

提示硬盘出错的情况对于出现提示“HDD Controller Error”错误的硬盘,大都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硬盘主引导记录(MBR)上文件受损。

MBR位于0磁头/0柱面/1扇区上,由对硬盘分区时生成。

若MBR受损,微机会提示HDD Controller Error,实际上是零磁道上文件损坏,这时格式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用专用软件来处理。

首先用系统盘在A盘启动后,运行Scandisk命令检查C盘。

若零磁道未损坏,只需用Norton8.0将该磁道上的文件修复即可。

具体做法为:找一台内置硬盘与待修硬盘型号规格完全相同且装有Norton8.0版软件的电脑,将待修硬盘与硬盘电源线相连接,但硬盘信号线不接,跳线不变。

①开机后运行Disk Edit命令,从菜单Tools中点取CONFIGURATION项,将Read Only项取消;②从下拉菜单O-biect中选取Driver项,将Hard Disk类型设置为Physical Disk,点击OK项确定;③从Ob-ject菜单中选取Partition Table项,将接在完好硬盘上的信号线拔下,接到待修硬盘上,点击OK项确定;④选择Hard Disk1点击OK项确定,再从Write Ob-ject to Physical Sectors对话框中将Cylinder、Side、Sector分别设置成0、0、1点击OK项确定。

当出现Warning对话框时选Yes项。

退出Norton软件,这样就将硬盘的主引导信息恢复。

重启后硬盘恢复正常,原硬盘内的文件也不会丢失。

若零磁道损坏的硬盘,先仍按上述步骤用Norton8.0软件处理,只是到了第三步时,将Cylinder、Side、Sector分别设置成1、0、1点击OK项确定。

当出现Warning对话框时选Yes项。

退出Norton软件,重新启动计算机,在BIOS设置硬盘自动检测一栏中可以看到,CYLS数值减少了1个。

如原来CYLS为2112,则变为2111。

说明原硬盘分区表是从C盘的0柱面开始,现从1柱面开始。

保存BIOS设置后退出。

重新分区、格式化后硬盘恢复正常。

另有一些硬盘,自检时提示“HDD Controller Error”。

采用以上方法处理无效,只能报废。

硬盘容量变小是怎么回事?解析硬盘空间丢失的原因

大容量硬盘以其较好的性价比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很多用户装机或是升级电脑硬盘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大容量的硬盘。

一些用户在购买硬盘后发现与硬盘实际标称的容量不符,或是有些用户在使用一段时间会发现自己的硬盘容量变小,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就来谈谈硬盘容量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硬盘容量大小的有关问题。

经常关注硬盘报道,稍微有些硬盘常识的用户都会知道,硬盘的实际容量一般都小于其标称容量。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大部分情况下是以1g=1048m来定义硬盘容量的,而大部分主板的bios设计及测试软件也是以1048k字节来计算硬盘容量的,而厂家为了方便计算与生产,往往是以每兆1000k字节计算容量,这样一来二者间便出现了大约5%的差异。

而硬盘容量又有纯粹由磁头数、柱面数等物理参数计算得到的物理盘容量以及在经过分区、格式化 等操作后实际可用空间的逻辑盘容量之分。

此外在cmos中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norma、lba、large),也会造成容量的不一致。

由于有这些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硬盘测试容量与标称容量存在5%-10%左右的差距是基本正常的。

和硬盘容量有关的是主板cmos中normal、lba、large的三种硬盘模式 ,简单说由于最早的bios只支持不大于528m容量的硬盘,bios中的 c/h/s参数与硬盘实际的完全一样,这时硬盘的模式就是normal,后来为解决528m的限制出现了large模式,它通过增加逻辑柱面的数目,使bios支持的容量扩大了一倍,但这是个过度的模式,很快就没有使用了。

随着大容量硬盘的流行,现在cmos的硬盘模式中,实际上只有lba一项有实用意义,而设为normal、large都不能正常识别及使用大容量硬盘。

明白了以上道理后,我们似乎就不需要再关注硬盘空间丢失的问题了。

其实不然,在很多情况下,硬盘也会不同程序的丢失空间。

如硬盘坏道、隐藏的垃圾文件等等。

造成硬盘空间丢失的原因有很多,如误操作、程序非正常退出、非正常关机、病毒感染、程序运行中的错误或者对硬件分区的不合理等情况都会造成硬盘空间的丢失。

那么下面我们就几种情况下容易靠成硬盘空间丢失浪费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

1、硬盘坏道 硬盘坏道是造成硬盘空间丢失最为严重的,硬盘出现坏道会要及时的利用各种方法进行修复或是屏蔽,因为严重的硬盘坏道是硬盘的物理损坏,并伴有传染性,如果不及时的修复与处理,坏道便会阡来越大,直至殃及整个硬盘。

硬盘一旦出现坏道,一定要记得及时备份重要的文件数据,并不是在本硬盘上备份,要及时的更换其它硬盘进行备份或是刻录成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虎跃云 » 深度解析:硬盘损坏原因及应对之策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huhuidc

复制已复制
262730666复制已复制
13943842618复制已复制
262730666@qq.com复制已复制
0438-7280666复制已复制
微信公众号
huyueidc_com复制已复制
关注官方微信,了解最新资讯
客服微信
huhuidc复制已复制
商务号,添加请说明来意
contact-img
客服QQ
262730666复制已复制
商务号,添加请说明来意
在线咨询
13943842618复制已复制
工作时间:8:30-12:00;13:30-18:00
客服邮箱
服务热线
0438-7280666复制已复制
24小时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