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周边资讯 » 正文

服务器升级成本:优化基础设施并控制开支 (服务器升级成苹果系统)

服务器升级成本

随着组织不断发展,其服务器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定期升级服务器对于跟上不断增长的需求、提高性能和保障安全至关重要。这些升级也可能代价高昂,给企业的预算带来压力。

本文将探讨服务器升级的成本要素,并提供一些优化基础设施并控制开支的策略。我们还将讨论将服务器升级到 Apple 系统的潜在好处。

服务器升级的成本要素

服务器升级涉及多项成本要素,包括:

  • 硬件成本:包括新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组件等物理组件的采购。
  • 软件成本: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的许可证费用。
  • 安装和配置成本:将新组件集成到现有基础设施并优化其性能的技术服务。
  • 维护和支持成本:定期维护和故障排除的持续费用,以确保服务器平稳运行。
  • 停机成本:由于升级而导致的业务中断的潜在收入损失。

优化基础设施并控制开支的策略

可以通过以下策略优化基础设施并控制服务器升级成本:

  • 虚拟化:通过在单个物理服务器上运行多个虚拟机,虚拟化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减少硬件成本。
  • 云计算:利用云服务提供商托管服务器基础设施,可以消除硬件采购和维护的成本。
  • 开源软件:使用免费和开源软件可以节省软件许可证费用。
  • 自动化:自动化服务器管理任务,例如安装、更新和配置,可以减少维护和支持成本。

降本增效!VMware vSAN 8助力服务器整合,性能飙升逾7.4倍!

服务器整合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首选策略,旨在优化基础设施,实现降本增效。

通过减少物理服务器数量,不仅能够显著节省硬件成本、维护费用以及电力冷却系统的开支,还能减少数据中心的空间需求,从而降低对电力供应和冷却设施的依赖,同时减少管理与故障排查所需资源,提升系统性能和效率,增强竞争优势。

更令人振奋的是,借助VMware vSAN 8,这一整合过程还能带来超过7.4倍的性能提升!

以搭载第四代Intel® Xeon® 可扩展处理器的4节点环境为例,通过对比采用vSAN ESA(Express存储架构)与vSAN OSA(原始存储架构)的性能测试,我们发现,服务器整合不仅能够实现业务负载的高效处理,还能在不同工作负载下展现出惊人的性能提升。具体表现如下:

测试结果不仅证实了服务器整合在实现成本节约、空间与能源优化的同时,还能显著提升性能。

这意味着,通过整合服务器,企业能够以较少的资源实现更高效能的业务运行。

具体而言,配置与工作负载的分析表明,理论上,为了达到配备第四代Intel Xeon处理器的4节点集群的性能水平,需要约42台搭载第一代处理器的服务器。

此预测显示,性能提升的比例约为10.5:1。

因此,一台新服务器就能承担十台旧服务器的工作量,这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升级潜力。

综上所述,采用VMware vSAN 8与第四代Intel Xeon处理器进行服务器现代化与整合,是企业实现高效节能与业务竞争力双提升的明智选择。

通过服务器整合,企业不仅能够优化基础设施,还能显著提升性能,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与加速,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低成本搭建一台家庭存储服务器:前篇

搭建家庭存储服务器的目的在于为数据提供备份保障与高效管理,结合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和软件方案是关键。

考虑到成本与实用性,本篇文章记录了搭建备份服务器的过程,并针对操作系统、硬件选择以及服务搭建等环节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满足数据备份与更多附加功能的需求,我们选择使用基于Linux系统的Ubuntu作为基础服务搭建的平台。

对比之下,白苹果(macOS)与黑苹果(私自安装的macOS系统)的方案在成本与容量上存在局限性,且存在不可预知的稳定性问题。

而Windows系统在专业使用上的不便与长时间运行中的问题也促使我们作出选择。

在硬件方案上,通过对比HP EliteDesk与Dell Optiplex系列,最终选择了HP EliteDesk 800G6 SFF。

这款二手设备的性价比优于新款群晖,满足了成本控制与性能需求。

配置方面,采用搭载i3-T的机器,搭配1600元左右的预算,能够为后续软件运行与资源分配提供充足支持。

在选择操作系统时,我们倾向于Linux系统,能够确保服务稳定运行,避免随意重启,同时满足软件兼容性需求。

Ubuntu以其持续稳定的运行表现成为首选。

通过对比各种方案,我们排除了群晖、Apple Time Capsule、阵列硬盘盒与网络硬盘盒等,这些方案在硬件可靠性、散热、IO能力与供电稳定性方面存在不足,相比自建服务器方案缺乏优势。

在准备工作阶段,我们购买了硬件材料,包括主板、内存、硬盘等,总成本约5000元。

为了确保硬件的兼容性与稳定性,我们推荐在搭建之前升级BIOS,并在安装系统后禁用Swap功能,以优化系统性能。

在系统搭建过程中,我们创建了RAID 1镜像阵列,通过mdadm工具实现。

在完成阵列构建后,我们安装了文件服务,如Samba或Netatalk,以支持Mac、Windows设备的直接访问。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通过时间机器功能备份设备数据。

整个过程耗时约两周,若在搭建过程中遇到疑问或建议,欢迎随时反馈。

下篇内容将探讨如何更有效地管理资源。

服务器配置升级需要注意什么?

但随着信息数据的不断增加,设备持续老化等原因,服务器问题接踵而至,当服务器承载量达到一定限度的时候,管理维护人员则应要考虑对服务器进行升级,以保证服务器对飞速发展是信息化建设的支持。

在考虑升级过程中,用户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被服务器销售人员的花言巧语所蒙蔽,首先要对自己服务器配置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对企业未来需求进行分析,仔细斟酌,然后制定出最适合服务器的升级方案,以免在升级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升级需要注意的地方,希望对大家在升级过程中能够有所帮助。

一、升级方式1、硬件方面升级:服务器的升级主要围绕着CPU、内存、存储系统和网卡这四个方面。

a、CPU:CPU就是中央处理器,英文为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是电脑中的核心配件,只有火柴盒那么大,几十张纸那么厚,但它却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电脑中所有操作都由CPU负责读取指令,对指令译码并执行指令的核心部件。

许多服务器需要升级的地方,CPU运行太慢、导致应用性能受限。

Xeon至强CPU在升级的过程中,要清楚服务器采用的架构、CPU的接口及最大能够支持的CPU数量等问题。

目前应用广泛的PC服务器有Intel和AMD架构服务器,以及一些采用台式电脑CPU的低端服务器。

这些服务器所采用的CPU架构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升级CPU的时候需要先清楚企业服务器采用的是哪一种架构的服务器,然后再了解服务器是否还有升级CPU的空间。

但是在确定升级CPU之前,必须明确事务处理速度和并发处理性能两个概念。

另外,如果服务器访问的客户较少,但每位客户都需要服务器提供某种对CPU依赖很大的应用服务,那么,一个高速的单CPU可能是最有用的。

但是,如果存在很多个用户同时对大批量的数据提出访问请求,那么在这些访问均以独立的进程程或线程模式打开的情况下,即使是速度较低的多CPU系统也许更为管用。

b、内存:内存条是连接CPU 和其他设备的通道,起到缓冲和数据交换作用。

服务器能够支持的最大内存容量一般都有一个限制,如果打算升级服务器的内存,那么需要先了解这台服务器的相关技术参数,以避免升级时达不到要求。

c、存储系统:服务器的存储系统升级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容量的扩充,另一个是组建RAID阵列以期获得性能的翻倍或数据安全性的翻倍,甚至两者兼有。

如果打算升级,一定要了解服务器主板是否达到相关要求。

查看其兼容的品牌型号。

d、网卡:网卡对于服务器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件,网卡的吞吐量直接与服务器的整体性能相关,如果服务器的瓶颈出在网卡方面,那么性能再好的CPU,再大的内存,再多的硬盘容量都等于是虚设,所以升级服务器时还是需要注意网卡是否已经成为瓶颈问题。

二、软件方面升级: 除了硬件方面提高产品性能之外,软件方面我们也要进行优化和调试,这样才可以进一步保证服务器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例如:数据库方面,管理软件版本方面(ERP、OA等)相关应用方面都要考虑是不是跟我们升级后的服务器兼容。

三、升级七大注意事项:1、用户应充分评价自己的需求,寻找合适的技术。

既不能盲目听从销售人员,也不能只买先进技术的产品,选择贵的,不如选择对的,适合我们的就是最好的。

2、用户要对硬件的兼容性充分了解,使其购买的产品能够很好的兼容。

在升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浪费情况。

例如:虽然买的是最先进的CPU,但是自己的服务器却并不支持,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3、注意价格陷阱。

要充分理解“一分钱一分货”的道路,在我国,低价销售经常是厂商扔给客户的陷阱,而一些用户又对价格很敏感,所以常常中招。

4、如果用户升级的原因是资源短缺,如CPU太慢、内存太小导致应用性能受限,建议在原有平台架构的基础上扩展资源,如选择更快的CPU,更多的内存,更大的磁盘容量,增加更多的CPU,不要在Unix小型机、PC服务器、新64位系统、高性能服务器之间迁移,甚至不要改变CPU种类和操作系统。

5、如果用户升级的原因是用户的需求由于原来的架构的原因不能满足,如PC服务器的CPU个数、内存大小受限,或4 CPU Unix小型机能带的存储受限,建议在同类系统上升级系统能力,如将2路PC服务器升级到4路或8路,4路Unix系统升级到8路或16路,将SCSI RAID换成FC SAN等。

6、如果用户升级的原因是用户的需求由于应用的架构的原因不能满足,可以考虑改变系统架构;如所有应用运行在一个SMP系统上性能受限,可以采用机群系统分散应用,提高可扩展性;又如数据库在PC服务器上受I/O带宽的影响,无法保证事务处理能力,可以升级到大型SMP Unix系统。

7 、如果用户升级的原因是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可以参照下面的近似公式;目前服务器的价格比例近似于,高档PC: Xeon服务器:UNIX服务器 = 1: 2: 4; 另外,机群系统:大型SMP系统 = 1: 2,用户可以根据资金情况选择平台。

刚才在上面已经谈到了,硬件升级是其一,软件优化服务器同样也能让老机器发挥余热(比如采用虚拟化技术就可以让我们的服务器提高使用率)。

同时还要注意现在硬件更新速度远远高于软件更新速度,在选购服务器产品时我们要软硬兼施,两手抓都要硬。

尽量站在2年后地位置思考问题,做出预估,这样才可以保证服务器持续不断地满足应用需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虎跃云 » 服务器升级成本:优化基础设施并控制开支 (服务器升级成苹果系统)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huhuidc

复制已复制
262730666复制已复制
13943842618复制已复制
262730666@qq.com复制已复制
0438-7280666复制已复制
微信公众号
huyueidc_com复制已复制
关注官方微信,了解最新资讯
客服微信
huhuidc复制已复制
商务号,添加请说明来意
contact-img
客服QQ
262730666复制已复制
商务号,添加请说明来意
在线咨询
13943842618复制已复制
工作时间:8:30-12:00;13:30-18:00
客服邮箱
服务热线
0438-7280666复制已复制
24小时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