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正文

专业解读:服务器价格与性能优劣的权衡。

专业解读:服务器价格与性能优劣的权衡

一、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服务器作为数据处理与存储的核心设备,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用户在选择服务器时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在服务器价格与性能优劣之间做出权衡。

本文将从专业角度深入解析服务器价格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权衡过程。

二、服务器价格构成

服务器价格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构成:

1. 硬件成本:包括CPU、内存、硬盘、电源等部件的成本。

2. 品牌溢价:知名品牌的服务器往往有着更高的溢价。

3. 定制和许可费用: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的服务器以及购买的软件许可费用。

4. 售后服务和支持费用:高质量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往往需要额外的费用。

三、服务器性能优劣因素

服务器性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处理器性能:CPU的性能直接影响服务器的数据处理能力。

2. 内存和存储:足够的内存和高速的存储空间可以提高服务器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

3. 网络性能:服务器的网络带宽和延迟直接影响数据访问速度。

4. 可靠性和稳定性:高质量的服务器应具备高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确保长时间无故障运行。

四、服务器价格与性能权衡

在服务器价格与性能的权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需求评估:明确服务器的使用需求,如网站托管、云计算、数据库等,以选择合适的性能配置。

2. 成本效益分析:根据预算和需求,分析不同价格段的服务器性能,寻找性价比最高的选项。

3. 品质保证:在选择服务器时,应注重品质而非仅仅关注价格。优质服务器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为企业带来长期的价值。

4. 售后服务支持:考虑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以确保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五、市场价格分析

当前服务器市场上有众多品牌和型号,价格差异较大。

一般来说,知名品牌的服务器性能较为优秀,但价格也相对较高。

在选择服务器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进行筛选,不必盲目追求高端和昂贵的产品。

同时,关注市场动态,了解不同品牌和型号的价格走势,有助于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六、案例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服务器价格与性能之间的权衡,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某企业在选择服务器时,面临预算有限但需求较高的困境。

经过评估,该企业选择了一款性价比较高的服务器,满足了其数据处理和存储需求。

在使用过程中,该服务器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为企业带来了长期的价值。

这一案例表明,在价格与性能的权衡过程中,应注重实际需求和市场动态,做出明智的决策。

七、结论

服务器价格与性能之间的权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在选择服务器时,应明确自身需求,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注重品质保证和售后服务支持。

同时,关注市场动态,了解不同品牌和型号的价格走势,有助于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在服务器价格与性能的权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选择最适合自身需求的服务器。


下一代Xeon服务器:Ice Lake-SP通用云平台设计预览

目录- Whitley ICX 2S概览:PCIe Gen4、8通道内存等- 风冷限制:270W TDP,1U机箱支持到205W- FAN cage、Front drawer:模块化机箱/免工具服务- 2种中板、OCP网卡/U.2/EDSSF SSD灵活设计- 互联网/云计算“不感冒”的NVMe RAID卡在SC2020超级计算大会上,Intel公布过下一代Xeon Scalable处理器(代号Ice Lake-SP,对应的双插槽服务器平台代号Whitley)的一些细节。

比如10nm+制程工艺,每颗CPU支持8个DDR4内存通道,以及PCIe 4.0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应该才算全新架构的第三代Xeon SP。

去年4月1日我在《第3代双路Xeon SP服务器取消:Fackbook何去何从?》中提到的Cooper Lake有点像是“半代升级”——虽然换了LGA-4189新插槽,却被收窄到仅限四路、八路市场。

根据之前看到的新闻,IceLake-SP有可能就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发布。

近日我看到OCP(Facebook发起的开放计算项目)公开的一份技术文档《Junction City -Whitley ICX 2S Common Cloud Platform 》,就在这里带大家解读一下。

这个只是1U服务器的结构模型图。

大家数一下,是不是每个CPU插槽对应8个内存通道?代号Junction City的服务器是为云优化的系统方案而设计,ICX 2S就是Ice Lake-SP的简称。

资料中写的支持19英寸机架式1U或者2U机箱,不过具体介绍的只有1U部分。

从主板PCIe Gen4连接到前面板的设备可以有:- 2个OCP 3.0网卡;- 6个EDSFF SSD;- 4个U.2 SSD;(实际可以支持更多,详见下文)至于它们之间具体是和还是或的关系,后面我会列出示意图来解释。

服务器供电部分我们看到2个模块(支持冗余),我理解如果机柜提供12V应该可以直供;也可以支持48V直流电源模块(Power Shelf Busbar adapter)。

当然,如果想改成110/220V交流电源的设计也不难。

上面图表是详细一些的规格。

首先主板PCB是12层;CPU插槽没有意外为双Socket P4,LGA-4189。

Ice Lake-SP的UPI互联速率提升到11.2GT/s,当前的Xeon Gold和Platinum x200系列CPU为10.4GT/s。

PCH芯片组小幅更新到C621A,毕竟现在内存和PCIe控制器都在CPU里面,“南桥”的功能不需要多少变化。

内存部分的BPS NVM DIMMs应该指的就是 AEP(Optane PM持久化内存)的下一代,Crystal Ridge是不是再下一代呢?风冷限制:270WTDP,1U机箱支持到205WIce Lake-SP系列CPU最高TDP功耗可能是270W,但在Junction City的1U机箱中只支持到205W,这应该是风冷散热的限制。

我在《S9200WK:关于56核400W Xeon服务器的几点疑问》中曾提到过,液冷在1U半宽服务器节点中就可以支持2个400W处理器。

点开图片后可放大,以下同上图我引用了Intel龚海峰在OCP China Day 2020会议上的演讲资料《Air to Liquid Cooling Transition》。

从左到右的4种系统设计分别为:- 1U CPU插槽在散热风道上前后遮挡(双节点共4颗)——35℃进风温度情况下,典型支持到170W TDP;- 1U Socket左右并排——典型230W;- 2U Socket左右并排——典型270W;- 2U带有扩展面积风冷(ExtendedVolume Air Cool)设计——典型支持350W。

具体到DIMM内存的数量和间距也不一样,比如最左边的2节点各自支持16条,但间距要求大一点达到0.37”。

存储方面,最右边的2U EVAC平台只支持8个SSD,应该是为了减少对进风气流阻碍。

风量要求,这几种设计中2U 270W TDP相对最低只要75 CFM;1U双节点则需要100 CFM,类似的2U 4节点和刀片服务器通常也会是更高的风扇转速。

具体到Extended Volume Air Cool的散热片形态,可以参考我以前在《2U 4节点Xeon SP服务器设计:扩展性与散热的权衡》中列出过的下图:1U和2U机箱都可以用这种通过导热管扩展面积的风冷散热片(在当时这款服务器上,是为了补偿那个低密度的散热鳍片)。

FAN cage、Front drawer:模块化机箱/免工具服务通用化前面板布局——如上图,Junction City设计上可以支持横向放4个U.2 NVMe SSD(上下还可以2排),右边一个OCP3.0网卡;也可以像左下角那样左边再加一个OCP网卡,此时受限于宽度横向只能排列3个2.5英寸驱动器(最多6个)。

这部分还涉及到不同的中板连接,下文中会继续给大家介绍。

上图左边是模块化的FanCage设计,可以免工具服务;风扇的锁紧装置是自上而下维护的。

右边为模块化的机箱前部抽屉,里面包括SSD、OCP3.0网卡、中板和前面板操作的FIO Board及部分。

这个Front drawer也是免工具服务(更换),根据不同的应用可以有多种选择。

这种模块化设计能够使工厂定制更加方便,我理解对于物料库存准备也可以更灵活高效。

等到IceLake-SP服务器正式上市时,大家可以留意下有哪些机型符合这一特点。

2种中板、OCP网卡/U.2/EDSSF SSD灵活设计点开后可放大上面从左到右依次为主板、中板(Midplane)、PCIe Riser卡和Front Panel Board。

中板这块有2种选择——如果不需要在机箱前部放置OCP网卡,就可以容纳一横排6个热插拔U.2 NVMe SSD。

具体的连接方式和路径如下。

上图可以看作前文中“通用化前面板布局”的进一步解释。

位于左右2端的OCP网卡都提供了PCIe 4.0 x16连接支持,U.2 SSD只需要PCIe x4。

这里也能侧面印证Ice Lake-SP的PCIe信道数量为64 lane。

在Junction City平台已经通过中板支持底部一排6个U.2 SSD的情况下,上方一排可以从主板上预留给EDSSF的6个(PCIe 4.0 x8,这里只用到x4)接口加上线缆连到驱动器热插拔背板,这样1U机箱最多支持12个U.2 NVMe。

具体到支持EDSFF(E1.S或E1.L)SSD的机箱长啥样?这份资料里却没有提。

特别是E1.L,我感觉更多是针对存放温冷数据的高密度闪存系统,U.2仍然主流是因为与2.5英寸SAS/SATA驱动器可以通用槽位(机框)。

互联网/云计算“不感冒”的NVMe RAID卡写到这里,大家可以再次看出互联网/云计算行业对定制化服务器的要求——规格基本上是够用就好,增加成本的“花哨设计”尽量少搞(或者说追求性价比吧)。

具体到OCP的Junction City平台,我们没有看到RAID卡,也没有看到PCIe Switch/SAS Expander。

扩展阅读:《直联还是交换?Intel、AMD服务器NVMe SSD IO拓扑速查手册》,可以对比下通用型服务器的设计。

互联网行业流行用分布式存储,即使本地磁盘保护也可能考虑mdraid、VROC这些软RAID方案,毕竟自己有专业的运维团队。

而传统企业需求特点则呈现多样化,凭硬件RAID卡成熟的可维护性,以及降低存储软件管理的复杂性,对于有些用户来说TCO未必就会增加。

上图引用自《Dell Technologies PowerEdge RAID Controller 11 User’s Guide》,这是PERC H755新一代支持NVMe SSD的RAID卡。

以Dell服务器为例,目前发布的PERC 11系列RAID卡,物理形态上分别有标准PCIe插卡(兼容SAS/SATA/NVMe)、前置(固定在背板上)SAS、和前置NVMe三款。

它们都使用了Broadcom SAS3916 RoC主控芯片。

相关性能指标可以参考:《PCIe 4.0 SAS+NVMe RAID/HBA卡:最高读IOPS300万、写24万》小哥。

这张照片仅供参考,不用在意它是来自哪家服务器厂商虽然IceLake-SP还没正式发布,可能是Intel还在调整自己的节奏/工艺/产能,并不是OEM和ODM没有准备好——事实上这一代服务器的研发周期已经够长了。

上图是我在去年9月的ODCC开放数据中心峰会上,看到某互联网公司展出的服务器样机。

我数了一下内存通道数是不是每CPU插槽8个…参考资料《JunctionCity – Whitley ICX 2S Common Cloud Platform 》/o…扩展阅读:《企业存储技术》文章分类索引(微信公众号专辑)注: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任何组织机构无关,如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欢迎在留言中批评指正。

如果您想在这个公众号上分享自己的技术干货,也欢迎联系我:)尊重知识,转载时请保留全文,并包括本行及如下二维码。

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企业存储技术》微信公众号:HL_Storage历史文章汇总/c/user//column/huangl…

锐龙R5和R7的差别?笔记本类专业解读

锐龙R5与R7的选择解析:专业视角揭示真相

在当前市场,锐龙处理器与Intel的竞争中,价格优势、续航表现以及内置核显是关键点。

以R5和R7同系列笔记本为例,价格差距通常在700元左右,这个差距是否合理,是否必要?答案往往取决于你的实际需求。

核心差异:性能与价值的权衡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单核性能对于某些应用,如Autodesk的CAD和Revit,以及Photoshop这类软件至关重要。

然而,多核性能在AE、Corona和Blender这类渲染软件中更为吃香,日常办公和娱乐任务则更倾向于单核性能。

如果你是游戏爱好者,单核性能的提升对于游戏体验同样重要。

R7与R5的主要差距在于核心频率、缓存和核心数量,但具体型号繁多。

记住,避免购买带有“3”的型号以及老旧版本,可以避免大部分陷阱。

比如,R7-8840HS、8640HS和7840HS系列,以及U15和H45、HS35的不同功耗等级。

性能较量:单核与多核的微妙平衡

令人惊喜的是,R5-7640H和8640HS与R7-7840H和8840HS相比,单核性能仅相差3%左右,这对于日常使用来说,R5的性价比显得相当高。

然而,R7-7840HS的单核性能与R7-6800H相比提升了10%,但R7-8840HS与7804HS持平,这可能让部分用户感到困惑。

核显性能的提升同样值得关注。

RX 780M与760M之间的差距不大,相较于去年,性能提升明显,都能满足大部分3A大作的流畅运行。

适合你的选择:理性分析与个性化需求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R5可能更适合日常需求,单核性能的提升带来的日常体验差异不大。

预算充足可以选择R7,但务必选择新款。

专业设计者则会注意到R7在PS和Office等软件上的体验提升。

游戏本用户则应关注单核性能,R5与R7的差距有限。

而在轻薄本上,R7在续航方面表现出色,如小新Pro14,超越i5型号。

总结来说,AMD的优势在于性价比、续航和核显性能。

在选择游戏本时,CPU选择可能受限,而高端型号如Y7000P和搭载RTX4070的暗影精灵10也是不错的选择。

关键在于,最终选择要依据你的具体需求和预算来决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虎跃云 » 专业解读:服务器价格与性能优劣的权衡。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huhuidc

复制已复制
262730666复制已复制
13943842618复制已复制
262730666@qq.com复制已复制
0438-7280666复制已复制
微信公众号
huyueidc_com复制已复制
关注官方微信,了解最新资讯
客服微信
huhuidc复制已复制
商务号,添加请说明来意
contact-img
客服QQ
262730666复制已复制
商务号,添加请说明来意
在线咨询
13943842618复制已复制
工作时间:8:30-12:00;13:30-18:00
客服邮箱
服务热线
0438-7280666复制已复制
24小时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