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云计算的兴起,自建服务器似乎变得过时。自建服务器仍然具有许多优势,使其在未来仍然具有可行性。本文将探索自建服务器的优缺点,并探讨其在未来趋势中的作用。
自建服务器的优点
- 成本节约:与使用云服务相比,自建服务器可以显着降低成本。特别是对有持续高计算需求的企业来说,自建服务器可以节省大量资金。
- 控制和定制:自建服务器为企业提供了完全的控制和定制能力。企业可以根据特定要求定制服务器硬件和软件,以优化性能和安全。
- 数据安全:自建服务器可以确保数据安全空间和能源消耗:自建服务器需要物理空间和大量的能源消耗。对于空间有限或对能源效率有要求的企业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限制因素。
- 人才限制:自建服务器需要熟练的IT人员来管理和维护。如果企业缺乏内部专业知识,可能会需要外包或培训员工。
自建服务器的未来趋势
- 混合云:自建服务器和云服务的结合将成为未来趋势。企业可以将关键任务应用程序托管在自建服务器上,同时将非关键任务工作负载转移到云中,以实现成本优化和灵活性。
- 自动化和管理:先进的自动化和管理工具将简化自建服务器的运维,降低IT人员的负担。这将使中小企业能够更加轻松地部署和管理自建服务器。
- 边缘计算:边缘计算将更多地采用自建服务器。在边缘部署服务器可以减少延迟并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特别是在物联网和实时应用中。
- 可持续性:随着对可持续性和能源效率的关注,自建服务器将采用更多节能技术。例如,服务器虚拟化和云优化的硬件可以显着减少能源消耗。
- 安全增强:安全仍然是自建服务器的一个关键考虑因素。随着网络威胁的不断演变,企业将实施先进的安全措施,例如微分段和威胁检测,以保护他们的服务器和数据。
结论
自建服务器在未来仍然具有可行性,特别是在重视成本节约、控制和定制的企业中。通过充分了解优点和缺点,并拥抱未来趋势,企业可以利用自建服务器实现更好的性能、安全性和创新。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建服务器将继续在云计算时代发挥重要作用。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全部搬到云上?
企业为什么上云?1.降低成本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上云,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成本。
成本是所有企业都绕不开的话题。
但企业决策与个人决策不同,企业决策通常是高成本的,有时候宁愿走老路,也不愿看到因为错误决策,而带来的一系列后果。
文章图片3即便是高决策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上云,足见这一决策的正确性。
云服务提供商能帮助企业将所需的计算分布式、并行式地放在网络云端进行,大幅降低公司本身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压力。
因为云计算少了很多环节,减少了大量的软硬件采购,比如自建IT后台,数据中心可节省50%的费用。
而且企业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度算力,业务达到波峰,不用担心资源不够,达到波谷,不用担心算力浪费,效率大幅提升。
2.安全和稳定性中小企业不论是设备数量、技术支持都会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尤其是出现误操作、断电、自然灾害等等,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上云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因为上云具有规模效应,而且企业所有的数据都在云端,从根源上消除硬件设备所带来的安全性风险。
文章图片4而且云计算平台,会不断扫描自身硬件状态,预测芯片、硬盘的使用极限,防止宕机,稳定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3.效率提升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前期机房建设都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而且服务器利用率仅为6%。
在全面上云之后,企业只需根据自己的业务量和需求,购买相应的计算机算力,将固定成本转化为变动成本。
自建企业云盘有什么优势?该怎么选择
自建网盘存储容量不受限制;自建网盘成本数据存储是网盘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存储容量则是选购时的关注重点。
自建型企业网盘由于服务器搭建在企业内部,可由管理员根据用户人数,数据存储的大小自行进行调节,只需要增设或更换大型服务器,就可以满足企业的数据存储需求,原则上无限制。
自建型企业网盘搭建初期需一次性投入较多资金,后续只需要较少的维护费用,使用成本呈递减趋势。
对于员工数量多、有长期使用网盘需求的企业,自建型企业网盘的成本较低,更能适应企业的发展。
自建网盘安全稳定安全稳定是用户对网盘的基本要求,由于服务器搭建的方式,自建型企业网盘和在线企业网盘的表现差异较为明显。
自建型企业网盘针对的主要是企业用户,对于数据安全、保密性、权限管理方面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
比如自建型企业网盘一粒云,高强度的数据加密,5A级的安全管控体系,丰富的数据备份和容灾机制,都能有效保障企业信息安全,还能灵活扩容,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你觉得我们服务器在市场上核心竞争力及劣势在哪
中国服务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竞争优势日益凸显,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新兴行业带来大量需求,服务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2015年各地政府相继推进大数据和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大数据和智慧城市产业的落地,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能电网等行业对利用大数据先进技术创新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不断高涨。
此外,自建大数据平台也成为众多企业的选择之一,由此带动服务器产品市场的繁荣。
目前,我国的大数据产业上处于初级建设阶段,中国大数据细分市场规模占比中,硬件层规模最大达47%。
若服务器应用规模在大数据硬件层中以25%测算,则2018年,我国服务器在大数据领域的市场规模约为81.8亿元。
2014-2018年我国服务器在大数据领域的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云计算催生行业技术变革
除大数据之外,云计算的广泛使用引发了传统服务器产业的技术变革,使得各企业对于提升服务器整合资源能力的需求大大增加。
一方面,云计算催生了规模化的数据中心的建设,给服务器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会。
另一方面,随着云在企业的广泛使用,企业目前都在进行私有云的建构,而包括服务器在内的硬件依然占据私有云市场的主要份额。
2018年中国服务器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2012-2018年,我国服务器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服务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服务器行业市场规模已达347.6亿元,2015年时我国服务器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12.2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9.91%。
不过2016年全球服务器行业整体出现下滑,行业增速显著下降。
截止至2017年我国服务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19.5亿元。
2018年服务器行业发展态势良好,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731.1亿元。
2012-2018年我国服务器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国产化”热潮涌动,优势企业强势出海
2015年,国产服务器发展迅速,出货量远超国际品牌,巨大的市场推动了国产服务器厂商自主研发。
国产服务器厂商,如联想、浪潮、曙光等,纷纷投入大量人力与财力进行服务器自主技术创新,并取得一定成果。
2016年,随着这些技术不断成熟,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国产服务器竞争力优势日益凸显。
2017年,中国服务器市场中70%以上的市场份额来自中国企业,中国服务器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被改变。
2017年我国服务器市场结构份额情况
国产服务器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随着国内厂商与服务器巨头合作的不断深入,以及在高端服务器中技术的不断提升,国内厂商近些年出现国际化的趋势。
联想收购IBM的X86服务器业务后,复制其早期收购IBM的PC业务之后的海外拓展成功经验,将其服务器业务迅速国际化,同时带动更多的国内服务器厂商投身于国际业务布局当中。
浪潮、华为等厂商目前随着“中国制造”和“一带一路”的推进,国际化进程已经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服务器出货量前五名中,国内厂商便占得三席。
尽管单个公司体量上而言距惠普、戴尔差距较大,但是就增长率而言,国内厂商遥遥领先,越来越多的国内服务器厂商开始走出国门,在全球服务器市场攻城拔寨。
随着国产服务器的技术日臻完善,中国服务器厂商全球领先将成为新常态,未来几年国产服务器厂商在国际市场上将具备越来越高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