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容量最佳实践:优化您的在线体验简介
服务器容量是指服务器处理请求并存储和传输数据的能力。优化服务器容量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确保您的网站或应用程序快速、可靠且高效。本文概述了服务器容量最佳实践,以帮助您优化您的在线体验。确定容量需求
确定您的容量需求是第一步。考虑以下因素:网站或应用程序的流量:估计每天或每月访问的访问者数量。内容大小:确定网站或应用程序上存储的内容的平均大小。并发连接:估计同时访问网站或应用程序的用户的数量。增长趋势:预测网站或应用程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的预期数量。选择合适的服务器类型
根据您的容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器类型至关重要。常见选项包括:共享托管:与其他网站共享服务器资源,最适合流量较低的网站。虚拟专用服务器 (VPS):提供专用资源,比共享托管更灵活。专用服务器:提供最高级别的控制和性能,最适合流量高的网站或应用程序。优化服务器配置
通过调整服务器设置,您可以进一步优化容量。考虑以下建议:优化内存使用:增加服务器的 RAM 容量以处理更多请求。启用缓存:使用缓存可以加快对经常请求内容的访问。优化数据库:调整数据库设置以提高查询速度。使用内容分发网络 (CDN):将内容存储在多个服务器上以减少加载时间。监控和调整
容量监控至关重要。通过定期监控服务器使用情况,您可以识别容量瓶颈并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用以下指标:CPU 利用率:显示服务器处理器正在使用多少。内存利用率:显示服务器 RAM 已使用多少。磁盘空间使用率:显示服务器硬盘驱动器已使用多少。带宽利用率:显示服务器网络连接已使用多少。扩展容量
随着网站或应用程序的发展,您可能需要扩展容量。考虑以下选项:升级服务器:升级到具有更多资源的服务器。添加更多服务器:在负载均衡器后面添加多台服务器以分发流量。使用云计算:利用云计算提供商提供的按需扩展容量。最佳实践提示使用负载均衡:将流量分配到多台服务器以提高性能和冗余。实现自动缩放:配置服务器根据需求自动调整其容量。定期维护:执行更新、清理和优化以确保服务器性能最佳。使用网站安全措施:保护您的服务器免受黑客攻击,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时间。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您不确定如何优化服务器容量,请咨询托管提供商或 IT 专业人士。结论
通过遵循这些服务器容量最佳实践,您可以优化您的网站或应用程序的性能、可靠性和效率。通过确定您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器、优化配置、监控使用情况并根据需要扩展,您可以为您的用户提供无缝的在线体验。
核心网是什么
问题一:什么是核心网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核心网 英文名称:core network 定义:将业务提供者与接入网,或者,将接入网与其他接入网连接在一起的网络。
通常指除接入网和用户驻地网之外的网络部分。
所属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网络(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简单点说,可以把移动网络划分为三个部分,基站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和系统支撑部分比如说安全管理等这些。
核心网部分就是位于网络子系统内,核心网的主要作用把A口上来的呼叫请求或数据请求,接续到不同的网络上。
主要是涉及呼叫的接续、计费,移动性管理,补充业务实现,智能触发等方面主体支撑在交换机。
至于软交换则有两个很明显的概念,控制与承载的分离,控制信道与数据信道的分离。
梗 核心网 从协议上规定就是其到核心交换或者呼叫路由功能的网元,对于2G/3G 核心网一般都是一样,在R4架构比如MSC SERVER MGW ,HLR,VLR ,EIR ,AUC等,主要作用是整个呼叫信令控制和承载建立。
核心网的发展方向 核心网全面进入“IP”时代,IP、融合、宽带、智能、容灾和绿色环保是其主要特征。
从电路域看,移动软交换已经全面从TDM的传输电路转向IP;从分组域看,宽带化、智能化是其主要特征;从用户数据看,新的HLR被广泛接受,逐步向未来的融合数据中心演进。
另外,运营商纷纷将容灾和绿色环保提到战略的高度;移动网络在未来发展和演进上殊途同归,在4G时代,GSM和CDMA两大阵营将走向共同的IMS+SAE+LTE架构。
问题二:核心网是做什么的?? 具体做什么工作?简单点说,可以把移动网络划分为三个部分,基站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和系统支撑部分比如说安全管理等这些。
核心网部分就是位于网络子系统内,核心网的主要作用把A口上来的呼叫请求或数据请求,接续到不同的网络上。
主要是涉及呼叫的接续、计费,移动性管理,补充业务实现,智能触发等方面主体支撑在交换机。
至于软交换则有两个很明显的概念,控制与承载的分离,控制信道与数据信道的分离。
核心网 从协议上规定就是其到核心交换或者呼叫路由功能的网元,对于2G/3G 核心网一般都是一样,在R4架构比如MSC SERVER MGW ,HLR,VLR ,EIR ,AUC等,主要作用是整个呼叫信令控制和承载建立。
一、北京宜通华瑞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通信领域特别是移动通信领域的无线网络工程建设和优化服务的高技术企业,涉及通信服务行业的各个领域,长期致力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工程建设和网络维护优化事业,旨在为移动通信运营商、设备商、服务商提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满意度的网络服务。
公司成立于2006年10月,是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etonetech)的控股子公司。
公司的业务含盖了移动通信网络的设备调测、系统集成、网络规划、网络优化、系统测试、网络维护、设备安装、通信器材等多个方面。
服务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及东南亚,与国内多个运营商有着广泛的业务合作,与爱立信、华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国内外多个设备商、运营商有着紧密的技术合作。
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HSDPA/WCDMA/EDGE/GPRS/GSM,CDMA2000 1xEV-DO/CDMA2000 1X,TD-SCDMA和WiMAX)、核心网(IMS,Mobile Softswitch,NGN)、电信增值业务(IN,mobile data service,BOSS)和终端(UMTS/CDMA)等领域。
公司的营销及服务网络遍及国内多个省份及港澳地区,拥有2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95%以上从事技术工作,技术骨干都是当年中国电信广东省通信网技术支持的中坚力量,积累了丰富的通信网络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业内独具特色的“工程师文化”,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北京宜通华瑞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管理变革,逐步与国际接轨。
在产品开发、供应链管理、技术服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深刻变革,引进业界最佳实践,建立了基于IT的管理体系。
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注重人才梯队培养与发展,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人才管理体系。
公司把“百年大计,人才为本”作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理念,广纳企业所需的各类优秀人才,尽力为其创造一个和谐、富有灵感,充满 *** 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公司追求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致力于个人成就与企业进步的完美结合。
我们相信:优秀的人才在北京宜通华瑞科技有限公司必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体验到事业发展的无限成就。
北京宜通华瑞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团队,我们期望能为您提供一个能充分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大舞台,欢迎您的加盟!二、公司企业文化北京宜通华瑞科技有限公司渴望成为全球著名企业,并为此而奋斗。
愿景:成为全球卓越的信息技术服务及产品提供商短期战略目标(3年):成为国内知名的移动通信技术服务及产品提供商……>> 问题三:什么是核心网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核心网 英文名称:core network 定义:将业务提供者与接入网,或者,将接入网与其他接入网连接在一起的网络。
通常指除接入网和用户驻地网之外的网络部分。
所属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网络(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简单点说,可以把移动网络划分为三个部分,基站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和系统支撑部分比如说安全管理等这些。
核心网部分就是位于网络子系统内,核心网的主要作用把A口上来的呼叫请求或数据请求,接续到不同的网络上。
主要是涉及呼叫的接续、计费,移动性管理,补充业务实现,智能触发等方面主体支撑在交换机。
至于软交换则有两个很明显的概念,控制与承载的分离,控制信道与数据信道的分离。
核心网 从协议上规定就是其到核心交换或者呼叫路由功能的网元,对于2G/3G 核心网一般都是一样,在R4架构比如MSC SERVER MGW ,HLR,VLR ,EIR ,AUC等,主要作用是整个呼叫信令控制和承载建立。
核心网的发展方向 核心网全面进入“IP”时代,IP、融合、宽带、智能、容灾和绿色环保是其主要特征。
从电路域看,移动软交换已经全面从TDM的传输电路转向IP;从分组域看,宽带化、智能化是其主要特征;从用户数据看,新的HLR被广泛接受,逐步向未来的融合数据中心演进。
另外,运营商纷纷将容灾和绿色环保提到战略的高度;移动网络在未来发展和演进上殊途同归,在4G时代,GSM和CDMA两大阵营将走向共同的IMS+SAE+LTE架构。
问题四:核心网是什么“骨干网又被称为核心网”这个回答完全错误。
骨干网(backbone)是承载网的概念,核心网(CN)是移动通信网络的概念。
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由交换网路子系统(NSS)、无线基站子系统(BSS)和移动台(MS)三大部分组成,其中这个NSS珐是核心网的概念。
找一本GSM网络结构、或者WCDMA网络的结构的书看一下就可以详细知道。
呵呵,打字好慢啊 问题五:华为核心网是做什么的主要提供核心网设备,华为本身是个设备厂商,自己不建设核心网。
核心网是有网络运营商建设的,如联通,电信。
问题六:核心网的CE是什么东西啊?具体有什么用呢??CE(Customer Edge),用户边缘设备 ,服务提供商所连接的用户端路由器。
CE路由器通过连接一个或多个PE路由器,为用户提供服务接入。
CE路由器通常是一台IP路由器,它与连接的PE/AR路由器建立邻接关系。
2. 使用CE路由器的背景随着移动网络IP化的不断深入,2G/3G移动网元及业务系统,需要接入到高质量的IP承载网,以满足语音及数据业务对QoS、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但移动核心网网元及业务系统直接接入IP承载骨干网,会产生诸多问题,如骨干网路由器端口压力过大、端口的频繁扩容会影响整网的稳定性;还有后续网络维护界面不清晰,进而带来管理复杂的问题等。
业界公认的做法是通过增加一级路由器,将核心网业务系统汇聚,然后再接入到IP承载骨干网,并进入相应的VPN。
因此这一级路由器也继承了RFC 4364(BGP/MPLS IP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中定义的客户端边缘路由器(Customer Edge Routers)的名称,简称CE路由器 。
3. CE路由器有何作用CE路由器汇接移动核心网网元和业务系统,并实现与IP承载网的隔离,减小两者的耦合度。
同时,管理域和业务域也得到有效区分,IP承载网设备和CE设备分别单独管理,维护界面变得更加清晰。
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移动网络的调整不可避免。
通过改变CE路由器的设置,移动网络业务的部署、扩容和链路调整等可以在CE路由器上完成,能够有效减少对IP承载骨干网络的影响,提高可扩展性。
从业务流向的角度来说,CE路由器还要疏通移动软交换中大量的本地业务,提升网络的性能和效率。
问题七:核心网的发展方向核心网全面进入“IP”时代,IP、融合、宽带、智能、容灾和绿色环保是其主要特征。
从电路域看,移动软交换已经全面从TDM的传输电路转向IP;从分组域看,宽带化、智能化是其主要特征;从用户数据看,新的HLR被广泛接受,逐步向未来的融合数据中心演进。
另外,运营商纷纷将容灾和绿色环保提到战略的高度;移动网络在未来发展和演进上殊途同归,在4G时代,GSM和CDMA两大阵营将走向共同的IMS+SAE+LTE架构。
核心网的功能主要是提供用户连接、对用户的管理以及对业务完成承载,作为承载网络提供到外部网络的接口。
用户连接的建立包括移动性管理(MM)、呼叫管理(CM)、交换/路由、录音通知(结合智能网业务完成到智能网外围设备的连接关系)等功能。
用户管理包括用户的描述、Qos(加入了对用户业务Qos的描述)、用户通信记录(Accounting)、VHE(与智能网平台的对话提供虚拟居家环境)、安全性(由鉴权中心提供相应的安全性措施包含了对移动业务的安全性管理和对外部网络访问的安全性处理)。
承载连接(Access to)包括到外部的PSTN、外部电路数据网和分组数据网、Internet和Intranets、以及移动自己的SMS服务器等等 核心网可以提供的基本业务包括移动办公、电子商务、通信、娱乐性业务、旅行和基于位置的服务、遥感业务(Telemetry)-简单消息传递业务(监视控制)等等。
核心网分成电路交换域和分组交换域。
CS域需要的功能部件包括TRAU、MSC等,PS域需要的功能部件包括GGSN、SGSN和其它一些寄存器和服务器。
规范中规定由RNC提供的Iu接口是开放的,在Iu CS域和Iu PS域上的信令和接口都是开放的。
Iu CS域和Iu PS域上的信令平面都是RANAP协议,称为RANAP-CS和RANAP-PS。
CS域的业务平面对应的是话音,需要完成AMR的速率适配和TRAU的码型转换,而DATA业务无需码型转换直接送往SGSN完成相应功能。
北电网络在实现网络连接过程中引入了无线网关(Wireless Gateway)的概念,无线网关实际是设备的综合节点,在R99版本,CS域TRAU部分需添加新的功能,MSC和SGSN不需发生变化。
从RNC提供的接口是光纤接口,传输的是ATM信元,话音承载AAL2,数据承载AAL5。
通过OC-3/STM-1板卡接入之后在内部分成二个分支,AAL2将送往TRAU来完成码型转换和速率适配,适配到64kbps的TDM流DDE1电路的同步流来传送用户信息。
对于分组域,由SGSN转换成IP,业务将承载到IP骨干网上,送往GGSN。
在Iu Cs接口上的信令对于TRAU来说是透明通过的,TRAU只是物理层的设备,不会分析信令消息。
所以从信令角度来说,Iu CS上的信令是RNC和MSC之间的对话,透明穿过TRAU到达MSC,由MSC的CPU进行处理。
作为PS域来说,由于中间不需要速率适配和码型转换,所以Iu PS端口就存在于RNC和SGSN之间,直接的协议仍然是RANAP-PS协议。
从SGSN到GGSN协议将直接转换到GPRS的协议DDGTP协议,包括GTP-C和GTP-U。
与GSM最大的不同,作为GPRS来说,SGSN和GGSN之间是GTP-U,而SGSN和PCU之间仍然是帧中继的协议。
在WCDMA中,Gn接口上的GTP-U协议将会被延展至Iu Ps接口上。
也就是从RNC开始,业务将分配一个Tunnel ID,在Iu Ps和Gn接口上使用。
在R4和R5版本中都将引进多媒体网关MGW和Call Serve……>> 问题八:什么是通信核心网?不太明确你想知道通信核心网的哪些方面,以下为通信核心网的网元及相关参数,希望对你有益: 移动核心网的网元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和用户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按照设备具体功能划分,移动交换中心包括VMSC(端局)、GMSC(关口局)、TMSC(长途话务汇接局)和STP(信令转接点)。
一 移动通信核心网的主要运行参数 无论是MSC或HLR,从系统架构来看均包含了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期主要参数均分为硬件参数和软件参数。
硬件参数主要包括核心单元的硬件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以及外围单元的吞吐能力;软件参数主要包括设备对各种业务和流程的处理能力。
从参数是否随业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来分,参数又可以分为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
其中静态参数指在硬件和软件配置一定的情况下用户表示硬件和软件的总体处理能力的指标,其不会随着业务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动态参数指随着用户数、用户行为的变化而引起变动的核心网网元的CP负荷、中继和信令占用率等方面的参数。
相关参数如下: 归属位置寄存器HLR主要配置及运行参数 硬件/软件 序号 参数名称 类型 单位 参数指标含义 硬件 1 AC容量 静态 万户 HLR能支持的最大鉴权数 硬件 2 HLR容量 静态 万户 HLR能支持的最大用户数 硬件 3 HLR中的鉴权数 动态 万户 HLR中已存在的鉴权数 硬件 4 HLR中的用户数 动态 万户 HLR中已存在的用户数 硬件 5 信令负荷 动态 ERL/线 每中继线承载的信令消息量 硬件 6 CP负荷 动态 % 主处理器负荷 移动交换中心MSC主要配置及运行参数 硬件/软件 序号 参数名称 类型 单位 参数指标含义 硬件参数 1 VLR容量 静态 万户 VLR数据库的存储能力 梗 中继容量 静态 E1 配置的中继端口数 3 信令端口数 静态 64kb/s 配置的信令处理单元数 4 VLR占用率 动态 % 网上用户数/VLR容量 5 CP负荷 动态 % 主处理器负荷 6 中继实装率 动态 % 实开中继/中继容量*100% 7 话务负荷 动态 ERL/线 每中继线承载的话务量 8 信令负荷 动态 ERL/线 每中继线承载的信令消息量 软件参数 1 配置的BHCA值 静态 KBHCA 配置的每小时能处理的呼叫数 2 实际BHCA值 动态 KBHCA 每小时实际处理的呼叫数 3 BHCA负荷比 动态 % 实际BHCA值/配置BHCA值 其他指标 1 网上用户数 动态 万户 VLR中实际使用的用户数 2 用户开机率 动态 % 开机用户 3 交换系统接通率 动态 % 交换系统接通次数/试呼次数 问题九:核心网和骨干网有关系吗?可以简单解释下核心网吗?首先,骨干网这个概念存在于畅多张往里面,比如IP城域网、IP承载网等,所谓的骨干网就是位于网络结构上层的核心网元设备连接组成的一张网。
其次,针对此问题,我猜测应该楼主想问的是核心网与承载网的骨干网之间的关系。
每个地市(地市:市级城市)基本都有自己的本地核心网交换机房,完成本地及外地的话务转接、数据传送。
如果要与外地发生交换业务,那么就需要依靠一张可靠的传输网络来完成这项任务,所以,这张可靠的网络提供一个“接口”(实际上是设备),我们就可以将核心网中处于边界的网元设备连接到那张可靠的传输网络的“接口”上,这个接口在往上走就进入了骨干网完成传输任务。
简单的说,承载网是国家电网,核心网是各电站的网络,要完成各电站的统筹规划就要接入国家电网。
最后,附上核心网专业的范围图。
欢迎各位指正。
问题十:移动核心网中NEMU是什么?网元管理单元 Network Element Management Unit
持久内存(PMem)科普
持久内存,又称为PMem或Intel Optane Persistent Memory,是一种新型的内存技术,为服务器提供大容量、高性能和持久性的存储解决方案。
与传统内存相比,它具有以下关键特征:1. **大容量**:持久内存可以提供高达数TB的存储容量,满足对大内存需求的应用场景。
2. **快速性能**:在单位价格上,持久内存与传统内存相比具有优势,同时其性能与DRAM接近,能够提供高效的数据访问。
3. **持久性**:持久内存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存储,即使断电也能保持数据不丢失,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 持久内存的主要优势场景:#### 1. **大内存低成本解决方案**- **应用场景**:适用于内存消耗量大,且成本敏感的场景。
– **优势**:提供高性价比的大内存容量,降低整体硬件成本。
– **可能的问题**:性能衰退,可能因持久内存特性或资源分配影响整体性能。
#### 2. **高性能持久化需求的应用**- **应用场景**:磁盘I/O成为性能瓶颈的场景。
– **优势**:提供数量级的性能提升,减少机器数量,降低延迟。
– **可能的问题**:容量受限,成本较高,对某些高容量需求的场景可能不适用。
#### 3. **内存数据持久性的应用**- **应用场景**:基于纯内存的应用,希望增加数据持久性功能。
– **优势**:结合低成本大内存和持久性特性,支持快速数据恢复,保证服务质量。
– **可能的问题**:增加开发工作量,需要重新设计持久化数据结构和逻辑。
### 持久内存的使用模式:- **内存模式**:直接使用持久内存作为内存使用,不考虑其非易失性特性,简化开发。
– **App Direct模式**:允许程序直接控制数据存放在DRAM或持久内存中,提供更细粒度的控制,但开发成本较高。
### 开发持久内存:- **开发策略**:取决于业务需求和现有应用架构。
成本敏感的应用可采用内存模式,而需要更多控制的应用则可能需要使用App Direct模式。
– **学习资源**:考虑阅读更多相关技术文章和参与社区讨论以获取开发指导。
### 参考案例和项目:- **开源项目**:Intel的Persistent Memory Programming提供了关键的开发资源和工具,如内存管理库等。
– **社区项目**:关注MemArk社区主导的项目,以获取实际应用案例和最佳实践。
持久内存作为一种创新的存储解决方案,正在逐步改变数据中心的存储架构,提供了一种在成本、性能和持久性之间取得平衡的新途径。
怎么安装设置windows2003域服务器
点开始,运行,DCPROMO先建AD活动目录,然后客户端配置好AD的DNS,然后加到域里面,然后在DC上面打开域安全策略,里面有你要的设置。
Windows Server 2003 部署通用结构分步指南第一部分:将 Windows Server 2003 安装为域控制器本文档是一个分步指南系列的第一部分,该分步指南介绍如何建立通用网络结构以部署 Microsoft WindowsServer 2003 操作系统。
后续的指南均建立在此基础结构之上,它们详细介绍了常见用户使用方案的配置情况。
本指南首先介绍如何安装 WindowsServer 2003 操作系统和 Active Directory。
本页内容 简介 概述 服务器安装 附录 A: Active Directory 成员 其他资源 简介逐步式指南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部署分步指南提供了很多常见操作系统配置的实际操作经验。
本指南首先介绍通过以下过程来建立通用网络结构:安装 Windows Server 2003;配置 Active Directory;安装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工作站并最后将此工作站添加到域中。
后续分步指南假定您已建立了此通用网络结构。
如果您不想遵循此通用网络结构,则需要在使用这些指南时进行适当的修改。
通用网络结构要求完成以下指南。
• 第一部分:将 Windows Server 2003 安装为域控制器 • 第二部分:安装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工作站并将其连接到域在配置通用网络结构后,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分步指南。
注意,某些分步指南除具备通用网络结构要求外,可能还需要满足额外的先决条件。
任何额外的要求都将列在特定的分步指南中。
Microsoft Virtual PC可以在物理实验室环境中或通过虚拟化技术(如 Microsoft Virtual PC 2004 或 Virtual Server 2005)来实施 Windows Server 2003 部署分步指南。
借助于虚拟机技术,客户可以同时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运行多个操作系统。
Virtual PC 2004 和 Virtual Server 2005 就是为了在软件测试和开发、旧版应用程序迁移以及服务器整合方案中提高操作效率而设计的。
Windows Server 2003 部署分步指南假定所有配置都是在物理实验室环境中完成的,但大多数配置不经修改就可以应用于虚拟环境。
这些分步指南中提供的概念在虚拟环境中的应用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重要说明此处作为例子提到的公司、组织、产品、域名、电子邮件地址、徽标、个人、地点和事件纯属虚构,我们决无意影射,任何人也不应由此臆猜,任何真实的公司、组织、产品、域名、电子邮件地址、徽标、个人、地点或事件。
此通用基础结构是为在专用网络上使用而设计的。
此通用基础结构中使用的虚拟公司名称和域名系统 (DNS) 名称并没有为在 Internet 上使用而进行注册。
您不应在公共网络或 Internet 上使用此名称。
此通用基础结构的 Active Directory 服务结构用于说明“Windows Server 2003 更改和配置管理”如何与 Active Directory 配合使用。
不能将其作为任何组织进行 Active Directory 配置时都可以使用的模型。
返回页首概述本指南首先介绍如何将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操作系统安装并配置为域控制器来说明如何建立通用网络结构。
您可通过该通用结构了解和评估 Windows Server 2003。
在实施本指南时,请考虑您将在组织中如何使用它们。
本指南是一个系列文章(共包含两部分)中的第一部分,介绍如何将服务器安装为域控制器以及如何填充一个示例 Active Directory 服务结构。
第二部分讲述安装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客户端并将该客户端连接到域控制器的步骤。
首先,请完成本指南中的步骤,然后按照“第二部分:安装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工作站并将其连接到域”中的步骤建立您的通用网络结构。
先决条件• 无指南要求以下是通用结构的硬件要求。
项目 数量 注释 服务器 1 可以运行 Windows Server 2003 工作站 根据需要 可以运行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网络集线器 根据需要 建议使用专用网络 远程访问硬件 根据需要 用于测试慢速链接和远程连接 网络接口卡 根据需要 100 MB 卡 UPS 可选 保护服务器 打印机 可选 打印配置信息和其他测试信息注意:• 基于 Intel 处理器且运行 Windows Server 2003 的服务器必须至少有 128 MB RAM。
Microsoft 还建议该服务器应具有几个 GB 的磁盘存储容量。
此外,服务器应配备高速网络接口卡。
• 使用数量足够多的工作站来模拟各种不同的工作站环境,其中包括用户组织的典型桌面、漫游用户、移动用户以及任何其他适当的配置。
计算机必须能够运行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对于基于 Intel 处理器的工作站,Microsoft 建议至少使用 64 MB RAM。
• 在创建物理结构时,建议使用专用网络;因此,您需要使用数量足够多的网络集线器和其他网络硬件,以便将所有工作站和服务器连接到一个网络上。
• 有关硬件要求和服务器兼容性的最新信息,请访问 Windows Server 2003 产品兼容性 Web 站点。
其他服务器参数如果在通用结构中添加其他的服务器,请使用以下服务器命名约定。
参数 值 计算机名称 HQ-CON-SRV-01HQ-CON-SRV-nn服务器配置概述图 1 说明基本服务器配置。
图 1. 服务器配置服务器磁盘配置若要在本指南提供的结构中单独使用一个服务器,则该服务器需要有两个磁盘驱动器,或者一个具有两个分区的磁盘驱动器。
注意:本系列中的后续分步指南可能需要使用其他服务器或其他设备;特定指南中会给出有关这些附加设备的内容。
第一个磁盘或分区中保存 Windows Server 2003 和通用结构的其他文件,如 Windows Installer 程序包和应用程序源文件。
第二个磁盘或分区是为其他分步指南所需的 Active Directory 日志文件和过程保留的。
每个磁盘或分区必须保存几个 GB 的信息,而且必须将每个磁盘或分区格式化为 NT 文件系统 (NTFS)。
本指南中包含创建和格式化分区的步骤。
返回页首服务器安装要开始安装过程,请直接从 Windows Server 2003 CD 启动。
您的 CD-ROM 必须支持可启动的 CD。
注意:在配置分区和格式化驱动器时,服务器硬盘驱动器上的数据均会被破坏。
开始安装安装程序在运行 Windows Server 2003 的计算机中创建磁盘分区,格式化驱动器,然后将安装文件从 CD 复制到服务器上。
注意:这些说明假定在尚未运行 Windows 的计算机上安装 Windows Server 2003。
如果从较早版本的 Windows 进行升级,某些安装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
开始安装1. 将“Windows Server 2003 CD”插入 CD-ROM 驱动器。
2. “重新启动”计算机。
在出现提示时,按任意键从 CD 启动。
此时将开始安装 Windows Server 2003。
3. 在“欢迎使用安装程序”屏幕上,按“Enter”键。
4. 阅读许可协议,如果接受的话,请按“F8”键。
注意:如果此服务器上已安装了较早版本的 Windows Server 2003,则可能会出现一条消息,询问您是否要修复驱动器。
按“Esc”键,继续进行安装而不修复驱动器。
5. 按照说明进行操作,删除所有现有的磁盘分区。
具体步骤可能会因计算机上现有分区的数量和类型而异。
继续删除分区,直至所有磁盘空间均标记为“未划分的空间”为止。
6. 在将所有磁盘空间均标记为“未划分的空间”后,按“C”键,在第一个磁盘驱动器的未划分空间中创建一个分区(如果适用)。
7. 如果服务器只有一个磁盘驱动器,请将可用磁盘空间分成相等的两个分区。
删除“总空间默认值”。
在出现“创建磁盘分区大小(单位 MB)”提示时,键入总磁盘空间值的一半,然后按“Enter”键。
(如果服务器有两个磁盘驱动器,则在出现该提示时键入第一个驱动器的总容量。
) 8. 在创建“新的(未使用)”分区后,按“Enter”键。
9. 选择“用 NTFS 文件系统格式化磁盘分区<快>”,然后按“Enter”键。
Windows Server 2003 安装程序将格式化该分区,然后将文件从 Windows Server 2003 Server CD 复制到硬盘驱动器上。
计算机将重新启动,Windows Server 2003 安装程序继续进行安装。
完成安装使用 Windows Server 2003 安装向导继续安装1. “Windows Server 2003 安装向导”检测并安装设备。
这可能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您的屏幕可能会闪烁。
2. 在“区域和语言选项”对话框中,根据需要更改您的区域设置(通常,如果是美国,则不需要进行更改),然后单击“下一步”。
3. 在“自定义软件”对话框中,在“姓名”框中键入“Mike Nash”,在“单位”框中键入“Reskit”。
单击“下一步”。
4. 在提供的文本框中,键入“产品密钥”(在 Windows Server 2003 CD 包装盒背面),然后单击“下一步”。
5. 在“授权模式”对话框中,选择适合您组织的授权模式,然后单击“下一步”。
6. 在“计算机名称和管理员密码”对话框的“计算机名称”框中,键入新的计算机名“HQ-CON-DC-01”,然后单击“下一步”。
最佳做法:为便于执行这些指南中的步骤,系统管理员密码被保留为空而没有设置密码。
这不是一种可接受的安全做法。
在为生产网络安装服务器时,应始终设置密码。
默认情况下,Windows Server 2003 要求设置复杂密码。
7. 在出现“Windows 安装程序”提示时,单击“是”,确认设置空白的系统管理员密码。
8. 必要时,在“日期和时间设置”对话框中,更正当前日期和时间,然后单击“下一步”。
9. 在“网络设置”对话框中,确保选择了“典型设置”,然后单击“下一步”。
10. 在“工作组或计算机域”对话框中(默认选择“不”),单击“下一步”。
注意:此时可以指定域名,但本指南稍后将使用“配置服务器向导”来创建域名。
Windows Server 2003 安装继续并配置所需的组件。
这可能需要几分钟的时间。
11. 服务器“重新启动”,并且从硬盘驱动器加载操作系统。
准备第二个分区或第二个磁盘驱动器必须对 Windows Server 2003 安装尚未划分的空间进行格式化,然后操作系统才能对其进行访问。
磁盘和分区管理是通过“Microsoft 管理控制台”的“计算机管理”管理单元完成的。
以下步骤假定第二个磁盘驱动器正在使用;请为第二个分区相应地修改过程。
准备第二个分区或磁盘驱动器警告:格式化分区时会破坏该分区上的所有数据。
确保选择了正确的分区。
1. 按“Ctrl+Alt+Del”组合键,并以“administrator”(系统管理员)的身份登录到服务器上。
将密码保留为空。
2. 单击“开始”按钮,指向“管理工具”,然后单击“计算机管理”。
3. 要定义和格式化尚未划分的空间,请单击“磁盘管理”。
4. 在磁盘 1 上右键单击“未指派”。
5. 要定义分区,请单击“新建磁盘分区”,然后单击“下一步”继续。
6. 选择“主磁盘分区”(默认),然后单击“下一步”继续。
7. 单击“下一步”,将“分区大小 (MB)”设为默认值。
8. 对于“指派以下驱动器号”,选择“L”,然后单击“下一步”继续。
9. 在“按下面的设置格式化这个磁盘分区”下面,单击“执行快速格式化”。
单击“下一步”,然后单击“完成”,完成第二个磁盘驱动器的配置。
完成后,磁盘分配应与图 2 中显示的内容相似。
图 2. 磁盘管理10. 关闭“计算机管理”控制台。
将服务器配置为 DHCP 服务器可以手动安装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也可以使用“Windows Server 2003 管理服务器”向导进行安装。
本节使用该向导来完成安装。
使用“Windows Server 2003 管理服务器”向导安装 DHCP警告:下一节介绍将服务器配置为 DHCP 服务器。
如果该服务器在生产网络中,服务器分配的 IP 地址信息可能在网络中无效。
Microsoft 建议在独立的网络中完成这些练习。
1. 在“管理您的服务器”页中,单击“添加或删除角色”。
注意:如果关闭了“管理服务器”页,则可以从“管理工具”中启动“配置您的服务器向导”。
如果选择该选项,以下步骤可能会略有不同。
2. 在出现“配置您的服务器向导”后,单击“下一步”。
3. 单击“自定义配置”,然后单击“下一步”。
4. 在“服务器角色”下面,单击“DHCP 服务器”,然后单击“下一步”。
5. 检查“选择总结”,然后单击“下一步”开始安装。
6. 在出现“新建作用域向导”后,单击“下一步”定义 DHCP 作用域。
7. 对于“名称”,键入“Contoso HQ”。
将“描述”保留为空,然后单击“下一步”。
8. 输入“10.0.0.10”作为“起始 IP 地址”;输入“10.0.0.254”作为“结束 IP 地址”。
单击“下一步”。
9. 此时不定义排除。
单击“下一步”继续安装。
10. 要接受默认的“租约期限”,请单击“下一步”。
11. 要设置“DHCP 选项”,请单击“下一步”。
12. 在“路由器(默认网关)”屏幕上,键入“10.0.0.1”作为“IP 地址”,单击“添加”,然后单击“下一步”。
13. 对于“域名称和 DNS 服务器”屏幕中的“父域”,键入“”。
对于“IP 地址”,键入“10.0.0.2”,单击“添加”,然后单击“下一步”。
14. 如果该环境中不使用“WINS 服务器”,请单击“下一步”。
15. 在“激活作用域”中,单击“下一步”。
16. 单击“完成”两次。
17. 关闭“管理您的服务器”屏幕。
将服务器配置为域控制器可以手动安装域名服务 (DNS) 和 DCPromo(创建 DNS 和 Active Directory 的命令行工具),也可以使用“Windows Server 2003 管理服务器”向导进行安装。
本节使用手动工具来完成安装。
使用手动工具安装 DNS 和 Active Directory1. 单击“开始”按钮,单击“运行”,键入“DCPROMO”,然后单击“确定”。
2. 在出现“Active Directory 安装向导”时,单击“下一步”开始安装。
3. 阅读“操作系统兼容性”信息后,单击“下一步”。
4. 选择“新域的域控制器”(默认),然后单击“下一步”。
5. 选择“在新林中的域”(默认),然后单击“下一步”。
6. 对于“DNS 全名”,键入“”,然后单击“下一步”。
(这表示一个完全限定的名称。
) 7. 单击“下一步”,接受将“CONTOSO”作为默认“域 NetBIOS 名”。
(NetBIOS 名称提供向下兼容性。
) 8. 在“数据库和日志文件文件夹”屏幕上,将 Active Directory“日志文件文件夹”指向“L:\Windows\NTDS”,然后单击“下一步”继续。
9. 保留“共享的系统卷”的默认文件夹位置,然后单击“下一步”。
10. 在“DNS 注册诊断”屏幕上,单击“在这台计算机上安装并配置 DNS 服务器”。
单击“下一步”继续。
11. 选择“只与 Windows 2000 或 Windows Server 2003 操作系统兼容的权限”(默认),然后单击“下一步”。
12. 在“还原模式密码”和“确认密码”中,键入密码,然后单击“下一步”继续。
注意:在生产环境中,应使用复杂的目录服务还原密码。
图 3. Active Directory 安装选项摘要13. 图 3 中显示的是“Active Directory 安装选项摘要”。
单击“下一步”开始安装 Active Directory。
在出现提示时,请插入 Windows Server 2003 安装 CD。
14. 单击“确定”,对已为 DNS 服务器动态分配了 IP 地址这一提示信息作出确认。
15. 如果有多个网络接口,在“选择连接”下拉列表中选择“10.0.0.0 网络接口”,然后单击“属性”。
16. 在“此连接使用下列项目”部分下面,单击“Internet 协议 (TCP/IP)”,然后单击“属性”。
17. 选择“使用下面的 IP 地址”,然后在“IP 地址”中键入“10.0.0.2”。
按两次“Tab”键,然后在“默认网关”中键入“10.0.0.1”。
在“首选 DNS 服务器”中键入“127.0.0.1”,然后单击“确定”。
单击“关闭”继续。
18. 在“Active Directory 安装向导”完成后,单击“完成”。
19. 单击“立即重新启动”以重新启动计算机。
授权 DHCP 服务器1. 在计算机重新启动后,按“Ctrl+Alt+Del”组合键,并以“”的身份登录到服务器上。
将密码保留为空。
2. 单击“开始”菜单,选择“管理工具”,然后单击“DHCP”。
3. 单击“”。
右键单击“”,然后单击“授权”。
4. 关闭“DHCP”管理控制台Active Directory 示例结构该通用结构基于的是虚构组织“Contoso”。
“Contoso”的 DNS 名为“”,它是使用前面介绍的“Active Directory 安装向导”配置的。
图 4 中显示的是示例 Active Directory 结构。
图 4. 示例 Active Directory 结构该结构最有趣的部分是域 ():Accounts、Headquarters、Production、Marketing、Groups、Resources、Desktops、Laptops 和 Servers 组织单位 (OU)。
在图 4 中用文件夹(书)来表示这些组织单位。
OU 表示管理委派和组策略应用,而不仅仅是反映业务单位。
有关 OU 结构设计的深入探讨,请参阅“Designing and Deploying Directory and Security Services”(设计和部署目录和安全服务)。
填充 Active Directory本节介绍如何手动创建附录 A 中描述的 OU、用户和安全组。
创建组织单位和组创建 OU 和安全组1. 单击“开始”按钮,指向“所有程序”,指向“管理工具”,然后单击“Active Directory 用户和计算机”。
2. 单击“”旁边的“+”号将其展开。
单击“”本身,显示其在右窗格中的内容。
3. 在左窗格中,右键单击“”,指向“新建”,然后单击“组织单位”。
4. 在名称框中键入“Accounts”,然后单击“确定”。
5. 重复步骤 3 和 4 以创建“Groups”和“Resources”OU。
6. 在左窗格中单击“Accounts”。
此时将在右窗格中显示其内容。
(此过程开始时它是空的。
) 7. 右键单击“Accounts”,指向“新建”,然后单击“组织单位”。
8. 键入“Headquarters”,单击“确定”。
9. 重复步骤 7 和 8,在“Accounts”中创建“Production”和“Marketing”OU。
完成后,OU 结构应与图 5 中显示的内容相似。
图 5. 创建组织单位查看大图10. 使用同样的方法,在“Resources”OU 中创建“Desktops”、“Laptops”和“Servers”。
11. 右键单击“Groups”,指向“新建”,然后单击“组”以创建两个安全组。
要添加的两个组是“Management”和“Non-management”。
每个组的设置应该是“全局”和“安全”。
单击“确定”分别创建每个组。
完成所有步骤后,最终的 OU 结构应与图 6 中显示的内容相似。
图 6. 最终的 OU 结构查看大图创建用户帐户创建用户帐户1. 在左窗格中,单击“Headquarters”(在“Accounts”中)。
此时将在右窗格中显示其内容。
(在此过程开头时它为空。
) 2. 右键单击“Headquarters”,指向“新建”,然后单击“用户”。
3. 键入“Christine”作为“名”;键入“Koch”作为“姓”。
(注意,在“姓名”框中将自动显示全名。
) 4. 键入“Christine”作为“用户登录名”。
窗口应与图 7 相似。
图 7. 添加用户5. 单击“下一步”。
6. 在“密码”和“确认密码”中,键入“pass#word1”,然后单击“下一步”继续。
注意:默认情况下,Windows Server 2003 要求所有新创建的用户使用复杂密码。
可通过组策略禁用密码复杂性要求。
7. 单击“完成”。
此时,Christine Koch 作为用户显示在右窗格的“/Accounts/Headquarters”下面。
8. 重复步骤 2 到 7,为“Headquarters”OU 添加附录 A 中列出的名称。
完成后,“Headquarters”OU 屏幕应与图 8 相似。
图 8. “Headquarters”OU 中列出的用户查看大图9. 重复步骤 1 到 8,在“Production”和“Marketing”OU 中创建用户。
将用户添加到安全组中将用户添加到安全组中1. 在左窗格中,单击“Groups”。
2. 在右窗格中,双击“Management”组。
3. 单击“成员”选项卡,然后单击“添加”。
4. 单击“高级”,然后单击“立即查找”。
5. 按住“Ctrl”键并单击用户名,从下面部分中选择所有相应的用户。
在突出显示所有成员后,单击“确定”。
(附录 A 中列出了属于该安全组成员的用户。
)再次单击“确定”,将这些成员添加到“Management”安全组中。
单击“确定”关闭“Management 安全组属性”页。
图 9. Management 安全组成员是从三个 OU 中挑选的6. 重复步骤 2 到 5,为 Non-management 组添加成员。
7. 关闭“Active Directory 用户和计算机”管理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