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geM915产品简介
PowerEdge M915是一款专为处理严苛任务设计的高性能刀片服务器,旨在提供卓越的计算能力和数据中心效率。
这款服务器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密度的48个处理器核心,可支持关键任务业务应用程序的快速运行和强大的虚拟机处理,从而优化数据库性能并提升整体业务表现。
凭借AMD技术,M915旨在提供48个处理器核心,以实现卓越的4S性能和2S价值,同时提供基础架构运营的高效能。
服务器内置的电源和散热监控功能有助于提高平台效率,通过灵活的处理器核心池分配,一个机箱中的M915刀片可提供高达384个核心,每U高达38个核心,确保I/O吞吐量的充分发挥。
在I/O性能方面,M915支持大量的10 GbE和GbE端口,为虚拟化应用程序提供专用带宽,同时支持多种网络结构和供应商选择,以满足不同部署需求。
配备的双端口10 GbE网卡能够提供高达120 Gbps的聚合吞吐量,为数据中心的网络流量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在管理和效率方面,M915采用一对多机箱管理控制器,简化了BIOS、固件和驱动程序的更新,实现多机箱的统一管理。
其高效的电源和冷却技术,如92%以上的行业领先效率和冗余电源,以最少的电力消耗提供企业级冷却,降低了运营成本。
为了进一步提升可用性,M915提供数据保护选项,如双故障安全型嵌入式虚拟机管理程序和硬件RAID控制器,确保数据安全,降低IT中断的风险,帮助企业保护关键信息免受丢失。
JRockit特性
Oracle JRockit 5.0是一款专为高性能服务器设计的Java虚拟机(JVM),特别适合运行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大型关键任务应用。
该版本支持64位的英特尔至强和英特尔安腾处理器,并兼容多种平台,包括Solaris OS、Red Flag Linux服务器以及基于SPARC的系统。
BEA系统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Rob Levy强调了JRockit的创新与高效,称其为“全球速度最快的面向大规模、关键任务型服务器端应用的Java虚拟机”,已确立行业标准。
新版本JRockit 5.0在效率、可管理性、性能和稳定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新增对Solaris OS和SPARC系统的支持,并与中科红旗软件公司合作,为中国客户提供了高性能的J2EE解决方案。
BEA JRockit Mission Control套件提供了一系列性能工具,包括实时监控、管理和分析Java应用中的内存泄漏问题,无需重启服务器即可进行故障排除。
该套件包含三个独特工具,为开发人员和系统管理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时可见性和控制能力,帮助他们优化应用性能和确保系统质量。
BEA JRockit为WebLogic Real Time(WebLogic实时版本)产品提供坚实基础。
WebLogic Real Time旨在提供可预测的应用响应速率,确保关键交易顺利进行,避免延迟。
借助轻便的Spring框架,开发人员可以获得混合开发环境的优势,并实现原先无法达到的可预测执行时间。
借助JRockit及其独特的确定性垃圾收集器(仅作为即将推出的BEA WebLogic Real Time版本的一部分发布),Java技术现在可以应用于高性能应用领域。
BEA系统有限公司Java运行时产品部总经理Guy Churchward指出,在金融服务行业,成本中心不仅仅是业务部门的一部分,它本身就是一种业务。
WebLogic Real Time版本的目标是提高性能,使业务部门决策者确信,WebLogic Real Time版本能够满足他们在关键任务型应用响应方面的需求。
centos优点?
概述一下,centos与redhat的区别和优缺点?
CentOS是一种基于RedHat企业级操作系统代码(RHEL)构建的操作系统,因此它与RedHat具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它们之间有一些主要区别:
1.支持:RedHat是一种商业操作系统,需要订阅才能获得支持和更新。
CentOS则是一个社区版的发行版,完全免费,并不需要购买订阅或付费支持计划。
2.更新:RedHat一般会在发布后的数年内提供更新和支持,而CentOS的重要更新则可能要比相应的RHEL版本稍晚一些。
3.品质保证:RedHat是一种经过广泛测试和验证的操作系统,而CentOS则更加注重稳定性和可靠性。
4.应用场景:RedHat更适合高性能、高安全性和商业关键任务。
CentOS则更适合个人使用、中小型企业、组织以及一些开发人员等用户群体。
5.社区:CentOS是一个社区驱动的项目,社区用户可以对代码进行修改和分发。
RedHat则更多的是企业驱动,用户只能使用其已发布的产品。
以下是他们各自的优缺点:
RedHat的优点:
-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更长的支持周期
-一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适合企业关键任务使用
RedHat缺点:
-需要购买订阅才能获得支持和更新
-软件更新速度可能较慢
-价格相对较高
CentOS的优点:
-免费使用和更新
-非常稳定和可靠
-社区活跃,有更多的社区支持和帮助
-拥有与RHEL相似的功能和性能
CentOS的缺点:
-不提供商业支持
-更新可能比RHEL版本稍慢
-对于一些生产环境来说,不如RedHat稳定
centos最小化安装优点
(1)Linux系统的第一个进程(pid=1)为init:
Linux操作系统的启动首先从BIOS开始,接下来进入bootloader,由bootloader载入内核,进行内核初始化。
内核初始化的最后一步就是启动pid为1的init进程。
这个进程是系统的第一个进程。
它负责产生其他所有用户进程。
(2)init进程是所有进程的祖先,不可以kill(也kill不掉)
init以守护进程方式存在,是所有其他进程的祖先。
init进程非常独特,能够完成其他进程无法完成的任务。
Init系统能够定义、管理和控制init进程的行为。
它负责组织和运行许多独立的或相关的始化工作(因此被称为init系统),从而让计算机系统进入某种用户预订的运行模式。
(3)大多数linux发行版的init系统是和systemV相兼容的,被称为sysvinit
sysvinit就是systemV风格的init系统,顾名思义,它源于SystemV系列UNIX。
它提供了比BSD风格init系统更高的灵活性。
是已经风行了几十年的UNIXinit系统,一直被各类Linux发行版所采用。
(1)CentOS5
(2)CentOS6
(1)优点
sysVinit运行非常良好,概念简单清晰,它主要依赖于shell脚本。
(2)缺点
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启动太慢、很容易夯(hang)住,fstab与nfs挂载问题
说明:CentOS6采用了Upstart技术代替sysvinit进行引导,Upstart对脚本做了大量的优化,缩短了系统初始化时的启动时间,但是CentOS6为了简便管理员的操作,Upstart的很多特性并没有凸显或者直接不支持,因此在CentOS6中的服务启动脚本还是以原来的sysv的形式提供的,
(1)CentOS6
(2)Ubuntu14
说明:systemd技术的设计目标是克服sysvinit固有的缺点,提高系统的启动速度,和sysvinit兼容,降低迁移成本,
做主要的优点:并行启动
(1)RedHat7/CentOS7
(2)Ubuntu15
方法1(在装系统时修改):
在安装系统的时候配置,修改内核选项=0biosdevname=0
方法2(装系统时忘记修改,装系统后修改):
(1)编辑网卡
#cd/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mvifcfg-ens160ifcfg-eth0#mvifcfg-ens192ifcfg-eth1#vimifcfg-eth0TYPE=EthernetBOOTPROTO=noneDEFROUTE=yesIPV4_FAILURE_FATAL=noIPV6INIT=yesIPV6_AUTOCONF=yesIPV6_DEFROUTE=yesIPV6_FAILURE_FATAL=noIPV6_ADDR_GEN_MODE=stable-privacyNAME=eth0#网卡名称改为eth0DEVICE=eth0#设备名称改为eth0ONBOOT=yesIPADDR==24GATEWAY=1=6_PEERDNS=yesIPV6_PEERROUTES=yesIPV6_PRIVACY=no注:删掉网卡内的UUID=f7-d198-4e4f-aab0-34ab10d通用唯一识别码和HWADDR=00:0c:29:a5:3f:39MAC地址这两行。所有网卡都需要修改
(2)编辑grub文件
[root@localhostnetwork-scripts]#cp-a/etc/sysconfig/grub/etc/sysconfig/#备份文件[root@localhostnetwork-scripts]#vim/etc/sysconfig/grubGRUB_TIMEOUT=5GRUB_DISTRIBUTOR=$(seds,release.*$,,g/etc/system-release)GRUB_DEFAULT=savedGRUB_DISABLE_SUBMENU=trueGRUB_TERMINAL_OUTPUT=consoleGRUB_CMDLINE_LINUX=crashkernel==0biosdevname=0rhgbquiet#这行添加=0biosdevname=0GRUB_DISABLE_RECOVERY=true
(3)生成启动菜单
[root@localhostnetwork-scripts]#grub2-mkconfig-o/boot/grub2/:/boot/7.x86_64Foundinitrdimage:/boot/7.x86_:/boot/vmlinuz-0-rescue-7d9a96acd937e06ede5350e9eFoundinitrdimage:/boot/
然后重启服务器:reboot,重启服务器后查看网卡信息,
再安装操作系统的时候使用的最小化安装,有很多包没有安装,使用时发现好多命令没有如{vim、wget、tree…等},下面就安装命令,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调整。
yum-yinstallwgetnet-toolsscreenlsoftcpdumpncmtropenssl-develvimbash-completionlrzsznmaptelnettreentpdateiptables-services
需要开机自启动的脚本或者配置,可以放在/etc/里,但是发现并没有执行,下面我们看一下原因。
#ll/etc/1rootroot13Jan523:31/etc/-rc.d/#发现是个软连接文件#ls-l/etc/rc.d/-rw-r–r–1rootroot473Oct2011:07/etc/rc.d/#问题在这里,没有执行权限#chmod+x/etc/rc.d/#添加执行权限#ls-l/etc/rc.d/-rwxr-xr-x1rootroot473Oct2011:07/etc/rc.d/注:这样添加在里的开机自启动配置就可以执行了。
linux系统下都有一个默认的超级管理员root,ssh服务的默认端口是22,圈内都知道,那么接下来我们可以修改一下我们的默认端口和禁止root用户远程登录,初步提高一下服务器的安全
1、首先修改ssh的默认端口#sed-is#\#Port22#Port#g/etc/ssh/sshd_config#端口可以改成1-之间任意端口,建议改成较大的端口,因为一万以内的端口常用的服务有占用,防止冲突(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端口要记住,否则连接不上服务器)2、禁止root用户远程登陆a):添加一个普通用户并设置密码(注:这一步必须执行,否则将造成远程连接不上服务器)#useraddxxx#添加xxx用户#echopass|passwd–stdinxxx#给xxx用户设置密码为passb):修改ssh服务配置文件并撑起服务#sed-is/#PermitRootLoginyes/PermitRootLoginno//etc/ssh/sshd_config#systemctlrestartsshd
此时断开当前连接或者新开一个连接就会发现使用root用户连接不上服务器了,莫慌,使用xxx用户连接然后切换到root用户即可
SELinux(Security-EnhancedLinux)是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对于强制访问控制的实现,说白了就是安全机制,当然如果会配置的话建议配置更好,这里就介绍一下如何关闭吧,哈哈哈。
##SELINUX=enforcing#SELINUX=disabled#g/etc/selinux/config#修改配置文件需要重启服务器配置才会生效,如何立即生效那?#setenforce0#关闭SELinux立即生效,重启服务器后配置失效。
防火墙,不解释,内网服务建议关掉,对外开放的服务器需要配置规则,这里先关掉,关于防火墙配置规则等待后续更新。
#systemctlstopfirewalld#临时关闭#systemctldisablefirewalld#永久关闭
装机后主机名默认为localhost,这里个人想更改自己的主机名,在不搭建内网DNS的情况,能通过主机名找到本机的IP地址。
#hostnamectlset-hostnameweb01#设置主机名为web01,这样设置连配置文件里都修改了
#echo192.168.6.6web01/etc/hosts#192.168.6.6为本机IP
如果是云服务器,这步优化基本都被作了,如果是物理机需要执行此步
#@#UseDNSyes@UseDNSno@g;s@^GSSAPIAuthenticationyes@GSSAPIAuthenticationno@g/etc/ssh/sshd_config#systemctlrestartsshd
说明:GSSAPIAuthentication参数是用于Kerberos验证的,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不可能使用这种验证机制的,所以要注意把他们停掉。然后重启服务会发现远程连接速度有明显提升
设置服务器字符集,国际通用utf-8,根据自身业务来定
#localectlstatus#查看当前字符集SystemLocale:LANG=en_-8VCKeymap:usX11Layout:us#localectlset-localeLANG=zh_-8#修改字符集为zh_-8,命令行和配置文件都生效#cat/etc/#查看配置文件LANG=zh_-8
CentOS7.2系统默认最大打开文件限制为1024,每建立一个TCP连接既浪费一个限制(这里不细讲,后续会更新详细说明),为了提升服务器性能,所以我们要增加打开文件的最大限制
#ulimit-n#默认大小1024#echo*softnofile/etc/security/#xi修改最大限制为#echo*hardnofile/etc/security/
时间同步,这里不多说了,向OpenStack的所有节点的时间不一致会导致创建不了虚拟机,也会有其他的问题,不多说,我们生产上所有服务器时间都是同步的。
#yuninstall-yntpdate#前面已经装过了##这里同步的是aliyun的时间,公司内部建议自己搭建时间服务器(减少流量、广播等),然后加入crontab即可,内网时间服务器等待后续更新。
TCP断开连接时会有一个等待时间为2msl(60秒)对应的状态为TIME_WAIT,如果业务并发较大的话会有很多的TIME_WAIT状态(详细等待后续更新),如何来解决那?
#cat/proc/sys/net/ipv4/tcp_timestamps#时间戳,默认是开启的#cat/proc/sys/net/ipv4/tcp_tw_reuse#连接复用,tcp_timestamps是开启的状态下是可以开启的,1为开启,默认是关闭的状态。
#cat/proc/sys/net/ipv4/tcp_tw_recycle#socket快速回收,net网络状态下不可以开启,负载均衡上不可以打开,读者根据自身情况开启或关闭,默认为关闭状态。
好了,服务器优化就介绍到这里,以上优化不分先后顺序!!
Centos7系统有什么特点?
CentOS7是一款基于RedHatEnterpriseLinux(RHEL)开发的免费开源操作系统。它具有以下特点:
兼容性高:CentOS7兼容大多数硬件,可以运行在多种计算机硬件平台上,包括x86、x64和ARM等处理器体系结构。
稳定性好:CentOS7采用了RHEL的源代码,在稳定性方面有很大优势。
安全性高:CentOS7安装时会自动开启防火墙和SELinux,可以有效保护系统安全。
支持软件包管理:CentOS7采用了YUM包管理器,可以方便地安装、升级和卸载软件包。
网络功能强大:CentOS7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功能,包括虚拟网络、Bonding、VLAN等,可以满足各种网络需求。
免费开源:CentOS7是一款免费开源的操作系统,可以免费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