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桌面有什么用处?
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阿里云,腾讯云,禹龙云等各种云相继出现,而作为云计算典型应用的云桌面更是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云桌面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会被大家所吹捧和喜爱的呢。
首先是可以替代传统PC办公,云桌面是基于分布式云计算存储技术并对服务器虚拟化和桌面虚拟化,提供桌面化的方式发布给用户使用并可用平板手机云终端等设备来连接进行上网办公,不仅使用习惯一样同时又比传统PC拥有更方便的管理和维护;
其次是可以降低TCO成本,云桌面不久可以利用手机平板云终端等外设连接登录同时还能用旧电脑进行登录具有利旧功能,同时采用云终端不仅采购成本比传统PC低同时云终端功耗低只有5W每年可节省95%的用电成本和90%管理维护和升级成本,而据了解采用禹龙CLOUDV云桌面的TCO成本仅微传统PC的55%的,所以说云桌面可以降低TCO成本
最后是可以保证数据安全,云桌面所有数据和应用都在服务器和存储上运行和保存,终端桌面不保存任何数据保证数据不落地同时采用重要数据授权访问和登录来保证数据不被拷贝转发等任何形式的外泄。
云桌面是云计算下的一种新型应用它不久可以替代我们传统的PC办公让我们进入云办公的模式,同时它还可以降低TCO成本以及更好的保证数据安全。
腾讯云CVM云主机介绍
腾讯云CVM云主机是一种提供安全、弹性计算服务的云服务产品。
通过快速创建和调整,用户能根据业务需求即时扩展或缩减资源,从而节省成本。
CVM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快速部署、高弹性、灵活调整以及安全稳定。
以下是CVM的主要特性:
对于新用户,腾讯云还提供小实例的免费资源和SA2等高性价比实例,如AMD的星星海机型,性价比优于Intel实例。
竞价实例适用于可中断场景,能有效降低成本。
在选择CVM时,建议关注性价比和服务质量,因为云服务器市场基本同质化,价格差距可能较大。
迁移阿里云主机到腾讯云有多种方案,包括官方迁移工具和第三方服务。
至于云服务器与IDC的对比,不仅关注计算成本,还要考虑数据中心的其他成本和运维管理。
虽然云服务器能提供基础安全防护,但应对高级安全威胁和人为问题仍需额外的安全产品。
同时,上云后还需要进行架构优化以实现真正的优势,如负载均衡和故障恢复。
欠费后的资源赎回规则也需了解,以免资源丢失。
Docker+ Kubernetes已成为云计算的主流(二十六)
最近正在抽时间编写k8s的相关教程,很是费时,等相关内容初步完成后,再和大家分享。
对于k8s,还是上云更为简单、稳定并且节省成本,因此我们需要对主流云服务的容器服务进行了解,以便更好地应用于生产。
主流云服务容器服务介绍
Docker+ Kubernetes已成为云计算的主流
亚马逊AWS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是亚马逊公司旗下云计算服务平台,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客户提供云解决方案。
AWS面向用户提供包括弹性计算、存储、数据库、应用程序在内的一整套云计算服务,帮助企业降低IT投入成本和维护成本。
那么如何在AWS上运行Docker呢?AWS 同时为 Docker 开源解决方案和商业解决方案提供支持,并且可通过多种方式在 AWS 上运行容器:
微软Azure
Microsoft Azure 是一个开放而灵活的企业级云计算平台。
通过 IaaS + PaaS 帮助用户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工作效率并节省运营成本。
Azure是一种灵活和支持互操作的平台,它可以被用来创建云中运行的应用或者通过基于云的特性来加强现有应用。
它开放式的架构给开发者提供了Web应用、互联设备的应用、个人电脑、服务器、或者提供最优在线复杂解决方案的选择。
在容器这块,Azure同样的提供了众多解决方案:
下面我们侧重介绍下以下服务:
阿里云
阿里云()创立于2009年,是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及人工智能 科技 公司,为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开发者和政府机构提供服务。
2017年1月阿里云成为奥运会全球指定云服务商。
2017年8月阿里巴巴财报数据显示,阿里云付费云计算用户超过100万。
阿里云致力于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提供安全、可靠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让计算和人工智能成为普惠 科技 。
阿里云在全球18个地域开放了49个可用区,为全球数十亿用户提供可靠的计算支持。
此外,阿里云为全球客户部署200多个飞天数据中心,通过底层统一的飞天操作系统,为客户提供全球独有的混合云体验。
飞天(Apsara)是由阿里云自主研发、服务全球的超大规模通用计算操作系统。
它可以将遍布全球的百万级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级计算机,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为 社会 提供计算能力。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到万物互联网,互联网成为世界新的基础设施。
飞天希望解决人类计算的规模、效率和安全问题。
飞天的革命性在于将云计算的三个方向整合起来:提供足够强大的计算能力,提供通用的计算能力,提供普惠的计算能力。
飞天诞生于2009年2月,目前为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创业企业、政府、机构等提供服务。
同样,阿里云对容器也提供了友好的支持:
容器服务提供高性能可伸缩的容器应用管理服务,支持用Docker和Kubernetes进行容器化应用的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多种应用发布方式和持续交付能力并支持微服务架构。
容器服务简化了容器管理集群的搭建工作,整合了阿里云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打造云端最佳容器运行环境。
容器服务 Kubernetes 版(简称 ACK)提供高性能可伸缩的容器应用管理能力,支持企业级 Kubernetes 容器化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容器服务 Kubernetes 版简化集群的搭建和扩容等工作,整合阿里云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打造云端最佳的 Kubernetes 容器化应用运行环境。
阿里云弹性容器实例(Elastic Container Instance)是 Serverless 和容器化的弹性计算服务。
用户无需管理底层 ECS 服务器,只需要提供打包好的镜像,即可运行容器,并仅为容器实际运行消耗的资源付费。
容器镜像服务(Container Registry)提供安全的镜像托管能力,稳定的国内外镜像构建服务,便捷的镜像授权功能,方便用户进行镜像全生命周期管理。
容器镜像服务简化了Registry的搭建运维工作,支持多地域的镜像托管,并联合容器服务等云产品,为用户打造云上使用Docker的一体化体验。
腾讯云
腾讯云为腾讯倾力打造的云计算品牌,以卓越 科技 能力助力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为全球客户提供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服务,以及定制化行业解决方案。
其基于QQ、微信、腾讯 游戏 等海量业务的技术锤炼,从基础架构到精细化运营,从平台实力到生态能力建设,腾讯云将之整合并面向市场,使之能够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集云计算、云数据、云运营于一体的云端服务体验。
在容器这块,腾讯云提供了如下解决方案:
腾讯云容器服务(Tencent Kubernetes Engine ,TKE)基于原生 kubernetes 提供以容器为核心的、高度可扩展的高性能容器管理服务。
腾讯云容器服务完全兼容原生 kubernetes API ,扩展了腾讯云的 CBS、CLB 等 kubernetes 插件,为容器化的应用提供高效部署、资源调度、服务发现和动态伸缩等一系列完整功能,解决用户开发、测试及运维过程的环境一致性问题,提高了大规模容器集群管理的便捷性,帮助用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容器服务提供免费使用,涉及的其他云产品另外单独计费。
容器实例服务(Container Instance Service , CIS)可以帮用户在云上快捷、灵活的部署容器,让用户专注于构建程序和使用容器而非管理设备上。
无需预购 CVM(云服务器),就可以在几秒内启动一批容器来执行任务。
同时,开发者也可以通过 kubernetes API 把已有kubernetes 集群的 pod 调度到 CIS 上以处理突增业务。
CIS 根据实际使用的资源计费,可以帮用户节约计算成本。
使用 CIS 可以极大降低用户部署容器的门槛,降低用户执行 batch 型任务或处理业务突增的成本。
从上面主流的云服务中我们可以看到,没有哪家云厂商不支持Docker,同样的,也没有哪家云厂商不支持Kubernetes!也就是说,Docker+ Kubernetes已经成为云计算的主流!
什么是Kubernetes(k8s)
Kubernetes(简称k8s)诞生于谷歌,是一个开源的,用于管理云平台中多个主机上的容器化的应用,k8s的目标是让部署容器化的应用简单并且高效,其提供了应用部署、规划、更新、维护的机制。
k8s主要有以下特点:
支持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多重云(multi-cloud) 。
可以将容器化的工作负载从本地开发计算机无缝移动到生产环境。
在本地基础结构以及公共云和混合云中,在不同环境中协调容器,保持一致性。
支持模块化,插件化,可挂载,可组合。
并且k8s的扩展和插件在社区开发者和各大公司的支持下高速增长,用户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社区产品/服务以添加各种功能。
支持自动部署,自动重启,自动复制,自动伸缩/扩展,并且可以定义复杂的容器化应用程序并将其部署在服务器群集甚至多个群集上——因为k8s会根据所需状态优化资源。
通过内置的自动缩放器,k8s可轻松地水平缩放应用程序,同时自动监视和维护容器的正常运行。
Kubernetes正在塑造应用程序开发和管理的未来
k8s构建于 Google 数十年经验,一大半来源于 Google 生产环境规模的经验。
结合了社区最佳的想法和实践,而且还在不断地高速迭代和更新之中。
她衔着金钥匙出生,一诞生就广受欢迎,更是在2017,其打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赢得了云计算的战争——主流的云厂商基本上都纷纷放弃了自己造“轮子”的举动,终止了各自的容器编排工具,加盟了k8s阵营,其中包括Red Hat、微软、IBM、阿里、腾讯、华为和甲骨文等。
k8s像风暴一样席卷了应用开发领域,并且已成为云原生应用程序(架构、组件、部署和管理方式)的事实标准,大量的开发者和企业正在使用k8s创建由微服务和无服务器功能组成的现代架构。
Docker+ Kubernetes已成为云计算的主流
容器是现代软件交付的未来,而Kubernetes是编排容器的最佳方案(事实上的标准)。
Docker 和Kubernetes相辅相成,联手打下了云计算的“万里江山”。
Docker 为打包和分发容器化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标准,而 Kubernetes 则协调和管理通过 Docker 创建的分布式容器化应用程序。
换句话说,Kubernetes 提供了部署和运行通过Docker生成的应用程序所需的基础结构。
在主流的云服务,基于Docker+k8s的新型PaaS平台具有敏捷部署、弹性伸缩、灵活调度、故障自动恢复等优势,充分满足业务扩展中的资源支持,因此在短短两年之内,便从Docker Swarm、Cloud Foundry Diego、Kontena、Apache Mesos、Amazon ECS…等大量对手中脱颖而出,拿下了皇冠。
k8s和Docker的胜利意味着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无论使用哪一种云平台,研发人员都可以拥有完全相同的计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