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大型服务器可能是一项昂贵的投资,尤其是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以下是一些提示,可帮助您在不牺牲质量的情况下找到满足您需求的服务器。
服务器。通过比较价格、寻找二手服务器、考虑租用服务器、谈判和寻求专业建议,您可以获得优质服务器,而无需牺牲质量。
不同年龄段的人该如何购买保险?
一、儿童阶段(0-18岁)在大白接触的家庭案例中,很多家长是从幼弱的孩子身上才感受到规避风险的重要性,并购买了人生第一份保险。
家长的这份心情,大白能够理解。
但正是情感因素的掺杂,一些家长也走入了误区。
最典型的,就是大白反复强调过的,保险一定不能先保小,应该优先保大。
道理很简单,家长其实也都能想明白:未成年的孩子不能为家庭创造经济价值,反而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耗费家长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只有家庭的经济支柱保好了,才能保障好家里的老老小小。
1、购买策略在小孩预算不能超过大人的情况下,给孩子买保险,主要是上齐“三道杠”:医保,重疾险、意外险。
若经济允许,可再适当补充医疗险。
医保:可提供门诊、住院、特定大病报销等保障,孩子平时得的一些小病(如发烧、肺炎),或磕碰、擦伤,医保基本能够覆盖掉,且保费不高,可带病投保,保证续保,属于性价比最高的基础性保障。
对孩子和家庭而言,应该是优先项。
意外险:小孩子生性好动,发生意外防不胜防,意外险正是对各种意外,如烫烧伤、摔伤、残疾等进行保障的保险,所以是刚需。
目前市面上儿童意外险很多,多以1年期形式出现,多为意外身故/伤残+意外医疗+重疾的组合。
费用不高,一二百块,不过保额普遍偏低,家长可多买几份意外医疗保障较好的。
但要注意少儿身故赔偿限额:不满10周岁,为20万;已满10周岁未满18周岁,为50万。
消费型重疾险:由于保险更新换代快,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加上少儿高发重疾和成人高发重疾并不一样,大白认为,为孩子购买保20年或30年的消费型重疾险即可。
待其成人,可自主补充终身型重疾险。
要注意产品是否覆盖孩子特有的重疾,如川崎病、重症手足口。
最好选择有“豁免”条款的保险,即孩子得了合同中约定的病后,可以不用再交保费,依然能够享受保障。
医疗险:医疗险和医保、重疾险能相互补充,但预算有限,对孩子而言,医保才是刚需。
若经济允许,建议优先选择高保额、高免赔额的。
0-4岁的孩子购买会稍贵,5岁后较便宜。
2、注意事项很多家长咨询“是否要给孩子买教育金?”,大白觉得,预算有限时,还是要以保障作为第一优先选择。
教育金看似兼顾保障和理财,收益其实不乐观,大部分产品每年收益在1.8%-3.5%间,并不比货币基金更好,还不灵活。
并不建议购买。
二、步入社会(20-30岁)这个阶段的人,大多具有如下特征:(1)收入还较低或不稳定(2)大多数单身,但也要开始为成家买房做准备(3)身体普遍较好,处于人生中患病几率最低的阶段(4)父母大多已年过50,身体机能逐渐下降1、购买策略20-30岁属于人生很重要的一个过渡期,建议配置消费型产品,做好保障,同时保费负担不会太重。
意外险:意外险是每个年龄阶段,大白都建议购买的险种,而且20多岁,旅游或出差也多。
需要注意职业种类是否符合投保要求。
消费型重疾险:这个阶段,既面临自我投资,也要准备买房,经济压力还是不小,可考虑长期缴费的消费型重疾险,比如保至60周岁、70周岁,保额适中,保费也就小几千。
如果预算充足,非常建议购买长期重疾险。
一些性价比很高的产品,保额50万,交30年,附加轻症,也就5000元左右。
感兴趣的,可向大白咨询。
若经济实在紧张,一年期重疾险,30万保额,保费才几百。
但不保证续保,大白不是特别推荐。
医保/新农合、政府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的重疾补充保险或是更好的选择,具体可向当地社保局了解。
定期寿险:父母逐年老去,若是独身子女,不能不考虑赡养责任,可以购买定期寿险。
此时买,年轻,杠杆率高,10万保额,交10年,保20年,保费几百就能搞定。
2、注意事项现在市场上,各种理财保险十分热门。
大白之所以建议不要买:一是觉得产品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过于复杂;二来,理财型保险的核心是稳健长期,长期持有,复利见效,收益才会走高。
对经济基础尚不稳固的年轻人来说,并非首选(自我投资、买房更迫切点),更适合经济较为稳定的成熟家庭配置。
当然,如果要历练下自己,目前收益好的投资渠道也不少。
这个话题,有机会,大白会单独拎出来,和大家详细聊一聊。
三、成家立业(30-40岁)三十而立,这个阶段的人,大多已组建家庭,事业小有成就,有一定积蓄。
但背负的责任也重:家有老小,还要还房贷、车贷。
由于工作压力和缺乏锻炼,健康状况也开始走下坡路。
1、购买策略保障的重点,应着重于完善家庭经济支柱的保障,提高整个家庭财务的抗风险能力。
意外险:每个阶段必需。
注意保额不能太低。
重疾险:优先考虑终身型重疾险,此时买,健康状况尚好,保费不会太高,即使交30年,也能在退休前后交完。
若预算有限,不妨考虑终身型与消费型组合搭配,将保障做足。
定期寿险:考虑庞大的家庭责任,强烈建议购买。
定期寿险属于纯保障型的险种,能以较低保费撬动高保额,帮助家庭支柱将经济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
医疗险:医疗险能对社保和重疾险起到不错的补充作用,而且不贵,能将看病的压力降到最小。
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建议优先选择高免赔额、高保额的类型。
2、注意事项30-40岁,各种责任压身,仍应以保障为主,同样不建议在理财类保险上投入太多。
四、事业高峰(40-50岁)这个阶段有如下特点:1、处于事业高峰期,收入高且稳定2、家庭责任小,但自己年岁见长,开始考虑未来的养老问题3、身体大不如前,小病小痛日渐频繁1、购买策略此时已经有足够能力负担高端型保险,不妨将保额做高,入手终身型重疾险,从而降低退休后的养老支出负担。
高保额意外险:刚需。
此时应优选高保额的,比如100万,保费也就几百。
若想做到更高保额,如年收入的5-10倍,可在不同公司多买几份。
最好选择意外身故/伤残比较高的(仅保意外全残,不推荐)。
由于市面上短期产品多,记得及时续保。
重疾险:强烈建议购买终身型重疾险。
若50岁后再买,保费不仅容易倒挂(保费比保额还高),保额也普遍偏低。
可以说这个阶段是能买到合适重疾险的最后机会。
定期寿险:依然是定期寿险优先,纯保障作用。
如果已经购买,考虑可能有儿女在上学,或还有房贷、车贷,不妨追加保额。
医疗险:这个阶段,小病大痛或许已难以避免,因此,医疗险也属于刚需。
目前很多百万医疗险,性价比都不错,建议入手一款。
对看病环境、服务体验有更高要求的人群,可考虑高端医疗险。
和意外险一样,要注意续保。
养老保险:中国人均寿命78岁,即使60岁退休,还有18年。
趁着收入稳定,此时尽早规划养老问题,晚年的压力才会更小。
如果有不错的收入和积蓄,建议在国家退休金外,补充商业养老保险,保障退休后的生活质量、看病就医不受影响。
保额应定的稍高,可选择最长缴费期,降低保费压力。
若还有结余,不妨寻找可靠的投资渠道,赚取收益,减少通胀影响。
2、注意事项45岁开始,癌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而一旦遭遇癌症,就会马上面临巨额支出。
从近两年的医疗费用看,尤其是重大疾病中发生率最高的几种,治疗费和康复费用至少在30万。
因此,再强调一遍,不要忽视重疾险。
不买终身型的,也可以购买长期缴费的消费型重疾险。
五、进入晚年(50岁以后)超过50岁,已经顺利卸下家庭责任重担,健康和养老问题成为关注重点。
1、购买攻略意外险:老年人由于身体和精神状态下降,反应力、敏捷性、身体机能均大不如前,发生意外的概率要远高于青壮年时期,配置意外险尤为必要。
而且其对年龄的要求不高,70、80岁也可以正常买。
但保额普遍不会太高。
建议多关注意外医疗保障,若保费一致,免赔额越低越好。
重疾险:超过50岁,重疾险性价比大为降低。
但可以买到不错的防癌险。
根据保监会数据,癌症理赔比例占到全部重疾的60%。
而很多防癌险,10万保额,保到七八十岁,保费也就2000元不到,核保还较为宽松,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也可投保。
推荐购买。
医疗险:这个阶段,买医疗险也不算很贵,百万医疗险2000元不到,还可对防癌险起到较好的补充作用。
2、注意事项很多疾病在早期都能得到控制并治愈,子女注意多提醒父母定期去体检,这也是应尽的孝心。
大白说:没有一劳永逸的保险方案经常有用户来问,买了这份保险,是不是其它保险就不用买了?其实,保险的保障不是一次就能建立完善的。
由于我们的资产负债、家庭结构、健康状况都在发生变化,加上保险产品也在时刻升级换代,很容易就会导致我们某一时间段买的保险,之后会逐渐偏离甚至失去当初的保障效果。
所以,大白才会建议,应该根据人生的不同阶段来建立相应的保障,千万不能以为自己拥有了一份保单之后,就可以一劳永逸、高枕无忧了。
这里还需提醒大家,大白今天所说的,只适用于大部分人的情况。
具体该如何规划,还是要结合自身特定的情况和需求。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你觉得牺牲生活质量的攒钱有必要吗?
有必要,尤其对一些收入不太高的家庭和个人。
首先攒钱是为了满足生活更多需要,比如买车买房,比如孩子上学,如果不攒钱,这些支出哪里来?都不是生活质量的问题了,简直是刚需。
所以生活质量,本身就靠不住,有条件讲质量,没条件先考虑生存。
寅吃卯粮总是靠不住的。
我们的父母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他们那个时候,很少为了一顿大餐或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游,或者一个包包,而忽略生活的本质,那就是:或日子要细水长流,这才是长久的质量的保证。
其次,如果收入不高,一时的生活质量也是假象吧,月光族,是看上去挺光鲜,月底的拮据怕是只有自己知道。
或者用半年工资去旅游,当时是挺开心的,年底发现还住在租来的房子里,之前的开心也打了折扣。
就是不出去玩,阻一个大点的房子,到底也是给房东打工。
不如攒钱,将来房子,车里都是自己的,踏实。
至于生活质量,攒钱也不耽误去赏花赏景。
所以生活质量说白了就是生活态度,你规划生活,不代表就不去享受生活了,享受生活也不代表花很多钱。
有钱吃牛排,没钱可以吃鸡肉嘛。
如果为了今天能吃上牛排,后天大后天都喝粥,是不是就有点顾头不顾尾了?
再说收入好点的,不差钱,可是一点钱不攒,来个意外怎么办,不说疫情啦,几个月不上班,生活还能够应付。如果父母或者自己有个意外怎么办?没有存款还靠银行贷款吗?
所以,无论有钱没钱,学点生活规划,它非凡没有损失质量,反倒是让你学会真正体会生活真谛。
物质的质量,永远不及平淡但长久的生活态度来的踏实,来的可靠。
揭秘!盘点那些坑惨普通家庭的保险套路,踩中这些坑可能就白买了!
一、普通家庭买保险,这些坑千万别踩!
1、医疗险:百万医疗险不能单独买?别被忽悠了!
先来说一个在线下渠道很容易遇到的套路。
有很多小伙伴跟我说,业务员告诉他百万医疗险不能单独买,买之前必须先买个大几千上万的重疾险,或者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保险。
碰到这种,千万别被忽悠了!很多高性价比的百万医疗险都可以单独购买!
业务员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百万医疗险的价格比较便宜,30岁的年轻人投保,每年保费只需要两三百,佣金太低,所以就想搭配一个比较贵的产品,这样他才能多赚钱。
那我们如何才能买对百万医疗险不踩坑呢,我也整理一版“优秀百万医疗险”的测评标准。
吃透这张表,买百万医疗险,没人可以忽悠你。
2、重疾险:图省事买大而全的捆绑型重疾险,小心亏大了!
买保险,很多人都追求一步到位,选择了业务员声称从头保到脚的捆绑型重疾险。
本想一劳永逸,但却不知自己很可能已经踩到了一个大坑里。
因为捆绑了好几种保险,这类捆绑型产品通常都贵的离谱。
而且你还没得挑,那些你不需要的或者平时没人买的产品,全部一起打包了卖给你。
不仅价格贵,保障还是共用的,保障责任之间还会互相影响。
比如你买了30万的保额,你出意外,赔了你20万,那主险的保额就只剩下10万了。
所以,千万不要贪图省事,盲目买这种捆绑型的重疾险!如需配置重疾险可以参考以下产品精选↓↓
根据多年保险行业经验,我也将重疾险的挑选要点总结了出来,制定了一套“优秀重疾险”的测评标准。
什么样的重疾险才是合格,赔付比例多少算高,什么价格合适……,重疾险的测评标准都浓缩到这个表里了,咱们对照着看就行。
3、意外险:带“返还”的长期意外险,建议普通人别碰!
意外险按照保障时间长短来分,可分为:一年期意外险和长期意外险。
意外险价格不会随诊年龄增长而变贵,健康告知也较宽松,不存在不能续保的难题,所以买长期的意义不大,价格比短期意外险贵上不少的同时,大多长期意外险还缺失非常重要的意外医疗保障。
其次,市面上大多长期意外险都是返还型的,保几十年,满期后按照约定比例返还已交保费。
而这所谓的返还,就是保险公司就是抓住大家“没用上就亏了”的心理,让我们多交近十倍的保费,再拿着钱去投资,最后把贬值的钱返给我们。
而且一旦发生理赔,保险合同就终止了,也就没有所谓的“返还”了,我们多交的保费也没了!
所以,我在很多文章中都说过,不管是返还型的意外险还是重疾险,都不建议大家购买。
我们普通人还是优先考虑一年期意外险,价格便宜的多,保障还更好,性价比很高,一年一买即可。
要是你不知道具体怎么挑,测评标准咱们看下表就懂了。
4、寿险:普通人买寿险,一定要注意这两点!
寿险是我强烈建议家庭支柱购买的险种!
万一家里的顶梁柱不在了,保险公司会直接赔一笔钱,一家老小能靠理赔金得以维持正常的生活。
它能很好地把身故带来的各项财务损失和风险,转嫁给了保险公司,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但注意的是,对于95%的家庭来说,定期寿险才是最合适的选择,千万不要因为终身寿险最后一定能赔就盲目购买!
①100%能赔钱的保险,为什么我不建议普通人买?
人固有一死,终身寿险一般都可以100%赔钱,而且是稳定留给后代的钱。
所以,你经常会听到富人花天价买巨额寿险的大新闻。
它更适合有财富继承需求的高净值家庭,通过保险的制度设计,帮助家庭顺利便捷地进行财富传承。
终身寿险价格太贵,杠杆太低,咱们普通老百姓也没啥财富可以传承,所以真的非常不建议普通人购买终身寿险。
②先保障,后理财!普通人买保险的正确打开方式
除了上面说的定额终身寿险,还有一种增额终身寿险。
不过它已经超出保障型寿险的范畴了,它的保额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长,被看作一种理财保险。
买增额终身寿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我们普通人买保险的正确思路一定是先保障,后理财。
有些业务员,完全不问你保障是否配齐,上来就给你推销增额终身寿,建议拉黑!基础保障都没有做好,就盲目谈理财,到头来不过为医院打工……
而且增额终身寿虽然收益可观,但只适合把短期内不会用到的闲钱放进去,如果是手上没有多余的钱的普通家庭,并不建议购买。
随便拿一款产品举例:前6年,如果提前取出,是会亏的,本金都不够,第7年才开始上升。
如果不明不白被忽悠着买了,急需用钱只能退保,假如买的时间比较短,还没来得及增值,那就亏大了。
所以记住,等你已经做好人身保障,手中又有足够的预算,再去考虑理财保险的事。
总之,关于寿险,对于我们普通人最最最实用的还是定期寿险。
那定寿要怎么买才不会踩坑呢?我也总结了一张“优秀定期寿险”的测评标准,定寿的挑选要点比前两种保险要简单得多,一起来看看。
如果你准备给自己或者家人添置保险,上面的普通家庭买保险避坑指南和4大险种测评标准建议你一定要仔细阅读。
接下来,我要放大招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把“渔”和“鱼”都送给你!
二、产品榜单
我根据以上四大险种的测评标准,前前后后共测评了近百款产品,最终过五关斩六将,筛选出了目前性价比最高、最值得购买的产品(重疾险、百万医疗险、意外险、定期寿险),想省事的同学可以直接抄作业!!
1、2023最新百万医疗险榜单
①0-55岁投保:蓝医保、长相安
这三款基础保障都配置的非常齐全,无论买哪款都很香。
我也给大家更详细的对比一下这三款产品,便于大家挑选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蓝医保太平洋健康险?医疗险保证续保20年可选外购药报销 查看测评
②看重性价比:金医保
说到保费,咱们都很难不关心,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那三款产品,价格都非常能打,而且差距很小,如果非要选一个性价比之王,在0-60岁投保,金医保是最便宜的,所以性价比这方面:金医保>长相安>蓝医保。
③看重外购药的保障数量:长相安
三款产品里面,长相安保157种外购药和2种CAR-T靶向疗法,而金医保和蓝医保则略少一些,所以从外购药的保障范围来说:长相安>金医保>蓝医保
④看重癌症特效疗法、人工器官治疗的保障:蓝医保
那三款产品中呢:蓝医保在癌症的基因和细胞免疫疗法的保障上没有什么限制,而金医保和长相安都只能保奕凯达和倍诺达两种CAR-T疗法的费用。
再来看人工器官方面,金医保和蓝医保可以报销9种人工器官,那长相安只能报销3种人工器官。
像心脏起搏器这种昂贵但治疗心脏病经常用到的器械,它是不能报销的。
所以综合来看,这方面:蓝医保>金医保>长相
⑤看重费用垫付:金医保、长相安
长相安和金医保除了住院费用垫付外,还包含了特效药的费用垫付,这一点蓝医保是没有的.
如果家庭对大病治疗方面没有太多储蓄,费用垫付还是很实用的,这一点:金医保=长相安>蓝医保
⑥年龄大、健康状况不理想:医享无忧惠享版-个人版
这款产品最高69岁能买,如果选择家庭版,最高80岁还有机会买。
而且它对高血压、肺结节、乙肝等疾病的核保比较宽松,如果被其他百万医疗险除外或者拒保了,都可以试试这款产品的智能核保,对身体不好的朋友非常友好
⑦追求0免赔:好医保?长期医疗(0免赔)
如果想要买0免赔的百万医疗险,这款产品整体保障也不错。
保证续保6年,6年内累计1万以下的一般医疗费用,可以报销30%。
相比旧版,它的外购药保障明确写进合同,更好一些。
不过它对椎间盘突出是免责的,介意这一点,还是选择旧版更好。
⑧看重就医体验,且预算充足:臻爱无忧特需版
这款产品的特需版可以报销二级及以上公立特需部、部分私立医院的医疗费用,可以体验更好的医疗环境和服务。
市面上大多数中端医疗险是一年期不保证续保的,而这款可以保证续保6年,比较少见。
需要注意的是,它可选外购药保障,但这项保障不保证续保,每年都要审核,产品停售后也不能续保。
预算充足,看重就医体验的朋友,可以考虑这款产品。
一份好的百万医疗险,几百块就能帮我们撬动几百万的医疗杠杆,建议大家给家人都配置上,把大额医疗支出的风险提前转移。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今年重疾险有什么好的产品。
2、2023最新重疾险榜单
为了方便大家挑选,这里根据重疾险是否自带重疾多次赔付,将6款产品分为单次赔付、多次赔付两类重疾险来推荐。
以上几款重疾险的保障都非常优秀,但也有各自的特点。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①预算有限,追求极致性价比:超级玛丽9号、康顺人生(2023版)、守卫者6号
②想保定期:超级玛丽9号、康顺人生(2023版)
可以看到,超级玛丽9号和康顺人生(2023版)都支持保至70岁时,价格也相对更低。
选择基础保障,50万保额,30岁投保超级玛丽9号,保费仅需三千多。
超级玛丽9号君龙人寿?重疾险同种重疾可二次赔可选重疾额外赔 查看测评
同样条件下,投保康顺人生(2023版)这款重疾多次赔的产品,也只要四千多,比较适合预算有限的朋友。
③如果想保终身:超级玛丽9号、守卫者6号
保终身,预算又有限,在不附加可选保障的情况下。
单次赔产品中,超级玛丽9号依旧是性价比之王。
守卫者6号,则可以作为想买重疾多次赔产品的性价比首选。
④看重产品重疾保障:康顺人生(2023版)、守卫者6号
康顺人生(2023版)和守卫者6号,都属于重疾不分组多次赔的产品。
这样能保证多次患重疾后,依然可以获赔,避免了因首次患病无法投保其他产品,造成保障缺失的情况。
但是相对的,价格也会更高一些,适合预算充足,想要保障更全面的朋友。
⑤看重产品的轻中症保障:超级玛丽9号、完美人生2024、小红花致夏版
这3款重疾险都是重疾赔付后,非同组的轻/中症还能赔。
其中,超级玛丽9号和完美人生2024的轻/中症可共用6次赔付,保障更灵活。
⑥追求疾病额外赔付力度,可以依次考虑:小红花致夏版、i无忧2.0、超级玛丽9号、守卫者6号
前三款产品都可选60岁额外赔,小红花致夏版和i无忧2.0轻症也能赔,超级玛丽9号则只保重疾和中症。
守卫者6号作为一款重疾多次赔的产品,重疾最高能赔6次,也相当给力。
⑦想要核保宽松、大品牌:i无忧2.0
这款产品由中国人保承保,基础保障好,大公司产品。
它的健康告知相对宽松,像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都有机会正常投保。
如果由于身体异常问题,买不了其他产品,可以试试它。
接下来,咱们再一起来看看,今年有哪些意外险值得买。
3、2023最新意外险榜单
直接说结论:以上产品的保障很全面,都不限社保,还含猝死保障,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购买。
①如果想买50万保额:小蜜蜂3号(典藏版)、专心成人意外险2023(尊贵版)
可以优先选择小蜜蜂3号(典藏版),意外住院津贴和交通意外保额更高,性价比高。
小蜜蜂3号太保产险(太平洋财险)?意外险意外医疗不限社保意外医疗0免赔含猝死保障 查看测评
另外,专心成人意外险2023(尊贵版)也不错,报销条件好,未经社保也能报销90%,其他产品一般只能报销80%。
在无法使用社保比如异地就医时,这一点就能帮我们多报销一些医疗费。
②如果想买100万保额:青龙卫2号(至尊版)、大护甲5号旗舰版(至尊版)
青龙卫2号(尊贵版)可作为首选,价格也便宜,还有高风险运动保障可选,投保更灵活。
大护甲5号旗舰版(至尊版)的表现也不错,交通额外赔保额高。
③想要夫妻一起投保:大护甲5号(夫妻版)
前段时间还上了一款大护甲5号(夫妻版),很适合夫妻一起投保,选择100万保额的至尊版,每年保费加起来只要566元,比单独买会便宜点。
如果夫妻两人因同一公共交通意外导致身故或全残,每人能额外赔50万。
它还能附加子女意外保障,保障也不错,每年68元,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考虑。
④注重猝死保障:大护甲5号(旗舰版)
以上产品都带猝死保障,但小蜜蜂3号(尊享版)不保51~55周岁的猝死。
专心成人意外险2023(尊贵版)和青龙卫2号(至尊版)都要求出现急性病或症状6小时内身故。
而大护甲5号(旗舰版)对猝死的时间限制为3日内,在同类型产品里,大护甲5号这个设定比较宽松的。
注意事项:
小蜜蜂3号和专心成人意外险2023不保2米或2米以上高空作业发生的意外,青龙卫2号(至尊版)从层高3楼或10米以上的高空发生坠落死亡或残疾,保额减半,从事相关工作的朋友需要留意。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今年有哪些定期寿险脱颖而出!
4、2023最新定期寿险榜单
①追求极致性价比:臻爱2023
它的价格比同类产品都要便宜,适合追求极致性价比的朋友。
不过,它的健康告知相对严格。
而且需要注意,投保时不能直接指定受益人,需要投保后打客服电话进行变更。
②健康状况不理想:大麦旗舰版A款
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癌等异常情况,华贵人寿的大麦旗舰版A款也是不错的选择。
它的性价比也很高,按表格中的交费方式,它只比臻爱2023贵了十几块钱,投保时可以直接指定受益人,更加方便。
大麦旗舰版A款华贵保险?寿险最高保额400万可选特定交通意外保障 查看测评
③想要夫妻一起投保:大麦甜蜜家2023
夫妻一起买的话,就优先考虑大麦甜蜜家2023。
保费上看,夫妻一起买这款产品,和单独买其他定寿差距不大。
但这款产品保障更加充足,有同一意外身故/全残双倍赔付,还有保费豁免功能。
也提醒大家,万一后面离婚了,尽管保单可以“拆分”,但实际上是退保重新买,会按照当时的年龄计算保费,也就更贵了。
接下来,为了让大家贴近真实情况,更好学习家庭保险的配置思路。
我给不同类型的家庭,各配置了一套方案!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对号入座重点参考其中思路!
想偷懒的话,可以找我免费定制专属的家庭保障方案!
三、各类型普通家庭保险配置方案
根据《家庭保险的底层逻辑》中的保额最低标准,我挑选了三类比较有代表性的家庭,整理了对应的家庭保险方案:
1、小两口家庭方案(预算5000左右)
单身的时候,挣多少花多少;婚后面临房贷、各种人情往来,经济压力大了很多。
所以很多朋友婚后会为小家庭做好保险规划,以防万一生病没钱应对。
我从上百种产品中,给不同险种挑选了性价比最高的一款产品,年收入10万也能买:
先说结论:配齐保险四大金刚,意外、医疗、重疾、定寿,足以抵御生活中90%的风险。
意外险:
成人应重点关注意外身故和残疾的保额,“小蜜蜂3号(典藏版)”可赔付保额50万,不限社保100%报销,且交通额外赔保障全面,保额更高。
百万医疗险:
能报销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用,投保“金医保”后,若出现身体不好或产品停售,也同样能保证续保20年。
重疾险:
如果不幸得了重大疾病,治疗费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经济负担是很沉重的。
“超级玛丽9号”保到70岁,万一确诊癌症等重疾,可以一次性赔付30万,价格也不贵,只要一千多,性价比很高。
定期寿险:
是家庭经济支柱的必备险种,若因同一意外导致身故或全残,“大麦甜蜜家2023”可赔付200万,理赔金可以替我们继续照顾家里人。
每年只要花很少的钱,就能获得极高的保额,建议最长保到60岁。
2、一家三口家庭方案(预算7000左右)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尤其是生了宝宝后,花销大大增加,很多朋友都会变得精打细算,希望能花小钱办大事。下面这套方案,适合大多数典型的三口之家:
三口之家的夫妻与小两口的产品方案相同,差别在于保费,年龄越大,保费越贵。
我们重点来聊聊儿童的保险配置。
意外险:
与成人不同,儿童的重疾险侧重意外医疗部分,选0免赔额的产品,且不限社保的产品。“小神童3号(基础版)”意外医疗/住院都可不限社保100%报销,这款产品还有以下两个亮点:
①意外伤残保额高,孩子误伤他人或造成财务损失,能代为赔偿;食物中毒有额外保额,预防接种意外也能赔。
②扩展意外医疗的项目比较多,可扩展私立医院,含缝美容针、扩展狂犬疫苗就医范围。
百万医疗险:
给孩子配置的也是前面提到的“金医保”百万医疗险,家庭投保更加优惠。
重疾险:
选择了给孩子更长期的保障——保终身。
“小青龙2号”保短期没有优势,适合终身投保,是一款多次赔付的重疾险。
在癌症2次赔和重疾多次赔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该产品有机会叠加赔付,优于市场上大多数产品。
3、全家老少家庭方案(预算左右)
我以较为常见的五口之家,夫妻+老人+小孩为例,方案如图:
这套方案整体保障很全面,抗风险能力强,赔的钱多,且百万医疗险保障很稳定。
该套方案的百万医疗险,全家都选择“蓝医保·长期医疗险(家庭版)”,保障全面,免责条款更为宽松,2人及以上的95折优惠,可以共用1万的免赔额,门槛降低,很划算。
不过,爸妈身体情况不同,配置思路也不同。
情况①:身体健康,只需要配置“百万医疗险+意外险”,能报绝大部分医疗费。
情况②:身体轻微异常,如患有结节、II级高血压等异常,也有机会买到宽松的百万医疗险和意外险。
情况③:有严重疾病,如患有严重三高、心脏病等,则很少产品能买,考虑配置“防癌医疗险+惠民保+意外险”,一样能报销大额医疗费。
如果父母都在60岁以上,妈妈身体健康,爸爸有II型糖尿病和冠心病,下面这套父母方案可以帮到你:
这套方案同样适合60~75岁的爸妈,人均年保费2485元,人均月保费200元左右,能给父母提供不错的保障,减轻医疗费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