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服务器时,评估并发用户容量非常重要。并发用户容量是指服务器能够同时处理的活动用户的数量。对于一个给定的服务器,并发用户容量取决于以下因素:
- CPU核数
- 内存容量
- 存储速度
- 网络带宽
- 应用程序需求
在本指南中,我们将重点关注CPU核数和内存容量对并发用户容量的影响。
CPU核数
CPU核数是指服务器物理处理器中的处理单元的数量。每个内核可以同时处理一条指令。因此,核数越多,服务器可以并行处理
请注意,此估计仅是一个指导,实际并发用户容量可能有所不同。为了获得更准确的估计,建议进行负载测试以确定特定应用程序在1核2GB服务器上的实际并发用户容量。
改进并发用户容量
如果您发现1核2GB服务器的并发用户容量不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善它:
- 升级到具有更多内核的服务器
- 升级到具有更多内存的服务器
- 优化应用程序以减少处理负载
- 优化数据库以提高查询性能
- 实施负载均衡以跨多台服务器分发用户请求
通过遵循这些建议,您可以提高1核2GB服务器的并发用户容量,并满足您的应用程序需求。
移动通信的相关介绍
CDMA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介绍自20世纪70年代末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面世以来,移动通信产业一直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高科技产业之一,并对人类生活及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中,CDMA码分多址移动通信技术以其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保密性强、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
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码分多址)作为一种多址技术早已出现,起初仅在抗干扰和保密性能等方面受到人们的注意,被用在军用抗干扰系统中。
1989年,美国高通(Qualcomm)公司最先推出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设想。
码分多址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实际上包含两个基本技术,即码分多址技术和扩频通信技术。
所谓扩频,简单地讲就是用某种技术将信号的频谱进行扩展,工程中常用直接序列对信号进行扩频,即用一个高速码序列码去调制低速原始数据信息。
码分多址(CDMA)与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一样,是多址技术的一种。
CDMA系统中的每一个信号被分配一个正交序列或PN(PseudoNoise,伪随机噪声)序列用作扩频序列对其进行扩频,不同信号的能量被分配到不同的正交序列或PN序列里。
在接收机,通过使用相关器只接受选定的正交序列或PN序列并压缩其频谱,凡不符合该用户正交序列的信号就不被压缩带宽,结果只有指定的信号才能被提取出来。
我们将CDMA与FDMA、TDMA三种多址方式进行比较。
FDMA采用调频的多址技术,在不同频段的业务信道被分配给不同的用户;TDMA是采用时分的多址技术,业务信道在不同的时间被分配给不同的用户;CDMA采用扩频的码分多址技术,所有用户在同一时间、同一频段上,但根据不同的编码获得业务信道。
在技术实现上,就是利用码型的不同来调制解调不同的用户。
1.系统容量大。
在CDMA系统中所有用户共用一个无线信道,当有的用户不讲话时,该信道内的所有其它用户会由于干扰减小而得益。
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理论上比模拟网大20倍,实际上比模拟网大10倍,比GSM大4至5倍。
2.通信质量好。
CDMA系统采用确定声码器速率的自适应阈值技术、高性能纠错编码、软切换技术和抗多径衰落的分集接收技术,可提供TDMA系统不能比拟的、极高的通信质量。
3.频带利用率高。
CDMA是一种扩频通信技术,尽管扩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的提高是以占用频带带宽为代价的,但是CDMA允许单一频带在整个系统区域内可重复使用,使许多用户共用这一频带同时通话,大大提高了频带利用率。
这种扩频CDMA方式虽然要占用较宽的频带,但按每个用户占用的平均频带来计算,其频带利用率是很高的。
4.适用于多媒体通信系统。
CDMA系统能方便地使用多码道方式和多帧方式,传送不同速率要求的多媒体业务信息,处理方式和合成方式都比TDMA方式和FDMA方式灵活、简单,利于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应用。
5.手机发射功率低。
CDMA系统通过功率控制,使得CDMA手机尽量降低发射功率,以减少干扰和提高网络容量。
6.频率规划灵活。
用户按不同的码序列区分,扇区按不同的导频码区分,相同的CDMA载波可以在相邻的小区内使用,因此CDMA网络的频率规划灵活,扩展方便。
1.功率控制技术功率控制技术是CDMA系统的核心技术。
CDMA系统是一个自干扰系统,所有移动用户都占用相同带宽和频率,因此需要某种机制使得各个移动台信号到达基站的功率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上,否则离基站近的移动台发射的信号很容易盖过其它离基站较远的移动台的信号,造成所谓的“远近效应”。
CDMA功率控制的目的就是克服“远近效应”,使系统既能维护高质量通信,又减轻对其他用户产生的干扰。
功率控制分为前向功率控制和反向功率控制,反向功率控制又可分为仅由移动台参与的开环功率控制和移动台、基站同时参与的闭环功率控制。
(l)反向开环功率控制。
移动台根据在小区中接收功率的变化,调节移动台发射功率以达到所有移动台发出的信号在基站时都有相同的功率。
它主要是为了补偿阴影、拐弯等效应。
(2)反向闭环功率控制。
闭环功率控制的设计目标是使基站对移动台的开环功率估计迅速做出纠正,以使移动台保持最理想的发射功率。
(3)前向功率控制。
在前向功率控制中,基站根据移动台提供的测量结果,调整对每个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其目的是对路径衰落小的移动台分配较小的前向链路功率,而对那些远离基站和误码率高的移动台分配较大的前向链路功率。
2.码技术PN码的选择直接影响到CDMA系统的容量、抗干扰能力、接入和切换速度等性能。
CDMA信道的区分是靠PN码来进行的,因而要求PN码自相关性好,互相关性弱,实现和编码方案简单等。
CDMA系统就是采用一种基本的PN序列——m序列作为地址码。
基站识别码采用周期为215-1的m序列(称为短码),用户识别码采用周期为242-1m序列(称为长码)。
3.RAKE接收技术移动通信信道是一种多径衰落信道,RAKE接收技术就是分别接收每一路的信号进行解调,然后叠加输出达到增强接收效果的目的,这里多径信号不仅不是一个不利因素,而且在CDMA系统变成一个可供利用的有利因素。
一般地,RAKE接收机有搜索器(Searcher)、解调器(Finger)和合并器(Combiner)三个模块组成。
通常CDMA基站一个RAKE接收机有4个解调器,移动台有3个解调器。
4.软切换技术移动台从A基站覆盖区域向B基站覆盖区域行进,在A、B两基站的边缘,移动台先与B基站建立连接后,再将与A基站原来的连接断开,这种技术称之为软切换。
CDMA系统工作在相同的频率和带宽上,因而软切换技术实现起来比TDMA系统要方便容易得多。
5.话音编码技术CDMA系统使用了确定声码器速率的自适应阈值,从而可以根据背景噪声电平的变化改变声码器的数据速率。
这些阈值的使用压制了背景噪声,因而在噪声环境下也能提供清晰的话音。
CDMA2000系统采用的话音编码技术有CELP(CodeExcitedLinearPrediction,代码激励线性预测)、QCEP8K/13K(QualcommCELP)、EVRC(EnhancedVariableRateCoder,增强型可变速率编码器)等。
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一个主要代表,CDMA2000是美国向ITU-T提交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空中接口标准的建议,它由CDMAIS-95标准发展演进而来。
CDMAOne是基于IS-95标准的各种CDMA制造厂商的产品和不同运营商的网络的总称,也是国际CDMA发展组织(CDG)的一个品牌。
IS-95标准于1993年7月发布,是CDMAOne系列标准中最先发布的一个标准,但真正在全球得到应用的第一个CDMA标准是美国TIA(电信工业协会)于1995年5月正式颁布的窄带CDMA标准IS-95A。
IS-95A是CDMAOne第二个标准,工作频段为800MHz,兼容模拟和CDMA通信系统。
在IS-95A的基础上,又分别出版了支持13K话音编码的TSB-74文件、支持1900MHz的CDMAPCS系统的STD-008标准和支持64Kbps数据业务的IS-95B标准。
然而CDMAOne系统也仅能提供最高为64Kbps的数据业务,不能满足人们对多媒体通信的需求。
为了能进一步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3GPP2标准化组织制定并发布了IS-2000,即CDMA2000标准。
在CDMA2000技术体制研究的前期,提出了1x和3x的发展策略。
如果系统分别独立使用带宽为1.25MHz的载频,则被叫做1x系统;如果系统将3个载频捆绑使用,则叫做3x系统。
但随后的研究表明,1x和1x增强型技术代表了未来发展方向。
同是1x,在CDMA2000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又出现了两个分支:1xEV-DO和1xEV-DV,且这两种技术均能满足ITU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要求(如最高数据传输速率达到2Mbps)。
CDMAxEV-DO标准最早起源于Qualcomm公司于1997年向CDG提出的高速率(HDR)技术。
此后,经过不断完善,Qualcomm公司于2000年3月以CDMAxEV-DO的名称向3GPP2提交了正式的技术建议方案。
“EV”是Evolution的缩写,“DO”则是“DataOnly”或是“DataOptimized”的缩写,EV-DO表示该技术是对CDMAx在提供数据业务方面的一种演进和增强。
2000年10月,3GPP2通过了1xEV-DO的空中接口标准《CDMA2000HighRagePacketDataAirInterfaceSpecification》(简称HRPD)。
到目前为止,3GPP2已经完成了1xEV-DO(或称HRPD)的空中接口标准的Rev0和RevA两个版本。
由于1xEV-DO采用独立的载频来承载数据业务,因此终端只能通过双模互操作来实现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CDMAx已经发展出CDMA2000Release0、CDMA2000ReleaseA、CDMA2000ReleaseB、CDMA2000ReleaseC和CDMA2000ReleaseD等5个版本,商用较多的是Release0版本。
部分运营商引入了ReleaseA的一些功能特性,ReleaseB作为中间版本被跨越;1xEV-DV对应于CDMA2000ReleaseC和CDMA2000ReleaseD。
事实上,1xEV-DV距离真正商业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业界普遍认为,1xEV-DO能够对无线高速数据及其应用提供良好的支持,而且在1xEV-DO的ReleaseA版本上能够保证高效的QoS,在此基础上提供诸如VOIP之类的实时业务。
相比之下,1xEV-DV并不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
同时,由于1xEV-DV的标准比1xEV-DO复杂,在技术实现和开发进度上明显滞后于1xEV-DO。
出于对以上两方面原因的考虑,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主流CDMA2000运营商对1xEV-DV的需求明显降低,而纷纷选择1xEV-DO。
所以,1xEV-DO就成为CDMA2000比较现实的演进技术。
CDMA2000移动网络由移动终端(UE)、无线接入网(AN)和核心网(CN)三个部分构成。
1.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是用户接入移动网络的设备。
2.无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实现移动终端接入到移动网络,主要逻辑实体包括1x基站(1xBTS)、1x基站控制器(1xBSC)、HRPD基站(HRPDBTS)、HRPD基站控制器(HRPDBSC)和接入网鉴权、授权、计费服务器(AN-AAA)和分组控制功能(PCF)。
(1)1x基站:采用CDMAx空中接口技术,提供无线收发信息功能。
(2)1x基站控制器:管理多个1x基站,提供语音、数据业务的资源管理、会话管理、路由转发、移动性管理等功能。
(3)HRPD基站:采用HRPD的空中接口技术,提供无线收发信息功能。
(4)HRPD基站控制器:管理多个HRPD基站(5)接入网鉴权、授权、计费服务器:提供接入网级的接入认证功能。
(6)分组控制功能:与1x基站控制器或HRPD基站控制器配合,提供与分组数据有关的无线信道控制功能。
3.核心网核心网负责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认证鉴权、基本的电路和分组业务的提供、管理和维护等功能,包括核心网电路域和核心网分组域两个部分。
(1)核心网电路域核心网电路域分为两种,即TDM电路域和软交换电路域。
在实际组网中,核心网可以采用这两种电路域中的一种,但软交换电路域是网络演进的方向。
如果需要对原来是TDM电路域的核心网采用软交换电路域进行升级换代时,初期可以新建软交换电路域,并使两种电路域同时工作。
TDM电路域采用ANSI41标准,主要逻辑实体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和鉴权中心(AC)等。
1)移动交换中心:提供对所管辖区域的移动终端进行呼叫控制、移动性管理、电路交换等功能。
2)拜访位置寄存器:存储与呼叫处理有关数据的数据库,用于完成呼叫接续。
3)归属位置寄存器:管理移动用户信息的数据库,包括用户识别信息、签约业务信息以及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
4)鉴权中心:产生鉴权参数并对用户进行认证鉴权。
软交换电路域采用了控制与承载相分离的网络架构,控制平面负责呼叫控制和相应业务处理信息的传送,承载平面负责各种媒体资源的转换,主要网元包括移动软交换(MSCe)和媒体网关(MGW)。
1)移动软交换:提供呼叫控制和移动性管理功能。
2)媒体网关:提供媒体控制功能。
(2)核心网分组域核心网分组域主要逻辑实体包括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认证授权和计费服务器(AAA)、归属代理(HA)、外埠代理(FA)、域名服务器(DNS)和L2TP网络服务器(LNS)。
1)分组数据服务节点:为用户提供分组数据业务,具体功能包括管理用户通信状态和转发用户数据。
2)鉴权、授权、计费服务器:提供管理用户的权限、开通的业务、认证信息、计费信息等功能。
3)归属代理:提供移动IP地址分配、路由选择和数据加密等功能。
4)外埠代理:提供移动IP注册、反向隧道协商以及数据分组转发等功能。
5)域名服务器:提供CDMA移动网络分组域设备的域名解析功能。
6)L2TP网络服务器:提供国际漫游用户的L2TP承载建立、用户IP地址分配及计费信息转接等功能。
由于空中接口采用了前向快速功控、反向相干导频、Turbo码、动态信道分配、发射分集等新技术,CDMAx系统容量和数据速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以系统实现的技术版本Rev0和RevA为例,前者向用户提供的最高前向速率为153.6Kbps,最高反向速率为76.8Kbps;后者前向速率达到307.2Kbps,反向速率达到153.6Kbps。
对高速分组数据业务的支持是CDMAx技术的最大亮点。
为此,系统在物理层引入补充信道,并在网络侧增加了两个重要的设备:分组控制功能(PCF)和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前者主要是在基站和PDSN之间提供PPP帧的传输,是无线链路协议(RLP)连接的终止点,后者则是点对点协议(PPP)连接的终止点,为IP数据包提供路由功能。
随着Internet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无线数据业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且数据业务向着多样性、大容量和非对称方向发展。
虽然CDMAx的数据速率高于IS-95,但仍然不能满足数据业务的需求。
CDMAxEV-DO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数据速率。
1.CDMAxEV-DO技术的设计思想数据和语音业务具有不同的特性。
数据业务对实时性要低于语音业务,而对误比特率的要求却高于语音业务。
一般地,前向数据业务的速率需求比反向高出数倍,而语音业务则是前反向对称的业务。
因此,像在CDMAx系统中那样,将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通过扩频码复用在一起,并通过快速功控来共享基站的发射功率和频率资源,对于高速数据业务来说系统效率较低。
把数据和语音业务分别放在两个独立的载波上承载,是CDMAxEV-DO的基本思想,即CDMAxEV-DO系统用单独的载频来提供高速分组数据业务,传统的语音业务与中低速数据业务则用CDMAx系统承载。
不同于CDMAx系统采用闭环功控技术以抵消信道衰落影响的传统方法,1xEV-DO借助于新的帧结构、更短的时隙,采用前向调度算法,始终以最大功率为当前传输速率最高(也即信道条件最好)的终端服务,从而变对抗信道衰落为充分利用信道衰落,实现了系统整体数据吞吐量的提高。
CDMAxEV-DO系统的设计最初是针对非实时、不对称的高速分组数据业务的。
作为Internet的无线接入手段,1xEV-DO主要提供网页浏览、文件下载等前向数据量大、对时延要求不高的传统互联网业务,并未考虑满足实时业务的需求。
因此,设计1xEV-DO系统时重点改善了前向链路,对反向链路的优化相对较少。
1xEV-DO前向链路采样了时分复用(而不是码分复用)、自适应调整编码(AMC)、混合自动请求重发(HARQ)、多用户调度、功率分配和虚拟软切换等关键技术;在反向链路上,最初Rev0版本只是为配合前向增加了速率控制机制,基本沿袭了CDMAx的技术,仅采用了连续导频,改善了解调性能。
从网络应用的结果来看,系统设计达到了预期目的。
以传输速率为例,Rev0版本在单扇区系统满载的情况下,可以提供平均为600Kbps的上网速率,达到与有线网络(如ADSL)基本相同的水平。
2.CDMAxEV-DO技术的发展3GPP2已就1xEV-DO技术推出两个版本,即Rev0和RevA。
(1)CDMAxEV-DORev01xEV-DO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动态控制数据速率而非功率,使每个用户以可能得到的最高速率通信,基站总以最高功率发送信号,使处于有利位置的终端可以获得较高的传输速率。
前向链路使用可变时隙的方式进行时分复用,并采用了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动态信道评估以及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等机制,将前向峰值速率由CDMAx的153.6Kbps提高到2.4Mbps,频谱效率提高到了1.92b/s/Hz。
1xEV-DO前向采用虚拟软切换机制,移动台在任一时刻只接受来自一个基站的数据。
根据实时的动态数据控制(DRC)信息,基站可快速地相互切换。
同时,基站测量载干比(C/I)并在DRC信道向移动台指示最佳基站;移动台则不断测量导频强度,并不断要求一个与当前信道条件相符的数据速率。
基站按当时移动台所能支持的最大速率进行编码,当用户需求改变及信道条件改变时,动态地确定优化的数据速率。
在反向,1xEV-DO仍然采用与IS-95、CDMA2000相同的软切换技术。
1xEV-DO空中接口协议设计简洁、灵活。
协议栈模型按功能分为7层,对应完成不同的功能。
各层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层承载关系,相互独立,便于维护。
各层协议都可根据终端与网络的配置以及承载业务类型的不同,由终端与网络共同协商、配置。
在1xEV-DO空中接口1xEV-DORevA7层协议之上运行TCP/IP协议,为各种数据业务应用提供了统一的技术平台。
但是,1xEV-DORev0是面向非对称的无线数据业务,在满足用户各种新业务方面存在一些不足:1)前反向业务能力不平衡。
1xEV-DORev0前向链路的峰值速率达到了2.4Mbps,而反向链路的峰值速率只有153.6Kbps。
这种前反向链路的不对称限制了对称型数据业务的开展;2)对QoS的支持不能满足业务多样性要求。
1xEV-DORev0系统对服务质量基本上采用尽力而为(BestEffort)的机制,因此,对以可视电话为代表的实时类数据业务,无法提供足够的QoS技术保证机制;3)数据与语音业务的并发问题。
1xEV-DORev0是以数据方式接入Internet为设计目标,且与电路域没有任何联系,也使1xEV-DO系统难以接收到电路域中关于语音的呼叫信息。
解决方案为双模终端,在使用1xEV-DO网络的同时,周期性地监听1x网络的寻呼信息,增加了终端电池消耗,也影响1xEV-DO数据业务的使用;4)不支持共享的广播信道。
1xEV-DORev0空中接口没有定义高速的广播哟业务信道,只能由多个单播信道完成,造成无线资源的浪费。
(2)CDMAxEV-DORevA1xEV-DORevA是1xEV-DORev0的增强型技术,它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特别是在反向链路的物理层采用了HARQ技术,大大改善了数据业务传送的时延;前向链路支持的峰值速率也提高到3.1Mbps,反向链路支持的峰值达到1.8Mbps。
针对1xEV-DORev0的不足,3GPP2在1xEV-DORevA中提出了以下几点相应的改进方案。
1)提高了系统反向链路的数据吞吐率。
反向链路峰值速率达到1.8Mbps;2)改进了系统的前向链路。
前向链路增加了对更高数据传输速率(3.1Mbps)和更低的速率(4.8Kbps)的支持,从而大大提高了空中接口的数据打包效率,提高了在用户信道条件好时的瞬时吞吐率;3)增强了对QoS的支持。
系统在物理层、MAC层以及更高层都进行了改进。
前向链路增加了对更小数据包的支持,利用对时延敏感的小包传送,而且可以多用户同时发送,减少等待时间;反向链路采用了子分组发送,降低平均发送时延,MAC层采用T2P(Traffic-to-Pilot)技术,有效减小对时延敏感业务的时延和抖动。
新增了反向DSC信道,提升切换速度;4)完善了CDMAx与1xEV-DO系统间的双模操作。
为了得到电路域的信息,便于在1xEV-DO系统与CDMAx的电路域之间建立联系,1xEV-DORevA对网络侧进行了改动,使得1xEV-DOAN(接入网)能够支持CDMAx系统互操作的A1接口,以接收来自1xMSC的寻呼消息、短消息等电路域信息。
为此,RevA空中接口应用层新增了CSSNP(Circuit-SwitchedServiceNotificationProtocol)协议,将电路域消息封装为特定的数据包,通过1xEV-DO空中接口定义的隧道协议传送给双模终端。
(3)1xEV-DO技术特点与IS-95/CDMAx技术相比,1xEV-DO除了上述在空中接口上的特点外,在射频参数、技术实现和组网等方面具有如下特点。
1)射频参数方面。
1xEV-DO与IS-95/CDMAx具有相同的RF特性、码片速率、功率要求、覆盖区域,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运营商的现有投资,使得网络进行1xEV-DO升级时,能够直接使用现有IS-95/CDMAx的射频部分。
事实上,大部分厂家均支持通过1x设备升级的方式来实现HRPDBTS和HRPDBSC的功能。
2)技术实现方面。
1xEV-DO与IS-95/CDMAx具有相同的功率控制、软切换、接入过程、编码等技术,可以使设备商利用IS-95/CDMAx方面的成熟经验,较方便地研制1xEV-DO产品。
3)组网方面。
1xEV-DO在组网方面灵活。
对于只需要分组数据业务的用户,可以单独组网;对于同时需要语音、数据业务的用户,则可以与IS-95/CDMAx联合组网,同时提供语音和高速分组数据业务。
另外,对于同时支持CDMAx和1xEV-DO的双模终端,1xEV-DO技术还提供了在两个系统间进行切换的机制。
适合换配件台式电脑推荐台式电脑组装配置单
1. 台式电脑diy推荐
*CPU Intel 酷睿i3 530(盒)¥720Intel I3双核 ,主频2.93GHz集成4M三级缓存,虽然是双核但是却是4线程,性能强劲稳定性超强。
升级空间非常大,可以上 I5 和低端I7 。
*主板 技嘉 GA-H55M-D2H¥690一线主板厂商技嘉出品,采用H55芯片组,稳定和兼容更加出色,做工出色全固态电容品质保证你的稳定运行,带有HDMI接口,支持ATI CrossFireX交火技术 性价比不错。
*内存 芝奇 DDR3 1333 2G¥150×2=300三大高端内存品牌之一,4G DDR3 1333双通道。
芝奇 一贯品质出色做工精良,耐用性更好。
备选:金士顿、宇瞻。
*硬盘 希捷 500GB 7200.12 16M(串口/散)ST3¥270希捷500G硬盘,采用SATA 3Gbps接口,转速7200RPM,支持NCQ技术,稳定数据传输率160MB/s,缓存16MB。
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换:WD 500GB 7200转 16MB 蓝盘,主意不要绿盘转速太低。
显卡 索泰 GTS450-1GD5极速版HB¥899N卡的龙头品牌,质量和做工都非常出色,显卡规格,显示频率800 3800Mhz高于公板,显存1G 128Bit DDR5。
支持DX11 支持PhysX物理加速技术,在游戏中提供生动逼真物理效果表现,支持CUDA并行运算技术,可明显提升系统日常运算速度,成为系统中第二颗运算核心,原生HDMI 1.4a接口,支持7.1声道数字音频同步输出。
秒杀时下所有网游,双开任何网游绝对不卡,单机游戏也有不错的表现,分辨率适中的话,画质中高没问题。
LCD AOC e2236Vw¥900AOC冠捷 21.5英寸LED背光液晶显示器,支持1080P,性价比非常高,无坏点保证。
对比度高达200万:1,黑白更分明,画面细节更清晰。
*机箱 酷冷大师 南海战神TC-220-KKN1¥150一线电脑外设厂商,南海战神机箱采用了全免工具设计,让你安装起来更加方便,为避免用户在安装时把手划伤,边缘位置都做了卷边处理。
电源 酷冷至尊 战斧400(RS-400-PCAP-A3)¥260一线电源厂商,额定功率380W,峰值更是高达456W。
采用12CM低转速超静音合金轴承风扇,静音效果出色。
多重保护设计:过电压、过电流、过温度、过载及短路保护,保证稳定的供电。
完全能满足你的供电需求了。
合计金额约4150元。
全一线硬件配置,保证了你整体的稳定 和兼容性,质量绝对有保障。
————–CPU AMD 速龙II X4 640(盒)¥630AMD新四核平台,最新的AM3接口,主频3GHz集成2M二级缓存相对老平台改进之处:在处理基本任务时,降低高达50%的能耗,在运行繁重任务时,将能耗降低40%,在闲置时,能耗降低50%,性价比极高。
*主板 华硕 M4A87TD¥690一线主板厂商华硕出品,智能主板支持一键开核,主板采用最新的870+SB850独立芯片组,原生支持SATA6.0Gbps,主板超频性能非常人性化自动调节超频,稳定和兼容极其出色。
*内存 芝奇 4GB DDR3 1333 (2G×2双通道)¥300三大高端内存品牌之一,即将变成二大,OCZ已经宣布退出内存市场专攻固态硬盘。
芝奇的内存一贯品质出色,此款内存其做工精良,为了提供更好的超频性能,稳妥的配备了散热片,整体做工讲究扎实超频性能极其出色。
给你配了2G×2的4G双通道套装性价比高。
*硬盘 希捷 500GB 7200.12 16M(串口/散)ST3¥270希捷500G硬盘,采用SATA 3Gbps接口,转速7200RPM,支持NCQ技术,稳定数据传输率160MB/s,缓存16MB。
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换:WD 500GB 7200转 16MB 蓝盘,主意不要绿盘转速太低。
显卡 迪兰恒进 HD5770恒金1G¥890一线A卡厂商,质量出色做工用料充足。
显卡规格1G GDDR5 128位 显示频率高端850MHZ,全固态电容全封闭电感,最大限度的保证稳定.配备原生HDMI高清接口。
高质量的铝制静音散热器,具备智能调速技术,散热效果出众。
A卡在渲染,抗锯齿等细节方面表现出色,游戏和平面设计兼备。
LCD AOC e2236Vw¥900AOC冠捷 21.5英寸LED背光液晶显示器,支持1080P,性价比非常高,无坏点保证。
对比度高达200万:1,黑白更分明,画面细节更清晰。
*机箱 酷冷大师 南海战神TC-220-KKN1¥150一线电脑外设厂商,南海战神机箱采用了全免工具设计,让你安装起来更加方便,为避免用户在安装时把手划伤,边缘位置都做了卷边处理。
电源 酷冷至尊 战斧400(RS-400-PCAP-A3)¥260一线电源厂商,额定功率380W,峰值更是高达456W。
采用12CM低转速超静音合金轴承风扇,静音效果出色。
多重保护设计:过电压、过电流、过温度、过载及短路保护,保证稳定的供电。
完全能满足你的供电需求了。
合计金额约4100元。
全一线硬件配置,保证了你整体的稳定 和兼容性,质量绝对有保障。
购机注意事项【最近抄袭现象严重呀,转载复制请注明 网络知道 电脑装机分类 ID:enrique88】 购机注意事项:1、购买电脑需要先明确自己的目的,还有预算。
预算最重要,目的需要看预算的多少才能达成。
如果你购买游戏电脑的预算不高于4000~5000的话最好选择AMD平台,因为AMD平台在中低端价位的性价比要比Intel强很多。
Intel的优势在中高端价位,而且Intel平台的 稳定性 兼容性超强最适合 需要稳定 运行的 个人 ,工作,游戏发烧友选择。
当然还有注意选择好硬件的品牌参考第7项。
2、把配置单的价格去掉,然后去电脑城多转转,货比三家在不改变配置的情况下最便宜的那一家就是最值得购买的。
给你报的价格都是根据北京中关村的报价,不要有太大的顾虑其实全国的价格都差不多的,商家的报价跟网上报价不同但是差价不会很大 价格浮动在- 或 + 10~30元算是合理范围如果超出太多或低太多那就是有问题。
你也可以先上 京东 上面查一下硬件的报价,上面有全国几大主要城市的 硬件报价先做到心理有数。
3、购买的时候注意看清硬件的包装盒是否是完封,尽量不要已经开过封的 硬件,避免商家用假货 或返修货 冒充把你坑了,还有要保留CPU的包装盒保修就靠他了。
注意要盯紧商家给你拿的硬件,因为商家可能在你一转头的时候就会给你掉包了。
4、内存市面上假货最多的就是金士顿的内存,不过这样说明了金士顿内存的影响力,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可不是吹出来的。
如果你能保证拿到正品的金士顿那最好,如果不放心的话你可以选择,威刚 或 宇瞻内存。
5、显示器 好多人都追求什么 三星、LG、飞利浦 殊不知这些品牌基本都是国内和台湾代理生产的东西,性价比低,你需要花高于国产品牌100~200块甚至更高的价位购买这些 贴着洋牌子的 “国产货”,还不如直接购买国产品牌呢,推荐:AOC 、长城 国内的一线显示器品牌,性价比都非常高。
转载复制请注明 网络知道 电脑装机分类 ID:enrique886、电源绝对要看清楚他们拿的是不是你要求的,因为这些都是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还有看清上面的型号因为一个品牌的型号可以有很多种的,别让他用同品牌的低端型号把你坑了。
7、购买硬件的时候注意,商家常常以这个件我们这里没货的理由来搪塞卖家,借机推荐自己代理的品牌,这里不要相信,除非他代理的是一线或顶级二线品牌,而且硬件的型号和价格比较合理。
一线主板品牌有:华硕、技嘉、微星。
顶级二线品牌有,华擎(华硕的子公司)、映泰、精英、捷波、梅捷等,再有的一般就都是通路贴牌通路厂商了如:昂达、七彩虹、盈通、双敏、铭瑄、顶星、斯巴达克等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通路品牌(通路品牌:就是本身不做板卡,只是研发东西都是找人代工的,这类板卡厂商的东西不可靠),里面除了 七彩虹的高端显卡Igame的质量还不错,其他的质量都是非常一般,当然这类板卡的优势就是 价格便宜,如果预算还算充足就不建议你的配置里面出现这些品牌了。
显卡的一线品牌,N卡 :索泰 、丽台(国内比较少),微星,华硕,技嘉,二线:艾尔莎(老牌显卡原为一线品牌,不过曾退出国内市场,最近有再次回归),影驰,七彩虹(高端Igame系列显卡)。
A卡一线品牌 :蓝宝石、迪兰恒进、XFX讯景(已经投靠AMD了只做A卡了)、微星,华硕,技嘉。
二线品牌:同上。
8、购机完毕注意索要 质保单,并要求他们把 每个硬件的具体型号 还有质保年限都写清楚免得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没有质保,硬件质保 低的一般是1年,长的一般都是3年,当然也有5年不过比较少,还要让他们写上包退换的日期。
9、说说发票如果你是单位购机,不介意多花些钱的话,就让他们给你开个发票,个人用户就不需要开发票了,有质保单就可以了,因为开发票的话需要在向他们支付5%的税。
10、还有一些小配件,如键鼠套,摄像头 其实是可以附赠的东西,你购机过程中可以向商家索要。
当然前提条件你不能要什么,罗技XXX,雷蛇XXX那类高端品牌了。
2. 电脑很卡,需要更换什么硬件或升级什么硬件。十万火急
电脑卡可以换内存条、硬盘、CPU、主板等。
1、内存条内存条作为决定电脑运行速度的重要硬件之一,建议首选更换升级,一般更换内存后,电脑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运行速度有明显提升。
2、硬盘硬盘在电脑运行速度方面也有一定的关键作用,所以建议更换大容量的硬盘,以确保有足够的存储空间。
3、CPU如果预算充足,建议更换CPU,不过,由于CPU升级换凯陵代是在太快,原有主板不一定支持更高级别的CPU,所以需要认清主板型号及支持的CPU。
4、主板如果主板不支持相对新款的CPU,那么建议直接更换主板,这样可以升级现有的其它配件至最新款,同时也为后期再升级打下基础。
电脑卡顿的原因:1、中了病毒首先检查您的电脑是不是中了病毒。
电脑软件安装较多的时候,可能在安拆档装的过程中了病毒,可以使用杀毒软件对电脑进行全面杀毒操作。
2、硬件老化电脑的硬件也是具有使用寿命的。
如果电脑用的时间较长,则不排除是电脑硬件老化的原因,可以拿到维修部进行维修。
3、灰尘较多如果电脑机箱中的灰尘较多,也可能会导致电脑出现卡顿现象,所以要定期清理电脑中的灰尘。
4、温度较高如果电脑所处的环境温度较高的话,会影响到电脑硬件的正常工作,从而导致电脑出现卡旅孙乱顿现象。
3. 台式机如何升级硬件
台式机配置有点老了,想要升级下,该怎么办呢?下面由我给你做出详细的台式机升级硬件方法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台式机升级硬件方法一:
主频较低,cpu是电脑计算运行速度核心,这个需要换。
建议换成i3二代系列。
2.内存也需要换,但是这就涉及主板问题了,换成ddr3的,需要支持ddr3的主板,ddr3内存条比ddr2便宜很多。
内存建议换成金士顿ddr3 4g。
3.显卡,不行。
玩大型游戏支撑不了。
建议换成gts450以上。
4.综上所述,cpu,主板,内存,显卡是关键,更换。
5.其它例如网卡、声卡都是内嵌到主板里面的,主板换了,这些也换了。
显示器那些看你个人感受,喜欢大屏的换大屏的吧。
不过这样还不如买过台新的。
所以给你第二个方案:
换个中端的,intel系列。
和主板插槽匹配即可。
2.内存加多2G,金士顿ddr2 800 2G。
3.显卡换成gt9800,。
这样第二种比第一种省钱很多。
台式机升级硬件方法二:
电脑配件升级:CPU、内存、硬盘、显卡
要是需求大的话,可以升级下主板。
软件升级:系统升级,比如又window7升级win10
建议首先考虑软件升级,因为软件升级不需要花费成本,如果软件升级之后系统性能没有得到很大改善的时候,在考虑花些银子进行硬件升级。
台式机升级硬件方法三:
1、尽量少换配件,但是性能又有不少的提升。(大量换配件的话,还不如直接换主机,不然劳民伤财是为哪般?)
2、花最少的钱换最高的性价比。
假如换个千把块的显卡,让这一套配置去草,就好比小牛拉大车也是浪费无疑。
所以针对你目前的这套配置,我又以下几点建议:
1、cpu还可以,不用换。而且Cpu也不是这台主机的短板(更何况4200+实在不行还可以超频,性能提升也会不小)!这套配置最大的短板是在内存条上,虽然1G的内存家用一般游戏足够,但是也让即使不是发烧友的朋友都有点感觉小不给力
所以花点钱买上1G内存1根,注意不是2G哦,因为1G的性能提升已然足够,而2G的价格却是1G的两倍!
2、显卡先不换,换上内存以后,将机器插件和非常用的软件卸载掉(对电脑进行大扫除),然后在进行游戏(游戏开一般的特效),如果玩着流畅就将就着用吧。
个人感觉9500GT还是勉强可以的(没试过9500GT没法给出准确的性能)。
如果不行,那就花钱换个好点的二手显卡,300块钱左右的而首先卡应该是足够的。具体能买到什么样子,多问问多参考(主要参考位宽而不是显存,如果位宽成为了显卡性能提升的短板,就算是10G的显存也是鸡肋)!
3、老机器了,要求不要太高就行。游戏要有节制,小玩怡情,大玩伤身!
4. 台式电脑组装配置单
1、CPU:IntelI(650元),
散热:九州风神玄冰智能静音(60元)
主板:华硕H110M-EM.2DDR4(450元)
内存:维刚8G2400DDR4(690元)
固态:WDwesternnumber120GM.2SSD(360元)
显卡:ShadowGTX1050blackwill2GD5(900元),
电源:AntigBP350(350W)200元
案例:金和田N6+迷你侧插(150元)
2、CPU:IntelI(650元),
散热:九州风神玄冰智能静音(60元)
主板:华硕B250M-AM.2DDR4(590元)
内存:维刚8G2400DDR4(690元)
固态:WDwesternnumber120GM.2SSD(360元)
显卡:ShadowGTX1050blackwill2GD5(900元),
电源:AntigBP350(350W)200元
案例:爱国者盾中塔侧渗透(160元)
3、CPU:IntelI(650元),
散热:超频三东海X5蓝光静音(90元),
主板:华硕B250M-AM.2DDR4(590元)
内存:维刚8G2400DDR4(690元)
固态:WDwesternnumber120GM.2SSD(360元)
显卡:GTX1050TI普通4G胶卷(1190元)
电源:AntigBP350(350W)200元
案例:爱国者盾中塔侧渗透(160元)
4、CPU:IntelI5-7500(1150元)
散热:超频三东海X5蓝光静音(90元)
主板:华硕B250M-AM.2DDR4(590元)
内存:维刚8G2400DDR4(690元)
固态:WDwesternnumber120GM.2SSD(360元)
显卡:ShadowGTX1050Blackwill2GD5(900元)
电源:机库WD450(额定450W)(250元)
案例:爱国者神盾局中塔侧渗透(160元)
(4)适合换配件台式电脑推荐:
1、安装台式电脑硬盘,首先要确定安装位置,前端风扇不能对位。
其次,散热器要对齐,便于散热。
2、用于桌面计算机的显卡安装。
一般来说,台式电脑有两个插槽:PCIEx16和PCIEx4,需要安装在前者。
5. 想组装台式机,求推荐配置
CPU(主流:9900K/3900X/3700X/3600)主板(主流:Z390/B360M/X570/B450M)显卡(主流:RX580/1660TI/2060/5700XT)内存(主流:DDR2666/3000/3200/3600)以上主要匹配需求之后,剩下的部分就很好安排了。
比如机箱,电源,硬盘,显示器等等。
影响寿命的最关键的是电源,其次是散热系统(包含CPU/显卡、机箱)。
因为长文看起来太难了,直接拆分到若干篇幅。
很多文章在修改和评估中:2019年台式机配置清单推荐图标如果你只是快速装机,看这篇就够了:2019年电脑配置清单整理图标针对所有用户的显示器:2020电脑显示器选购指南(8500字)图标电脑显示器推荐:办公和图像处理图标电脑显示器推荐:游戏电竞图标DIY装机文章整理组装电脑:如何选择CPU?组装电脑:如何选择主板?组装电脑:如何选择显卡?组装电脑:如何选择内存?组装电脑:怎么选择显示器?组装电脑:如何挑选电源?组装电脑:如何挑选固态硬盘?组装电脑:CPU散热器怎么选?组装电脑:如何选机箱?电脑硬件天梯图:2020年CPU天梯图图标2020年显卡天梯图图标DIY装机文章游戏专门篇:2019-AMD电脑配置清单指南图标2019-Intel电脑配置清单指南图标DIY装机文章知识点整理:MaxSam:2019~2020电脑配置清单主流配件(上)图标MaxSam:2019~2020电脑配置清单主流配件(下)图标MaxSam:ITX电脑配置指南(上)图标MaxSam:ITX电脑配置指南(下)图标2020电脑显示器购买指南
6. 台式电脑最佳配置清单
台式电脑比较不错的配置清单,从主板、CPU、内存、显卡、硬盘和显示器的方面进行推荐:
1、主板。
推荐技嘉(GIGABYTE)X299-WU8 四路SLI工作站主板。
它有服务器级别的供电能力,各个扩展槽也非常多,支持多个显卡联合工作,玩游戏方面会非常爽,而且音效也会非常的好。
推荐选择英特尔(Intel)酷睿i9-9920X十二核的CPU,虽然内核数只有12,缓存也只有19.25MB,但是基本频率却达到3.5GHz。
3、内存。
推荐金士顿DDR4 2666 16GB骇客神条Fury雷电系列,可以安装2条。
它支持自动超频,可以发挥性能到理想的主频速度,配合主板,还支持双通道技术,而且容量也足够了。
4、显卡。
推荐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2070 AD Special OC GDDR6 8G电竞游戏显卡。
这个显卡的频率、显存和散热装置都比较领先,而且在接口上也比较丰富,一段时间之内完全不会过时。
5、硬盘。
推荐希捷酷鱼Pro系列 14TB 7200转256M SATA3台式机机械硬盘。
因为固态硬盘毕竟容量比较小,而且价格实在是太高,出于性价比和容量方面的考虑,可以选择这个。
6、显示器。
推荐LG三面微边框旋转升降27英寸4K超高清FreeSync显示器。
这个显示器不但是支持4K超高清的分辨率,同时在色域、色深和宽广视角等方面都非常出色,显示的效果不会让你失望。
而且,它还支持90度旋转,竖向来显示,让人惊喜。
选购台式电脑的注意事项:
1、选材:品牌机为了取得良好的社会信誉,一般在生产电脑时对于各个部件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他们都有固定的合作伙伴,配件的来源固定,这样避免了各种假货、次品的出现。
如果具有一定的硬件辨别能力,在挑选过程中多加小心,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
2、生产:品牌机在生产过程中,经过专家的严格测试、调试以及长时间的烤机,这样避免了机器兼容性的问题,在用户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因兼容性而出现的问题将会少很的多。
3、价格:品牌机为了提高销售和知名度,都有自己良好的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渠道,这样在用户以后出现问题时就会很快的给予解决。
兼容机由于少了上面的种种开支,价格可想而知。
4、售后服务:品牌机为了提高销售和知名度,都有自己良好的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渠道,这样在用户以后出现问题时就会很快的给予解决。
5、升级:品牌机由于要考虑稳定性,一般它的配置固定,有的甚至不让用户随意改动,近期各大公司推出的低档机器中,大部分都采用了整合主板,这对于以后用户的升级非常的不利。
兼容机的配置比较灵活,可以按用户的想法随意组合,所以以后升级将会方便一些。
性能测试指标有哪些?
问题一:性能测试中要关注哪些主要的性能指标服务器系统资源方面 本机的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 磁盘的读写指标 网络的占用情况 基础吞吐率 事务处理速度 如平均登录时间,操作平均响应时间 至于每个指标的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问题二: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你好,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1)字长:字长是CPU能够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它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的计算精度、功能和速度。
字长越长处理能力就越强。
常见的微机字长有8位、16位和32位。
2)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中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一般用MIPS为单位。
3)主频:主频是指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单位用MHz表示。
4)内存容量:内存容量是指内存储器中能够存储信息的总字节数,一般以KB、MB为单位。
5)外设配置:外设是指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 问题三: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显卡 硬盘 cpu 流处理器数量 问题四: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哪些指标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不同环境(温度、介质、湿度)下,承受各种外加载荷(拉伸、压缩、弯曲、扭转、冲击、交变应力等)时所表现出的力学特征。
性能指标 包括:弹性指标、硬度指标、强度指标、塑性指标、韧性指标、疲劳性能、断裂韧度。
钢材的力学性能是指标准条件下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和冲击韧性等,也称机械性能。
问题五:主板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支持CPU的类型与频率范围: CPU只有在相应主板的支持下才能达到其额定频率,CPU主频等于其外频乘以倍频,CPU的外频由其自身决定,而由于技术的限制,主板支持的倍频是有限的,这样,就使得其支持的CPU最高主频也受限制,另外,现在的一些高端产品,出于稳定性的考虑,也限制了其支持的CPU的主频,比如现支持雷鸟的一些主板就是这样。
因些,在选取购主板时,一定要使其能足够支持所选的CPU,并且留有一定的升级空间 。
对内存的支持: 内存插槽的类型表现了主板所支持的也即决定了所能采用的内存类型,插槽的线数与内存条的引脚数一一对应。
内存插柄一般有2-4插槽,表现了其不同程度的扩展性。
另外,对于用SDRAM内存的插槽而言,即使有四个插槽,DIMM3和DIMM4也共用一个通道。
因此在插满内存条的时候,DIMM3和DIMM4要求必须是单面内存且容量相同,否则计算机将无法识别。
扩展性能和外围接口: 有没有多余的外围接口,例如是否有多余USB3.0接口、PCI-E接口等,为后期升级考虑。
问题六:手机性能的指标有哪些 指的是什么意思因为目前主流手机的配件都是国际几大公司的,所以有一定可比性。
智能手机性能重要指标和电脑一样依次是CPU频率、核数、RAM(运行内存)大小、ROM(手机存储)的速度、GPU(显卡)性能、主屏幕像素、像素密度、摄像头像素、软件情况。
这也是目前业内测试软件测试手机性能的关键指标。
如下指标参数 问题七:服务器性能测试中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常用的性能指标 【吞吐量】 固定时间间隔内的处理完毕事务个数。
通常是1秒内处理完毕的请求个数,单位:事务/秒(tps)。
【平均吞吐量】一段时间内吞吐量的平均值。
无法体现吞吐量的瞬间变化。
【峰值吞吐量】一段时间内吞吐量的最大值。
是用来评估系统容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最低吞吐量】一段时间内吞吐量的最小值。
如果最小值接近0,说明系统有“卡”的现象。
【70%的吞吐量集中区间】通过统计15%和85%的吞吐量边界值,计算出70%的吞吐量集中区间。
区间越集中,吞吐量越稳定。
【响应时间】一次事务的处理时间。
通常指从一个请求发出,到服务器进行处理后返回,再到接收完毕应答数据的时间间隔,单位:毫秒。
【平均响应时间】 一段时间内响应时间的平均值。
无法体现响应时间的波动情况。
【中间响应时间】一段时间内响应时间的中间值,50%响应时间,有一半的服务器响应时间低于该值而另一半高于该值。
【90%响应时间】一段时间内90%的事务响应时间比此数值要小。
反应总体响应速度,和高于该值的10%超时率。
是用来评估系统容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最小响应时间】响应时间的最小值。
反映服务最快处理能力。
【最大响应时间】响应时间的最大值。
反映服务器最慢处理能力。
【CPU占用率】1-CPU空闲率,表示CPU被使用情况,反映了系统资源利用情况。
对于游戏开发者的实际情况来说,充足的测试时间并不是每次都可以保证的,而且对于模拟机器人的开发过程本身又是一个很大的投入。
这里再推荐一个压测工具,云端IDE内置了对HTTP、标准TCP和PB协议的解析器,无需写脚本,只需要编写自定义协议就行了,链接/gaps/ 问题八:衡量cpu技术性能指标有哪些一.主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或G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处理数据的速度。
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
很多人认为主频就决定着CPU的运行速度,这不仅是个片面的,而且对于服务器来讲,这个认识也出现了偏差。
至今,没有一条确定的公式能够实现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即使是两大处理器厂家Intel英特尔和AMD,在这点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从Intel的产品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Intel很注重加强自身主频的发展。
像其他的处理器厂家,有人曾经拿过一块1G的全美达处理器来做比较,它的运行效率相当于2G的Intel处理器。
二.外频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是MHz。
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
通俗地说,在台式机中,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当然一般情况下,CPU的倍频都是被锁住的)相信这点是很好理解的。
但对于服务器CPU来讲,超频是绝对不允许的。
前面说到CPU决定着主板的运行速度,两者是同步运行的,如果把服务器CPU超频了,改变了外频,会产生异步运行,(台式机很多主板都支持异步运行)这样会造成整个服务器系统的不稳定。
三.前端总线(FSB)频率 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
有一条公式可以计算,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
比方,现在的支持64位的至强Nocona,前端总线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数据传输最大带宽是6.4GB/秒。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
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亿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100MHz×64bit÷8bit/Byte=800MB/s。
四的位和字长 五.倍频系数 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
但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
这是因为CPU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频而得到高主频的CPU就会出现明显的“瓶颈”效应―CPU从系统中得到数据的极限速度不能够满足CPU运算的速度。
六.缓存 缓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缓存的结构和大小对CPU速度的影响非常大,CPU内缓存的运行频率极高,一般是和处理器同频运作,工作效率远远大于系统内存和硬盘。
实际工作时,CPU往往需要重复读取同样的数据块,而缓存容量的增大,可以大幅度提升CPU内部读取数据的命中率,而不用再到内存或者硬盘上寻找,以此提高系统性能。
七扩展指令集 CPU依靠指令来计算和控制系统,每款CPU在设计时就规定了一系列与其硬件电路相配合的指令系统。
指令的强弱也是CPU的重要指标,指令集是提高微处理器效率的最有效工具之一。
从现阶段的主流体系结构讲,指令集可分为复杂指令集和精简指令集两部分,而从具体运用看,如Intel的MMX(Multi Media Extended)、SSE、 SSE2(Streaming-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Extensions 2)、SEE3、SSE4系列和AMD的3DNow!等都是CPU的扩展指令集,分别增强了CPU的多媒体、图形图象……>> 问题九:性能测试的内容性能测试 在软件的质量保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包括的测试内容丰富多样。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将性能测试概括为三个方面:应用在客户端性能的测试、应用在网络上性能的测试和应用在服务器端性能的测试。
通常情况下,三方面有效、合理的结合,可以达到对系统性能全面的分析和瓶颈的预测。
应用在客户端性能测试的目的是考察客户端应用的性能,测试的入口是客户端。
它主要包括并发性能测试、疲劳强度测试、大数据量测试和速度测试等,其中并发性能测试是重点。
并发性能测试是重点并发性能测试的过程是一个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的过程,即逐渐增加负载,直到系统的瓶颈或者不能接收的性能点,通过综合分析交易执行指标和资源监控指标来确定系统并发性能的过程。
负载测试(Load Testing)是确定在各种工作负载下系统的性能,目标是测试当负载逐渐增加时,系统组成部分的相应输出项,例如通过量、响应时间、CPU负载、内存使用等来决定系统的性能。
负载测试是一个分析软件应用程序和支撑架构、模拟真实环境的使用,从而来确定能够接收的性能过程。
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是通过确定一个系统的瓶颈或者不能接收的性能点,来获得系统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的测试。
并发性能测试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真实的业务为依据,选择有代表性的、关键的业务操作设计测试案例,以评价系统的当前性能;当扩展应用程序的功能或者新的应用程序将要被部署时,负载测试会帮助确定系统是否还能够处理期望的用户负载,以预测系统的未来性能;通过模拟成百上千个用户,重复执行和运行测试,可以确认性能瓶颈并优化和调整应用,目的在于寻找到瓶颈问题。
当一家企业自己组织力量或委托软件公司代为开发一套应用系统的时候,尤其是以后在生产环境中实际使用起来,用户往往会产生疑问,这套系统能不能承受大量的并发用户同时访问? 这类问题最常见于采用联机事务处理(OLTP)方式数据库应用、Web浏览和视频点播等系统。
这种问题的解决要借助于科学的软件测试手段和先进的测试工具。
举例说明:电信计费软件众所周知,每月20日左右是市话交费的高峰期,全市几千个收费网点同时启动。
收费过程一般分为两步,首先要根据用户提出的电话号码来查询出其当月产生费用,然后收取现金并将此用户修改为已交费状态。
一个用户看起来简单的两个步骤,但当成百上千的终端,同时执行这样的操作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如此众多的交易同时发生,对应用程序本身、操作系统、中心数据库服务器、中间件服务器、网络设备的承受力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决策者不可能在发生问题后才考虑系统的承受力,预见软件的并发承受力,这是在软件测试阶段就应该解决的问题。
大多数公司企业需要支持成百上千名用户,各类应用环境以及由不同供应商提供的元件组装起来的复杂产品,难以预知的用户负载和愈来愈复杂的应用程序,使公司担忧会发生投放性能差、用户遭受反应慢、系统失灵等问题。
其结果就是导致公司收益的损失。
如何模拟实际情况呢? 找若干台电脑和同样数目的操作人员在同一时刻进行操作,然后拿秒表记录下反应时间? 这样的手工作坊式的测试方法不切实际,且无法捕捉程序内部变化情况,这样就需要压力测试工具的辅助。
测试的基本策略是自动负载测试,通过在一台或几台PC机上模拟成百或上千的虚拟用户同时执行业务的情景,对应用程序进行测试,同时记录下每一事务处理的时间、中间件服务器峰值数据、数据库状态等。
通过可重复的、真实的测试能够彻底地度量应用的可扩展性和性能,确定问题所在以及优化系统性能。
预先知道了系统的承受力,就为最终用户规划整个运行环境的配置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并发性能测试前的准备工作测试环境:配置……>> 问题十:内存的主要性能和指标有哪些?内存的性能指标包括存储速度、存储容量、CAS延迟时间、内存带宽等,下面对 他们进行一一介绍 1、存储速度 内存的存储速度用存取一次数据的时间来表示,单位为纳秒,记为ns,1秒=10亿纳秒,即1纳秒=10ˉ9秒。
Ns值越小,表明存取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快。
目前,DDR内存的存取时间一般为6ns,而更快的存储器多用在显卡的显存上,如:5ns、 4ns、 3.6ns、 3.3ns、 2.8ns、 等。
2、存储容量 目前常见的内存存储容量单条为128MB、256MB、512MB,当然也有单条1GB的,内存,不过其价格较高,普通用户少有使用。
就目前的行情来看,配机时尽时使用单条256MB以上的内存,不要选用两根128MB的方案。
提示:内存存储容量的换算公式为,1GB=1024MB=1024*1024KB 3、CL CL是CAS Lstency的缩写,即CAS延迟时间,是指内存纵向地址脉冲的反应时间,是在一定频率下衡量不同规范内存的重要标志之一。
对于PC1600和PC2100的内存来说,其规定的CL应该为2,即他读取数据的延迟时间是两个时钟周期。
也就是说他必须在CL=2R 情况下稳寰工作的其工作频率中。
4、SPD芯片 SPD是一个8针256字节的EERROM(可电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芯片.位置一般处在内存条正面的右侧, 里面记录了诸如内存的速度、容量、电压与行、列地址、带宽等参数信息。
当开机时,计算机的BIOS将自动读取SPD中记录的信息。
5、奇偶校验 奇偶校验就是内存每一个字节外又额外增加了一位作为错误检测之用。
当CPU返回读顾储存的数据时,他会再次相加前8位中存储的数据,计算结果是否与校验相一致。
当CPU发现二者不同时就会自动处理。
6、内存带宽 从内存的功能上来看,我们可以将内存看作是内存控制器(一般位于北桥芯片中)与CPU之间的桥梁或仓库。
显然,内存的存储容量决定“仓库”的大小,而内存的带决定“桥梁的宽窄”,两者缺一不可。
提示:内存带宽的确定方式为:B表示带宽、F表于存储器时钟频率、D表示存储器数据总线位数,则带宽B=F*D/8 如常见100MHz的SDRAM内存的带宽=100MHz*64bit/8=800MB/秒 常见133MHz的SDRAM内存的带宽133MHz*64bit/8=1064MB/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