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选择服务器时,企业面临着定制的应用程序,光纤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于需要移动性和灵活性,无线连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结论
选择定制服务器还是现成服务器取决于企业特定的需求和预算。定制服务器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性能,但成本和交货时间也会更高。现成服务器提供了快速部署、较低的初始成本和广泛的支持,但灵活性、性能和可扩展性较差。在做出决策之前,企业必须权衡价格、性能、网络连接和其他因素,以确定最适合其业务需求的选项。
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服务器
选择最适合的服务器,是构建高效运行网站、应用、游戏或小程序的关键。
服务器相当于24小时不关机的联网电脑,承载着用户访问文件的任务。
在选择时,需明确需求、访问量、程序大小、地理位置等要素,再根据这些要素综合考虑服务器的配置。
服务器的选择主要指标包括:带宽、操作系统、机房、硬盘、内存、CPU等。
服务器分为物理机和云服务器两种类型。
物理机即“本地服务器”,提供全面的硬件、软件资源;云服务器则基于云计算环境,按需提供计算资源。
在选择服务器前,需明确用途、访问量、程序大小、地理位置等关键信息。
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做出合理的配置选择。
配置过低可能导致资源不足,配置过高则造成浪费。
机房选择需考虑用户地理位置,国内或海外服务器有不同特点。
国内服务器需备案,海外服务器国内用户访问速度可能受限。
地理位置越靠近用户,服务器性能越佳。
CPU是服务器核心组件,选择时关注数量、缓存大小。
I9适合对CPU性能有高要求的程序,至强则适合多线程任务,处理效率高。
硬盘是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媒介。
固态盘访问速度更快,适合动态页面、图片等数据,动态加载更流畅。
硬盘大小需根据预计使用时间预估。
带宽代表服务器数据传输能力,是决定网站访问速度、视频流质量的关键。
带宽越高,数据传输效率越快,可支持更多用户访问。
系统选择一般为Windows或Linux,Windows对asp程序支持较好,Linux系统稳定、对php更友好,且更节省内存。
最后,成本和服务同样重要。
根据需求在性能与价格间寻找平衡点。
考虑服务器品牌信誉和售后服务,知名品牌的服务器通常提供更优质的售后支持。
综上所述,选择服务器需综合考虑需求、配置、成本与服务,确保满足业务需求的同时,兼顾经济性和稳定性。
选择时,德迅云安全、阿里云等知名品牌的服务器,因其良好的性能和售后服务,通常为理想之选。
心心念的 10 核 20 线程家庭高性能服务器
在家期间,疫情和工作闲暇促使我着手搭建家庭高性能服务器,以满足未来的使用需求,总成本约3000元。
装机后,服务器的性能表现令人满意。
空载时,unraid系统功耗35W,CPU温度40度,而满载时130W,温度75度,相较于之前的NAS,性能提升显著,尽管功耗有所增加,但性价比更高。
选择配置时,我面临核心数与单核性能的权衡。
考虑到高性能需求,我排除了低功耗CPU,而消费级CPU的高价格和ECC支持的缺失让我转向服务器级CPU。
最后,我选择了服务器E5系列,特别是E5-2660,尽管比预期的更便宜,且性能超出预期,为后续升级留有余地。
在主板选择上,我放弃了准系统和寨版主板,因为它们的扩展性不足,最终选择了华硕Z10PA 10G-2S主板,性价比高且支持单路架构。
机箱方面,我偏向于小巧且具备热插拔功能的塔式机箱,但最终选择了4U工控机箱,尽管内部走线复杂,但外观和经济性更吸引我。
其他配件如内存、电源和操作系统的选择,都是为了确保兼容性和实用性。
装机后,我用unraid作为基础系统,管理容器和迁移云服务,接下来将着手内网域名映射,实现更便捷的访问方式。
购买服务器哪些是必要参数
在选购服务器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关键因素。
首要考虑的是网络环境及应用软件,这涉及到服务器能够支持的用户数量、用户类型及处理的数据量等。
不同的应用软件对服务器性能有着不同的要求,常见的应用包括文件服务、Web服务、一般应用和数据库等。
其次是服务器的可用性。
作为整个网络的核心,服务器不仅要满足网络应用的需求,还需具备不间断向网络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
服务器的可靠运行是确保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在服务器选配方面,市场上的服务器类型多样,中小企业通常在高档商用PC、伪服务器和低档服务器之间选择。
高档商用PC在单用户和单线程环境中运行,与服务器的多用户环境不同,其设计更注重显示性能而非网络子系统。
伪服务器则采用部分服务器技术,如专业电源。
而低档服务器则在性能、可扩展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等方面做得较好,但体积大、噪音大且功率大。
国内服务器市场厂商众多,低档服务器种类繁多。
以至翔899为例,其磁盘子系统建议配置双硬盘做RAID-1,因为现在硬盘价格已降至冰点,这样既能提高数据读取性能,又能保护数据安全。
同时,至翔899的IDE RAID支持Linux,给Linux用户提供了便利。
内存配置对于小型用户环境至关重要,系统应至少配置256MB内存,甚至可以考虑升级至1GB。
内存容量是提高服务器性能的有效途径。
对于需要进行密集型计算的数据库应用,CPU的作用尤为关键。
如果再增加一颗CPU,内存容量需加倍才能发挥CPU性能。
网卡的选择根据应用环境而定,低端应用环境可使用100Mbps网卡,而至翔899的网卡支持网络冗余功能,用户可购买同型号的Intel 网卡进行网卡绑定,从而提高网络子系统的吞吐量并保证线路冗余。